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动作?”苏曜眼睛微微一眯,略有兴奋道,“莫非他们要造反?”
卫觊闻言,心中一惊,连忙摆手解释道:“大将军莫要误会,我并非说他们真要造反,但联合起来抵制朝廷的政策,甚至暗中勾结诸侯,给大将军制造麻烦,却是极有可能的。”
“哦?”苏曜眉头微挑,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那依伯觎之见,他们接下来会如何行动?”
卫觊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大将军如今兵锋正盛,他们自然不敢轻易与朝廷为敌。”
“但河东、河内两郡身处中原与并州连接之要冲,若他们暗中联络白波军余孽,或者勾结其他对大将军不满的势力,在关键时刻切断大将军的粮道,那大将军的大军便会陷入困境。”
“依下官之间,眼下大将军不若暂缓清田一事,将精力放于白波贼身上。”
“目前白波贼还占据我河东半壁疆土,只要拿下白波贼,就会有大量无主之地。”
“届时军屯难题自然迎刃而解,没必要和本地世家磕的头破血流啊。”
苏曜闻言,略作沉吟,卫觊的言没有出乎他意料之外。
“伯觎所言有理。”苏曜沉声道,“白波贼确实是我军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过,土地清查之事亦不能就此搁置。”
“土地与人口乃是一国之根基,如今马腾自关外而来,意欲染指我并州,而其他诸侯亦是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掀起波澜。”
“若不能尽快解决河东与河内的隐患,稳固后方,本将军又如何能安心北上迎敌?”
卫觊闻言,心中暗自佩服苏曜的远见卓识。他深知,苏曜所言句句在理,若是不能尽快解决内忧,外患必将接踵而至。
“大将军所言极是,是下官短视了。”卫觊拱手道,“不过,大将军既已决定继续推行土改,那下官斗胆进言,还望大将军能稍作调整,以缓和与世家之间的关系。”
苏曜微微一笑,道:“伯觎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卫觊沉吟片刻,道:“大将军可设立一个缓冲期,给世家们一些时间来适应新的政策,同时对于那些积极配合朝廷的世家,大将军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和优待,以示鼓励。”
“此外,大将军还可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向那些对朝廷心怀不满的诸侯和世家解释政策,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苏曜闻言,默默点头。
他知道,卫觊的计策虽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矛盾,为他的政策推行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伯觎此计甚妙,本将军即刻便命人去办。”苏曜点头道,“不过,对于那些冥顽不灵、公然抵制朝廷政策的世家,本将军也绝不会手软。”
卫觊闻言,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他深知苏曜的性格,这位大将军虽然年轻,但手段却极为果断,对于那些敢于挑战他权威的人,他绝不会心慈手软。
“大将军英明。”卫觊拱手道,“那下官便继续负责清查田亩之事,定当竭尽全力,为大将军分忧解难。”
苏曜微微点头,道:“伯觎辛苦了。待本将军平定白波贼后,定当论功行赏。”
说罢,苏曜便与司马朗一同离开了校场,安排司马朗去负责进行安抚一事。
司马朗乃河内名士,颇有人望,由他出面能解决不少麻烦问题。
然而,苏曜很清楚,这种计策不过是拖延问题,并不能根治矛盾。
安邑郡守府中。
当只有王凌与关张等亲信使,苏曜立刻换上了另一幅表情:
“恩威并施,重在威!”
“若无雷霆之威,盲目施恩在宵小眼中只会被视为懦弱之举。”
“故而,在伯达等人行安抚之策的时候,我等也当行霹雳手段,绝不妥协,狠狠的震慑那些世家宵小。”
“咱们必须要以雷霆手段,让那些世家知道朝廷的威严与决心,让敢于对抗者付出血的代价!”
苏曜的目光坚定而冷冽,他的声音在郡守府中回荡,让在场的众人都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即便是最近权势正盛,见多了大场面的王凌都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敢问大将军,我等该如何行事?”
“眼下那些世家们暗中对抗,明面上不给咱们任何理由。”
“要不末将先去把人拿了,然后再找证据?”
“直接动手虽可震慑一时,但终究非长久之计。”苏曜微微摇头,目光深邃地扫过众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他们彻底臣服的机会。”
王凌闻言,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说道:“大将军的意思是,引蛇出洞?”
苏曜微微一笑,点头赞道:“彦云果然聪慧过人。不错,我们就是要引蛇出洞,让那些世家们自己露出马脚。”
“可是,大将军,这该如何操作呢?”张飞挠了挠头,一脸疑惑地问道。
苏曜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我们可以先从白波贼入手。”
“白波贼?”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苏曜解释道:“白波军虽然如今元气大伤,但他们余孽尚存,而且与这些河东世家有这些不干不净的关系。”
“只要拿下白波贼,他们之前的联系就必然会暴露,足够狠狠惩戒一帮子不老实的世家豪强。”
“而同时,失去了白波贼的奥援,他们的希望就只能放在勾结马腾和其他诸侯身上。”
“只要保持压力,他们就一定会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