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内心空洞无比,只剩下两个字。
完了!
一时间,李太医恨不得就此昏厥过去。
他也想不出任何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传来朱元璋的声音。
“是谁,允许你更换药方的?”
谁也没料到,朱元璋会突然抛出这句话。
他开口后,所有人都愣住了,下意识地望向他。
此刻,朱元璋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仿佛只是在问一个寻常问题。
但没人会把这话当作简单的询问。
窦澈惊讶万分,直视朱元璋的眼睛。
他甚至忘了仰面弑君的禁令,只是盯着朱元璋紧闭的三角眼。
看到朱元璋阴沉的目光,窦澈心中一凛。
与朱元璋眼神交汇的瞬间,他明白了。
为何朱元璋要找这样的借口来对付自己。
朱元璋一生崇尚用而不养。
想让他像曹操那样礼贤下士,或刘备那样三顾茅庐,根本不可能。
他要用人才,就必须先将人才踩在脚下,再以救世主的姿态将其捞起,为自己所用。
从李善长到刘伯温,朱元璋一直采用这种方法。
如今,他又将这招用在了窦澈身上。
“四弟,把这个浑蛋交给锦衣卫。”
“我和窦先生单独谈谈。”
感受到气氛的凝重,朱棣缩了缩脖子,不容分说地提起李太医,匆匆往外走。
殿门砰的一声关上。
看到朱元璋眼神中的意图,窦澈深深地吸了口气。
他拱手道:“陛下,古人云:良医用药,病情万变,药亦万变。”
“微臣蒙地下恩赐,得以阅览翰林院藏书,自当不负陛下厚恩。”
“在翰林院浩瀚的医书中,微臣找到了一个古方,比之前的药方更为稳妥有效,自然也不会有剧毒供人指责。”
“望陛下明察。”
窦澈的理由合情合理。
治病求药,最重要的是疗效。
只要药物见效,用药全在医生一念之间。
若是换了寻常的江湖郎中,这个理由还算说得过去,但今天,朱元璋是故意找茬。
在了解了窦澈的执政天赋后,朱元璋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这个狡猾小子留在身边。
朱标能看清的事,自然逃不过朱元璋的锐利目光。
他早就看出,窦澈的心并不在朝廷。
若是常人,在他赐金万两、封六品官时,早已欢天喜地跪谢。
但这小子一心只想逃离皇宫。
这让朱元璋既恼火又激了他的竞争之心。
于是,朱元璋背着手,缓步绕着窦澈走了两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