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2.5平方铜线单相能带多少千瓦 > 第18章 分粮(第1页)

第18章 分粮(第1页)

交公粮那天大家早早的来到了仓库,大家把粮食都装在麻袋里,放进拖拉机里堆放好。

除开预留的种子,把粮食都拿去上交了等评等级,后面分粮。

其余的放在牛车上,人力推拉车或者用扁担挑着。大队长看准备的差不多了,清点了一下数量,出声大喊道:“周华,你开拖拉机先去粮管所排队,我们后面赶来。”

因为向荣大队位置还是离镇里比较近的。周华开了十几分钟来到了粮管所,因为开着拖拉机周华是第一个来的,把车开进去。

看见粮管所里面有一个收粮磅点。有三个工作人员,一个负责检验粮食的品质,一个司磅,一个负责入库

周华刚把东西卸完了,就看见大队长他们进到了粮管所,招手喊到,“大队长你们快过来,要检验粮食质量了。”

只见,负责检验的工作人员过来了,从中抽取了几袋看了粮食的质量,对大队长说道:“你们向荣大队这次的质量还可以,达到了二级的标准,今年你们可以少交一些公粮,多分一些粮食了。现在可以去过秤了。”

大家把粮食放在秤上,一遍遍的过着,旁边有人记录着。

十分钟后,向荣大队带来的所有粮食已经称完了,一共有一万多斤。因为晒的比较干燥,水分没有多少,就没有扣多少重量。

等把公粮入库之后已经是十多分钟后的事情了。众人此时兴奋不已,因为今天比以往优先完成了,可以在下午前赶回家里做饭吃,而不是啃干粮了。

大队长和村支书没有回去,他们还需要等粮管所统计好,弄完成之后,才知道今年能分到多少的口粮。等把这些事情搞完半小时过去了,两人面无表情的离开了粮管所。

大队长和村支书到了向荣大队后才相视开怀大笑了起来。可见,今年分的口粮还可以,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大队长和村支书叫了一些队员还有周华去粮管所把分的口粮拉了回来。拉完粮食之后周华把拖拉机还给了公社。

第二天,大队长计算了这段时间的工分,在集合点开始了分口粮。

大队长拿着喇叭喊道:“现在开始分粮了,大家准备好,我念一个来一个。大家不要都挤到前面来。”

新到的知青这次没有分到多少的粮食,因为他们才来没有多久。不过,可以先在大队里面借,明年再还就可以了。或者用钱买粮也是可以的

陶桃和李红月选择了借一百斤的原粮和二十斤的细粮加上工分换的也够了。

之前,她们两个修房屋已经拿了很多钱,要是这次还是用钱买也太显眼了。

女孩子在乡下拿出那么多钱会被一些不怀好心的人盯上,虽然现在这个时代有流氓罪,但是受伤的是自己。而且粮食太多了,放在房屋里容易招人惦记。

大队里面的成员手里都拿着麻布袋和筐子等着大队长念自己的名字。

王大牛,你家是六个人拿工分,一共是可以换六百斤的原粮。

刘涛,你家是十个人拿工分,一共是可以换一千斤的原粮

李明,你家是三个人拿工分,一共是可以换三百斤的原粮。

……

大队长念一个人的名字就有一大家人去旁边领取原粮。过了秤之后带着粮食离开了集合点。如果要用原料换细粮就提前告知,旁边的人会给进行兑换的计算。

现在,很多都是没有分户的。一户里面有父母,兄弟,孙子,而且现在都是谁家生的男娃多谁家就有一定的话语权。

现在是讲究人越多越好,代表着繁荣兴盛。别看,用工分换的原粮有几百斤,其实大队里面的队员都是拉紧裤腰带过日子,勉勉强强不会饿死罢了,每家家里人口多,相应的需要的粮食也多。

分粮食这么重要的事情,在统计前就问过队员,看有没有遗漏的,这样就不会在分粮的时候出现差错,后面有人来闹事。

日落西山,忙活了一天,剩下的人把集合点收拾干净,大家此时脸上都带着微笑。

今天大队大部分晚上的晚饭都吃的饱饱的,就算是日子过的再不好的都加了一些细粮进去。

在交完公粮后,大队次日会休息放假。

这样,也是让全体成员可以好好休息一下,因为收公粮是很费时费力费物的。虽然这次因为有了拖拉机可以轻松很多,负担对于大队来说减轻了许多压力。

其实,陶桃和李红月对分多少粮食其实没有多少的感觉,实在是她们两个人才下乡没有多长时间。从来也没体验过饿肚子是什么感受,所有对于分粮的感觉不是很感同身受。

晚上,知青院晚饭后,陶桃感受到一些分粮的变化。今天晚上知青院吃的比平时丰盛了许多,其他老知青的碗里细粮和粗粮的比例有了明显的变化。

晚上陶桃躺在床上想着终于忙完了,明天可以去宅基地看看房屋修建的进度到那个阶段了,陶桃抢收时知道了不继续修建。

但是,由于一日比一日分配的任务重,就没有前去看,也是因为和知青院是两个相反的方向。

第二天,陶桃吃完午饭,背着离开了知青院,前往了后山自己修建房屋的地方走去。

等陶桃到达后山附近看见之前的宅基地已经建成了房屋,就差还没有封顶。看样子离建好不远了。

陶桃看了一下就往后山继续走去,之前,陶桃来后山得了鱼和野葡萄,陶桃,也不知道这次来会有收获没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捡柴火。

看见房子修建都差不多了,而且冬天也需要很多的柴火,自己一个人虽然用不了多少柴火,但是有备无患嘛,冬天那么冷出门还是很困难的。

陶桃下乡的地方比较靠近北方,冬天没有到达零下十几度的情况,但情况也说不准。

知青院是因为地方有限,加上又是不太熟的在一起,所有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建当地的炕。

陶桃比较怕冷,在准备修的时候就给大队长说了要在房间修一个当地人的炕比较好,这样冬天也不会很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