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人掉河裡了,濕著兩條褲子回來。
第三天,忘帶魚食了。
今天能帶回來三條小黃魚,真是不容易。
半個月前,顧父正式甩掉了輪椅和拐杖,痊癒後的他真是更閒不住了,總是在屋裡給顧母搗亂。
顧母剛把院子收拾好,顧父又搬出來一堆木料。
顧母洗完衣服讓顧父晾,衣服掉了一地。
顧母跟著村里人學種菜,顧父把菜澆死了。
顧母買了一群小雞仔要養,顧父把雞餵死了。
氣的顧母萬分懷念當初他天天駐守工部,早出晚歸的日子。
下午葉如塵和顧青辰窩在房間裡不知道幹什麼,顧父帶著糰子在亭下讀書。
劉嬸兒來了,給顧母帶了些風信子的種子。
前段時間劉嬸兒的大兒子要去府城辦事,顧母便央著劉嬸兒捎些縣裡沒有賣的花種。
顧母高興極了,忙拉著劉嬸兒進屋聊,然而給錢的時候劉嬸兒卻拒絕了。
顧母拉著劉嬸兒的手說,「劉姐,這種子可不便宜,你不收我以後可是不敢再找你幫忙了。」
劉嬸兒難得有些拘謹,抿了抿嘴不知道如何開口。
顧母看出她欲言又止的模樣,「劉姐有什麼話直說就是,與我見外什麼?」
劉姐訕訕一笑,有些不好意思,「月如妹子,其實我有一事相求。」
「你且說,要是我能幫忙一定幫。」顧母拍了拍她的手。
有這句話劉嬸兒就放心了,看了看門外,說道:「是這樣的,我,我想讓小天跟著糰子讀幾天書。」
「小天還是挺聰明的,他已經認識一些字了,咱也沒想他讀什麼名堂,能把字認全便好。」
劉嬸兒家在村裡的條件其實已經算可以的了,早年也送楊小天到鎮上楊文那裡讀書了。
但因為丈夫楊平幹活時受傷,家裡經濟一下緊張起來,楊小天剛讀了幾天書又回來了。
後來的幾年,她家大兒子、二兒子6續成婚,找的都是好姑娘,彩禮肯定不能虧了人家,屋子也住不下了,還要再蓋。
現在女兒也到了出嫁的年齡,嫁妝也要備起來,免得到婆家受氣。
那裡都是花錢的地方,鎮上的學堂費用又太貴,跑來跑去也不方便,就沒讓楊小天上了。
也是這幾個月,每次來找顧母都見到糰子在讀書,她才起了心思。
葉小子這一家都是會讀書的,連月如妹子都認字,聽說顧父以前還是大官,劉嬸兒心懷期待,「也不是白學。」
「月如妹子,你看這束脩要多少錢?」
顧母笑了笑,「就這麼點兒事還吞吞吐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