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脑子完全没理解他的话,皱着眉头细问道“你的意思是,太虚生前竟是个帝王之身?”
灵通摇头,接话道“金爷,你把真龙命格想的太简单了。
所谓的真龙命格,并非指的是帝王,而是那些肩负命,身怀绝学,心系下的非凡之人。千古一帝是,功勋将相是,千秋大儒亦是。
反倒是那些所谓皇家传承的帝王,口口声声皆是以真龙子自称,可其中又有几个,当真是肩负了命,起承了历史兴衰之人?大多数者,靠的不过是血脉皇亲,祖宗传承的皇位罢了~
所以古往今来显赫帝王者众多,而真龙命格者,不过才寥寥数人。”
我大惊,道“古往今来,不过才寥寥数人?
我的!那太虚究竟是要多大的来头,才能称得起这真龙命几个字?”
东玄开口又道“你听过龙脉吗?”
我点点头,道“知道一些,所谓龙脉,简单来便是象和地势的结合,所形成的地灵气。下龙脉的始源昆仑,由此又衍生出昆仑,西倾,长白,峨眉,太行以及秦岭这六大龙脉体系,大大算下来,下龙脉共计百条。
直到明朝刘伯温斩断了其中九十九条,这下龙脉才寥寥无几。后便鲜少有人再提及了。”
我身后的高举好奇的探出头来,开口问道“这龙脉不是成么,竟还能斩断呢?”
东玄冷笑一声,开口道“地气运,本应是道法自然才对。
可惜人生性便是贪婪,哪朝哪代的帝王知晓朝代兴衰的命后,还能有胸襟气度甘心应而行,顺势而为呢?
凡是知命者,必然想的是要逆命,这便是世间造业命数。”
灵通点点头,接话继续道“那刘伯温也算是玄门道法的集大成者,这下能识龙脉者常有,可会斩龙脉者,恐怕普之下就只有他刘伯温一人了吧~
传闻所言,他是受鳞王之命,带着诸家方士遍寻下龙脉斩之。脉呢灵气而生,若要毁其龙气,或挖掘沟渠、或蓄积水源、或修建塔楼、或墓穴封镇,总之必得劳民伤财,无所不用其极。
有次他现三山岛上有龙气,便派遣军士前往挖渠。可不知为何,无论军士们白挖了多深的沟渠,到邻二,挖好的深沟就会自动被土石给填满。这种情况一连出现了好些。
刘伯温见状,便下令工人们结束工作后,将所有挖沟工具插在沟里,结果第二挖好的沟果然没有再被填满,沟底竟还出现了一层如血液般的液体。
还有一次,他巡查至浙江地界时,现江畔有两座山峰,一为狮山,一为象山,犹如门神般雄踞于此。成狮象相守,“王兆”之象,便断定日后此处必出反叛君王。
于是他便命人开断山岙以斩断龙颈,然而工人们努力了几,却未能如愿。刘伯温便让人用白鹅的鲜血洒在山岙上,以此毁了龙脉根基,最终成功断开了山岙。
后来他在南翔又现一处龙穴,就让当地官员在象征龙头的四虎桥处开辟墓地,埋葬无主的尸体,以此手段腐蚀龙颈。还让村民整砍竹子,将其劈成篾条,用来编织篮子。目的在于劈断龙身,使龙气无法复苏。”
我点头,怒道“龙脉乃应命而生,他如此将事情做绝,有违咱们玄门道家的这一个道字!”
灵通点点头,又继续开口道“刚刚的这些,还不过是打闹,若他最出名的,当属斩断无锡龙脉那次。”
我点头,道“你的是o39;一夜长成山‘的那个典故吧?”
高举疑惑的看着我,一副你不是白痴么,怎么也会知道这些的震惊表情。
我无语,开口道“我虽是个半路出家的半吊子,可这种烂大街的传闻也还是知道的好么!
据刘伯温每晚夜观象,现无锡龙山似有若无的龙气所在,便带人前往斩龙。果真见得那里有座山,背靠太湖,沃野千里,地势开阔,极具灵山胜境。
但此处乃江南繁华之地,若是贸然出动军队挖掘,势必引起当地警觉。于是刘伯温灵机一动,谎骗当地的百姓,这里的泥土是宝贝,若将泥土变成器物,变废为宝,就能永世不愁温饱,后又派心腹扮成手艺人,暗地里传授当地百姓捏泥饶手艺。
当地百姓听了这话,都信以为真,哪里还有心思在田间种地,于是纷纷抄起家伙去挖泥,做泥人儿去了。就这样不知不觉中,这座蕴藏深厚龙脉的山被众人悄然削平。
可是他刘伯温还不知足,为了能彻底镇住这条龙脉,他又让人在龙脉上挖了一口锁龙井,骗百姓做泥人离不开水,他这是在帮百姓挖井。
结果这口井还没有挖成,就惹得山神愤怒,直接在深井部位又变出一座山来,因此就有了o39;一夜长产山o39;这一典故俗语。刘伯温这才不得不作罢。”
高举震惊的感慨道“这姓刘的做事儿也太绝了~好好的一座灵山,竟被他给祸害成这般样子,也不知造了多少的罪孽。”
我也点头,开口道“善恶终有果,这刘伯温玄学造诣已达巅峰之境,本可做个脱世外的闲散高人,却偏偏要去搅动风云,最后也未得什么善终。也是可惜~”我话完,想了想又抬头问东玄道“可是这刘伯温可惜与否,与今的事儿又有什么关系?”
东玄看着眼前刚刚渡完真气的太虚,开口又问道“那你可知,当年刘伯温已斩尽龙脉九十九条,最后却唯独留下了长白山这一条,又是为何?”
我一愣,随即开口道“江湖上都是刘伯温自知罪孽深重,此前已经斩掉的九十九条已是极致,若再斩下去,恐要遭受谴殃及子孙,这才及时收手的么?”
身旁的灵通冷笑一声,道“那刘伯温之前行事做派如此毒辣决绝,怎可能突然就会幡然醒悟迷途知返了?
你听没听过哪个杀人犯杀够九十九人后,突然就顿悟到自己的罪孽,要放下屠刀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