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兽医传染病学实验报告 > 第4章 猪的传染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第3页)

第4章 猪的传染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第3页)

可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按照2omgkg,每日肌注1次,连用5~7d。(阿莫西林肌肉注)

2抗生素拌料:

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立即采取抗生素拌料的方式对整个猪群进行治疗。

大群猪可口服土霉素纯原粉,3omgkg,每日1次,连用5~7d。(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拌料或饮水给药)

3应用纤维素溶解酶: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口服纤维素溶解酶,可快清除纤维素性渗出物,缓解症状,控制猪群死亡率。

·其他药物:

5%头孢噻呋,青霉素、氨卞西林、恩多沙星、氟隆诺酮、庆大霉素、壮观霉素、增效磺胺类、氟甲矾霉素、枝原净。

大多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等有一定抵抗力。

●练习题

单选题:

1。(共用题干)某猪场,断奶仔猪病,表现热、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大、跛行;病死率约35%;剖检可见胸腔、腹腔等多处浆膜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1。(1)。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猪肺疫

b。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c。副猪嗜血杆菌病

d。猪支原体肺炎

e。猪丹毒

正确答案:

1。(1)。c

解析:

ab两项,猪肺疫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无关节肿大症状。而该病猪关节肿大,跛行,故可以排除ab两项。

de两项,猪支原体肺炎和猪丹毒浆膜面无纤维素性渗出物,而该病猪胸腔、腹腔等多处浆膜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故可以排除de两项。

因此最可能判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或革拉瑟氏病。

由某些高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引起。

该病可见于2周龄到4月龄的猪,但最常见于5周龄到8周龄的保育猪。

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关节肿大和运动障碍为特征,少数猪表现神经症状。

1。(共用题干)某猪场,断奶仔猪病,表现热、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大、跛行;病死率约35%;剖检可见胸腔、腹腔等多处浆膜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1。(2)。该病的病原特征是()。

a。厌氧性

b。典型的“卫星生长”现象

c。革兰阳性

d。无荚膜

e。仅有一个血清型

正确答案:

1。(2)。b

解析: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为副猪嗜血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在巧克力培养基和金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时,会在金色葡萄球菌菌苔附近呈典型的“卫星生长”现象,菌落直径达1~2毫米。

a项,副猪嗜血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

c项,副猪嗜血杆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

d项,新分离的致病菌株有荚膜;

e项,副猪嗜血杆菌有至少15个血清型。

1。(共用题干)某猪场,断奶仔猪病,表现热、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大、跛行;病死率约35%;剖检可见胸腔、腹腔等多处浆膜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1。(3)。该病常见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