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亲籍田
因旱,太尉长孙无忌自请逊位,永徽天子断然拒绝了。
“朕尚年轻,需太尉加以辅佐。”
话是说得情真意切,就是不知道后面会如何。
转眼到了亥日。
天子亲籍田制度的存在,是让皇帝与大臣们经历庶民耕作之苦,对庶民生存之艰辛有那么一丝怜悯。
然而,以范铮那歪到天涯海角的心思来看,这是开国帝王怕子孙太懒惰,特意给他们留的健身项目。
启夏门之南当然是司农寺京苑南面监之地,每年也预留有天子亲籍田之地,早已不足千亩,范铮估量着也就有个百来亩。
原因自是改粟为麦,为了粮食,天子的颜面都可以稍稍让步,多数地方改种小麦,麦叶这会儿正苍翠着呢。
其他人看不太懂,范铮一眼就看穿了,这是把部田丢给天子亲耕,随便你们乱垦。
安仁坊,莒国公府的女眷手持彩绸裹木棍正要下新郎,看到这两个粉雕玉琢的娃儿,手都软了。
早有司农寺的流外官将曲轭套于温顺的黄牛颈上,黄牛缓缓地“哞”了一声回应,尾巴甩了甩,赶走了恼牛的蝇虫。
果然能为大官,没一个是简单的。
这不是说韦机无情,而是现实就这样,谁上来不得安排自己的心腹啊!
别人的心腹什么的,没送去御史台走一圈就不错了。
连点唾面自干的胸襟都没有,怎么当司农寺的家?
耕根车是天子亲籍田专用车辆,青色材质、三重盖、玉饰末端、驾六马(称六苍龙),驾士三十二人,车上摆了一架曲辕犁。
别忘了,这年头还有宵禁制度管着!
虽然一推很轻松,九推还是得费点力气的,若是之前用直辕犁时更累人。
九推完毕,范铮交犁,从山雄手中接过汗巾,擦了擦热气腾腾的脸。
范铮想想,若自己是司农卿,也一定会那么干。
常田种着小麦呢,谁动一个试试。
范铮这品秩,也就混个皮座儿。
倒不是永徽天子“忘了”,而是那时他正闭塞一隅。
永徽天子讶然:“朕记得范卿并不擅农事,职田也是户部代管的吧?”
唐素问的职业病,让多少青年才俊都望而却步,也只能便宜甄邦这混账了。
范鸣谦举臂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
六马哭死,我们有那么不老实吗,需要五倍于马的人数管制?
韦机没把事做绝,范铮也没法太计较。
要不然,哪怕犁铧是精钢所铸,也得崩几个口子。
范铮驾着犁,悠哉闲哉地前进,不时与前头的流外官交谈着。
啧,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打不打?”
“甄邦兄长放心,我们一定为你迎回新娘子!”
范铮悄悄翻了个白眼,不是通人性的黄牛,司农寺敢拉上来么?
大臣们开始五推、七推,然而终究是九推的人数占了大头。
天子所乘马匹为殿中省尚乘局所出,辇为殿中省尚辇局所出,偏偏车驾归太仆寺乘黄署管,很奇怪的归属。
朝廷每年五月给的一番十五天田假,真不是白给的,即便大臣们九推的技艺并不太纯熟,也非纯粹的门外汉。
王公以下车辂,共象辂车、革辂车、木辂车、轺车,归太仆寺车府署。
法驾有象辂车、革辂车、木辂车、指南车、记里鼓车、鸾旗车、皮轩车、羊车、属车、黄钺车、豹尾车等伴驾。
终于轮到范铮。
韦机笑了笑,把范铮的话当成赞美了。
祭祀过太庙的永徽天子,精神隐约亢奋,待房遗直祭祀完毕,解开衮冕,换上一身常服,接过司农卿韦机递过来的曲辕犁……梢。
濮王身份尴尬,虽说薨了理论上也不影响婚嫁,可有点眼色的人都不会去冒这个险。
法驾是指帝王出行车队的规模,分大驾、法驾、小驾三档。
皮鞭虚抽,细牛缓缓地动了,菱形的犁铧如热刀划油,阻力没有永徽天子想像中的大。
“司农寺还是很有想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