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贞观长安小坊正顶点 > 第699章 遣唐使(第1页)

第699章 遣唐使(第1页)

第699章遣唐使

范某懒散地靠在椅背上,浑身软得仿佛没骨头。

每个月总有那么二十七天不想做事啊!

仗着公廨钱充裕,小食不断,石傲饼都快玩出花了。

饼中掺羊肉、猪肉、鸡肉,什么口味都试过来了,范铮才现,自己果然是个俗人,居然是猪肉口味最对胃口。

山猪吃不来细糠哟!

倒是衙中的食手省事了,照常人的饮食侍候就是,堂尊的口味与一般人相差无几。

出使新罗册封金春秋的活,丢给了一名从八品下典客丞。

吃泡菜的好事,范铮无福消受。

反正不可能出任何意外,范铮也懒得花心思去管。

至于金春秋可能送的新罗婢,范铮表示不眼馋。

虽然与倭国关系很差,但没有合适的理由,还真没法拒绝这些留学僧与留学生。

原因无他,大唐对倭国的了解太少,也就一个高表仁正式出使过倭国。

大唐最缺乏的就是银子,所以无法以铜钱体系进化为金银体系。

故而范铮望洋兴叹,怎么就不能把石见银山搬回来呢?

“不管朝廷如何安置比丘、学生,但有居心叵测、刺探隐秘者,杀无赦!”

注意,在《旧唐书》里,倭国与日本是两码事!

《旧唐书》里的日本,为倭国之别种,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实对,故中国疑焉,且于武则天时期有大臣朝臣真人贡方物。

要远程弄下银山,大唐的楼船不太给力,短板实在太明显。

只是,亲眼目睹银马时,范铮差点气笑了:“这是马?这是驴吧?”

万邦来朝,天下中心嘛,气度得有,得容许别人打秋风。

范铮高坐,要朝朱陪同,却主打一个陪伴。

所以,苏我氏没落,倭国的权力渐渐集中于朝廷之手。

“禀鸿胪卿,我孝德大王自登基起,便移国都到难波城。”

冰连老人并不老,他的名字就是“老人”。

故而,范铮也不想理会遣唐使:“典客署自行处置便罢。”

孝德大王登基即移国度至难波长柄丰埼宫,年号大化,永徽元年改年号为白雉。

但是,藤原京的正式建造晚于高表仁赴倭时期。

大唐的银子,主要成为饰品,承担不起货币的重责。

咦,居然又来了。

“既然不受大唐册封,不为大唐臣邦,大唐凭什么让你们学习呢?嗯?”

因为送第一批遣唐使,生了高表仁争礼事件,大唐与倭国的关系是很冷淡的。

吉士长丹再伏:“此事是舒明大王之过,然其已归侍天照大神,倭国愿再献银马,以为赔罪!”

不肯受我册封、行臣子跪拜之礼,光想着捞好处,美的你。

平底船,啧,终究稳定性不足啊!

范铮杀气腾腾地开口。

这是遣唐使团随行人员名单。

范铮懒洋洋一靠:“说完正事,来说说高表仁争礼一事。我大唐好心好意册封倭王,奈何倭国不受啊!”

老实说,他对高表仁争礼一事也是一肚子意见,区区一个跪拜礼而已,当时的舒明大王非要死倔着不从,导致损失了多少利益!

“你们国都是在飞鸟还是搬了?”

吉士长丹瞬间警觉,鸿胪卿为何对倭国动向如此了解!

“倭国孝德大王遣外臣吉士长丹、吉士驹,向大唐献上极品北海道珍珠十颗、银马一匹,祝天可汗圣安。”

主打一个逆来顺受、唾面自干,让范铮无刺可挑。

包括《旧唐书》里,内容都不太准确,“其王姓阿每氏,居无城郭”,是明显的错误。

什么档次,也想劳动堂堂鸿胪卿?

穆古支支吾吾地掏出几张密密麻麻写满了小楷的纸。

识相!

留学生有巨势药、冰连老人、坂合部石积、高黄金等。

城郭问题,除了藤原京,还有难波津也是大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