嗯……关于这些,感兴趣的宝子就自己了解下吧,主播现在就不去找资料延伸了。毕竟咱们老祖宗那时候就已经是基建狂魔了,这方面的东西要是再说下去,到明天也说不完。】
西汉。
刘彻直接就指了个人:“记下来,有新的回放后,就即刻将这部分记下来呈给朕。尤其是三合土和糯米砂浆。若是有水泥的具体制作方法,也记下来!肥皂这些,也全部记下来。”
说着,他又顿了顿:“若有涉及朕及先祖之事,另行记开。”
南北朝时期。
一群工匠看着自己手上的东西,互相对视着:“天幕所说的三合土?”
“嗯。”
“原来天幕离我们,也不是那么的远。”
【接着看c项,法规和地方性。
法规不一定具有地方性,属于或然属性,地方性法规才必然具有地方性。
小声说,万不得已,不知道写啥的时候,申论里其实是可以套上一套的。
只要中心论点不跑偏,什么制定因地制宜、适用性的法规政策之类的,顺便还可以再展开说一下政策宣传方面是可以怎么做,巴拉巴拉就能啥都扯上一点。
要是你真能记住自己省市的地方性法规,说不定还能算是结合现实,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我有次申论拿到了自己考编以来的最高分,就是这样写的来着。
当时考完还觉得完蛋了,分数一出来吓我一跳,也是蛮……离谱的。
当然,我这个说法没有啥支持,大家可以听过算过。】
天幕之下。
各朝的学子们听着,都觉得有些耳熟。
“论点?”
“针对性和操作性?”
“因地……制宜?地方性法规?这岂非就透露了……”
个别学子若有所思。
【d陶瓷,延展性,这个前面已经讲过了。
瓷器也算是我国的一张名片了,丝绸之路有它,下西洋也有它,我第一次知道它的英文是neta的时候,我都惊呆了。
就跟下面这题一样,让我很惊呆。
题目是《将进酒》:《静夜思》
a、《望岳》:《春夜喜雨》
B、《长恨歌》:《山行》
c、《示儿》:《登幽州台歌》
d、《对酒》:《上李邕》
这道题目出的十分狡诈,我反正是分分钟就掉坑了。】
唐朝。
才写完《将进酒》没多久的李白,一眼就看出了正确的答案,是第啊。
同时,也不由得令他回忆起了年少时的意气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