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率师之滨诸葛亮 > 第八章 目标坚定(第2页)

第八章 目标坚定(第2页)

半晌,刘备终于哭累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刘备站起身,一边说着一边把姜阳扶起来,又到姜阳身后扶起几個白毦兵士卒,才双手分别拉着傅肜和姜阳回营。

姜阳有种感觉,一哭一扶之间,将士们对刘备的忠诚度似乎又增加了一分......

“悔不听丞相之言,以致落得今日之局面。唉,悔之晚矣,悔之晚矣啊。”刘备跪坐在军帐的主位上,垂头丧气。

众将默然。

原来,早在公元220年春,也就是关羽失荆州的第二年,曹操刚去世,刘备就有了征东吴的想法。

虽然正史没有记载诸葛亮对征东吴的态度,可在小书童的记忆里,作为荆州派的领军人,当时诸葛亮是支持的。

因为就当时蜀汉的形势而言,不拿回荆州的话,蜀汉不仅会被困在蜀地,还会造成团队的离心离德。

不过,诸葛亮规划的东征线路,不是走长江,而是走上庸三郡,先拿襄阳,再图荆州。

理由有三:

第一,守荆州必守襄阳,且襄阳易守难攻,一旦拿下襄阳,与上庸三郡互为犄角,届时荆州、汉中、益州连成一体,蜀汉的整盘棋就活了。

第二,夺取荆州,水师乃是关键,关羽陨落后,蜀汉之水师,既无大船,又无良将,远不及孙吴,走长江水路,乃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不明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时刘封、孟达占据上庸三郡,而襄阳,在曹丕命曹仁焚城撤离后,则是一座无主之城,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  对这条进攻路线,姜阳是绝对赞成的,对蜀汉来说,襄阳的重要性,要远大于江陵,也更容易防守。

其实汉中之战时,诸葛亮就是这样规划的,并付诸了行动:孟达从秭归向北攻房陵,刘封从汉中东出攻上庸,关羽从江陵北上攻襄阳。

当时差点就成了,可惜猪队友太多,让打出‘水淹七军’经典战役的关羽身死!

更让人痛心的是,这些猪队友中,一个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一个是刘备的义子刘封。

当诸葛亮重提这条进攻线路,刘备却担心运粮消耗太大,更担心在襄阳被曹魏和孙吴两面夹击,一直犹豫不决。

不得不说,遇事犹豫,是刘备最大的缺点,他这一生都在犹豫,夷陵之战更是因为犹豫被一把火烧个精光。

等刘备终于下定决心,义子刘封却夺取了孟达的乐队,直接逼反了本就害怕被治罪的孟达,把上庸三郡拱手让给了曹魏。

而后,刘备又动摇了,一边让韩冉给曹丕带信,一边让吴班、陈式训练水师,希望与曹魏合击孙吴。

诸葛亮十分无奈,只要蜀汉占据荆州,对曹魏和孙吴都是很大威胁,曹魏怎么可能会配合。

而且,军国大事,事关生死,怎么可以把胜负寄托在别人身上呢?

奈何刘备不听劝,诸葛亮没办法,只能全力配合。

只是自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在公开场合表态。

通过小书童的记忆,姜阳了解到这些辛密,不胜唏嘘:诸葛亮长于战略,法正善于奇谋,这不就是萧何与张良吗?

要是法正晚死几年,也许蜀汉的结局真会不一样吧。

就在姜阳神游之时,刘备又长叹了一口气:“唉!想不到我刘备戎马一生,竟被陆逊小儿弄得如此狼狈。”

姜阳一听,刘备这是没斗志了啊,你主心骨都这样,难怪整个营地士气低落。

刘备这一生,可谓屡屡受挫,可他屡败屡战,从未放弃,最终在贤臣良将的辅佐下成就大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对刘备前半生最真实的写照。

可如今竟颓废如斯,看来这一战,对他的打击确实很大。

“不行,没有士气,这一仗也就不用打了,蜀军自己就会崩溃,我还怎么回成都?”

想到这里,姜阳跨步而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