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刘辩只能暂且记在脑海之中,等到平定了黄巾之乱,再想办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吧!
正在刘辩思绪之际,龙椅上的刘宏朝着卢植和刘辩温言的说道
“北地贼军数量众多,朕,不望你们能够即刻攻破贼营,覆灭黄巾。”
“但必须要与之周旋,至少要将贼军抵御在司隶州门户之外,莫让贼军攻入司隶州内。”
“父皇放心,儿臣与老师定能御敌于外。”
“不过父皇,儿臣希望议郎曹操能来我军中,助儿臣平定冀州乱贼!”
刘辩一面拱手请求道,一面又将目光放在了朝堂中后方身着苍青色官服的曹操身上。
他对曹孟德这位未来的军事天才、乱世枭雄可是渴望许久了。
如今总算是抓住一个好机会,将之调入自己身边了。
实际上,刘辩对于曹操现阶段的内心特征还不是很明了。
也不知道他现在对于汉室的忠心究竟有多少。
虽说史书中说,曹操是在讨董联盟分崩离析之后,才彻底对汉室失去了信心,独自建立势力开启了征途霸业。
在此之前,一直心存汉室,为匡扶大汉而不断努力着。
可史书终究是史书,而人却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
支言片语,很难概括。
现在自己正处于历史之中,而且还是一个有别于历史的世界。
若是真的就全部照搬、信任史书上的话,那估计自己也活不了几时了。
伟人说过“实践出真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自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科学合理的看待这些问题。
要是真想知道曹操现在的心思如何,唯有近距离接触相处方能得知。
当然,这只是刘辩的一个目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他对曹操的宗族兄弟眼馋很久了。
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等皆是三国时期极为优秀的将领,有独当一面之才。
曹操若是来自己军中,他的这些宗亲也一定会随之而来。
到时候平定冀州黄巾时,便能有良将可用,自己也能更有把握建功立业,平定黄巾之乱。
曹操听到殿下叫到了自己的名字,连忙出列,眼神中带着几分感激,望向刘辩。
东海王刘辩亲自开口,陛下怎么着也要给他几分面子,自己建功立业指日可待啊!
也不怪曹操的心情无比激动,实在是因为往日里,他荒废了太多的时日。
现如今,总算是遇到了自己的伯乐,故而其内心激昂澎湃,恨不得立马就身着战甲,手持兵刃,上战场,杀黄巾!
上方的刘宏也将目光放在了曹操身上,微微点头道
“曹议郎,朕时常听汝父谈及过你,说你有才略,可为大任。”
“既然今日辩儿点名要你,朕便拜你为骑都尉,随军同往。”
曹操随即拜倒在地,恭敬道“微臣,遵旨!”
刘宏在任命完卢植和刘辩之后。
继续与文武百官共同商议,其余被攻陷的州郡之地该遣何人去平叛。
最后,经过四府(大将军、太尉、司空、司徒)的商议和认可。
刘宏分别任命前北地郡太守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
各持节,共同率领朝廷的三河精骑、部分北军五校士卒,前往颍川一带,镇压当地的黄巾军。
同时各自招募精壮青年,组成新军。
皇甫嵩和朱儁都是满朝文武所共同认可的名将,由他们担任平叛主帅,无人有异议。
此外,本次朝会上,天子刘宏还采纳了皇甫嵩和中常侍吕强的建议,解除党禁,赦免天下党人,征召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担任各地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