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奇闻怪谈电影 > 第32章 巾子山(第4页)

第32章 巾子山(第4页)

若冲一听,赶紧连声道谢:“我们一定听从您的吩咐。”

那童子说:“好,那我现在就开始做法。”说完,他就拿着剑,又是跳又是跑的,突然一纵身跳进了一口大井里。过了好一会儿,他又从井里跳出来,直奔寺门外的牛粪堆。他在那牛粪堆里跳来跳去,用剑连戳了三下,然后就突然倒在了地上。

过了好一阵子,那童子才醒过来,问他刚才生了什么,他是一脸茫然。大家赶紧把牛粪堆翻开,只见下面有一块砖头凸出来,一拿起来,那几两银子就藏在下面。原来,这就是小偷藏钱的地方啊!

这事儿一传开,大家都说那童子就是天上的贵神,真是神通广大啊!从此以后,漳泉一带的人更加信奉秽迹金刚法了。

沈持要,这个湖州安吉的小伙子,在绍兴十四年可是遇到了一件离奇事。他那大舅子范彦辉,在登闻鼓院当官,就邀请沈持要去国子监参加秋试。可谁想到,一到那儿,就接到个圣旨,说只有同族亲戚才能参加考试,异姓的一律靠边站。

这范家有些亲戚想借沈持要的名头走个后门,想让他冒充临安户籍的流浪者参加考试。但这得找个担保人,还得花上二万五千两银子。沈持要一听,觉得这哪是考试啊,简直就是砸钱!范家看沈持要不乐意,就提出大家一起凑钱,沈持要这才勉强答应。

可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啊,偏偏湖州那边八月十五日就要开考了,这时候离考试就剩下两天,想回去也来不及了。就在那天晚上,沈持要突然看见屋子里站了十几个高大的身影,一个个都像神仙似的,对他大吼:“这不是你该待的地方,赶紧滚!不然我们就杀了你!”沈持要吓得魂飞魄散,立马就叫仆人买了条船回家。

走到河边,看到条小船,船夫说他是安吉人,运米到这儿来的,因为官府要征用船只,不敢回去。船夫还说,要是能带个当官的回去,连船费都不要了。沈持要一听,这不正好嘛,就说自己是沈秀才,船夫一听还是邻居,虽然沈持要病着,但还是把他扶上船。

就这么着,沈持要在船上睡了一觉,第二天病就全好了。十六号一大早,船就停在了吴兴城下。沈持要一看,满大街都是穿白袍的考生,一问才知道,原来昨天考场就开了,但试卷被暴雨淋湿了,得重新考,考试时间改到了十七号。沈持要一听,乐开了花,这不就正好赶上考试了吗?

考完试等成绩的时候,沈持要做了个梦,梦见一声大雷把他震醒了。他跑到院子里一看,天上月明星稀,一点雷雨的迹象都没有。沈持要心里犯嘀咕,就去找人算命。正好有个算卦的路过,沈持要就让他给自己算了一卦,结果是震卦,卦象上画着一个病妇躺在床上,旁边有个人急匆匆地跑过来,旁边还写着个“奔”字,卦辞里还有“龙化”之类的词。算卦的说:“你这次考试很吉利,但家里可能有女人会生病,不过没关系。”

算卦的刚走,报榜的就来了,沈持要一看,自己中了!名字还特有意思,叫“贲胜”,跟“奔沈”谐音。沈持要高兴坏了,赶紧回家。一进门,就看见老婆果然病倒在床上。第二年沈持要再去省城考试,考官正好是范彦辉,他怕人说闲话,就躲到别的院子里去了。考试那天,沈持要刚出考场,就遇上个巡逻的官差,一直守着他不让走。那时候考试作弊抓得可严了,沈持要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回完了,可没想到,最后他还是中了魁选。

这事儿传出去,大家都说沈持要真是走了狗屎运,不但考试顺利,还避开了作弊的风险。可沈持要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那晚遇到的神秘人物给他指的路,让他避开了所有的麻烦,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从此以后,沈持要更加相信命运和神秘力量的存在,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和品德,生怕一不小心就惹上了什么麻烦。

沈颇是个挺有眼光的家伙,平时对人对物都挺有判断力的。可这回他却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心里嘀咕:“这人是干啥的呢?”那人倒也不客气,开门见山地说:“我看你箱子里那几支蜡烛挺不错的,是不是湖州产的啊?要是没用的话,就送我呗。”沈颇一听,心想这人也挺直接的,就顺手把蜡烛全送给他了。

第二天,沈颇要参加诗赋考试,那人又来了,神秘兮兮地说:“我刚才去誊录所了,看见主考官抄了一份试卷,抄了五六遍呢,跟你写的简直一模一样。看来你这回是稳操胜券了。不过今晚你可别急着交卷啊,我在外面给你准备了个好地方。”沈颇一听,心里暗喜,但又觉得这人怎么老提蜡烛的事儿,于是又送了几支给他。那人接过去,却还了一支回来,说:“你留着这支吧,以后三年里,咱们还得好好打交道呢。”

到了晚上,沈颇出了中门,那人招手让他过去坐。摆了个小桌子,四周一看,一个人也没有。沈颇心想交卷算了,那人却拉住他,非要他再读一遍试卷。读到家里藏的《孝经》诗时,沈颇突然现押错了两个字,赶紧改正过来。

第二天,沈颇去找那人道谢,却现他已经不见了。这时他才明白,原来那人是神仙啊,特意来提醒他别犯错的。这一年,沈颇果然高中了。回想起来,旅途中见到的邻人划船、雨水弄脏试卷、算卦的预言、巡逻官的叮嘱,原来都是神仙在默默相助啊。这事儿可真够神奇的!

话说温叔皮革家有个女儿,嫁给了秀州的陈氏子。可惜啊,这婚姻没多久就破裂了,这女子便回了娘家,开始学道。她结识了一个叫杨道人的女子,两人一起修行。到了绍兴二十四年,温叔要去漳州当太守,路过泉南的时候,就在漕使的行馆里住下了。

这晚,温叔的女儿和杨道人还有两个丫鬟住在西房。半夜时分,突然传来一声大喊:“抓贼啊!”温叔一听,赶紧拿起剑就过去了。只见杨道人的丫鬟高举着手,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梁间拉着她,可仔细一看,又没有绳子什么的,就是怎么也挣脱不了。旁边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丫鬟,腰间挂着一个像药箱一样的东西。

温叔大喝一声:“你是谁?敢半夜跑到这里来!”那小丫鬟回答说:“我是京城的人。杨道人欠我药钱一百万,我来找她要的。关你什么事啊?”说完,又连喊了几声。两人正争辩着,突然那小丫鬟就不见了。

温叔赶紧派人去请天庆观的道士郑法询来治邪。郑道士一到,那丫鬟的手就松开了,郑道士也没什么法术可施了。当时杨道人还不到三十岁,是江南人。有人说,那“京师药钱”的话,可能是她前世的债吧。这事儿啊,真是诡异又有趣,让人琢磨不透。

郝光嗣,这哥们儿在广州当录事参军,本以为能平平安安过日子,没想到家里居然闹起了鬼。这鬼啊,真是无孔不入,从卧室到厨房,再到洗澡的地方,哪儿都能看见它的影子。

有一天,郝光嗣的衣服箱子里突然着火了,他赶紧冲过去救火,结果手都被烧焦了。更要命的是,他的官印和官服也遭到了毒手。官印的封套好好的,但里面的印子却不见了,朝服和皮衣也被烧得千疮百孔,根本没法穿。

郝光嗣一开始还找巫师来驱邪,可试了很久都没效果。后来他决定自己动手,专门腾出一间屋子,摆上香火,虔诚地供奉起来。就这样过了二十多天,广州的官吏们等着用官印俸禄、领粮料,可官印一直找不到,大家都急得团团转。

突然有一天,郝光嗣听到一声巨响,好像是大石头砸在了那间供奉鬼神的屋子里。他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官印掉在了桌子上,一连弹了三次才停下来。郝光嗣一看,原来是他之前觉得桌子不好,用白纸盖在上面,结果把官印放在了白纸上。

从这以后,郝光嗣就开始走霉运,七天后就死了。他的家人搬出了原来的房子,可那鬼还是跟着他们不放,直到他们北归才罢休。这事儿生在绍兴二十年,是谢芷茂公告诉我的。真是奇了怪了,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执着的鬼呢?

建康都统制王权,小时候可是个射箭高手,那弩弓在他手里,射出去的箭可都是百百中。到了绍兴初年,王权跟着韩咸安世忠去建州征讨范汝为。有一天,他闲来无事,就带着弩弓去山间溜达。远远望见一棵树上有个鹊巢,他就想试试手气,瞄准了就是一箭。射完后他也不知道射中没射中,就听见后面有人说:“要是你的眼睛被箭射中,会咋样?”王权回头一看,啥人也没有,心里顿时觉得这事儿有点邪门。

他赶紧爬上树去查看,结果现一只喜鹊眼睛中箭,正在巢里挣扎,没多久就死了。王权一看这情景,心里咯噔一下,后悔得不行,赶紧拔出佩刀把自己的弩弓给砸了。

没过多久,王权就跟敌人打上了。战场上箭矢如雨,其中一支箭差点就射中他的眼睛,离眼珠子就差那么一点儿。王权受了伤,养了好久才慢慢好起来。这事儿后来还是韩世忠的儿子韩彦直和孙子韩温说出来的,听得人都心惊胆战的。看来啊,这射箭高手也有失手的时候,更别提还得小心那些来路不明的警告了!

汪致道叔詹,徽州歙县人,可是个风云人物。绍兴十八年那会儿,他作为司农少卿,统领湖北的财赋大权,真是威风八面。有一天,他受邀去参加大将田师中的宴会,结果姗姗来迟,现漕使和鄂州守备早就在那儿了,两人正和田师中下棋呢。旁边还坐着个道人,自称木先生,一见到汪致道就热情地打招呼:“哎呀,好久不见,身体还硬朗吧?”

汪致道一愣,心想这谁啊,咋这么熟络?就回答说:“道长,您认错人了吧?咱们素昧平生啊,何谈久别?”

那木先生却哈哈一笑,说:“汪大人,您可是贵人多忘事啊!难道就不记得宣州道店那次,咱们聊过牛奇章的事儿吗?”

汪致道一听,恍然大悟,连忙起身道谢。等木先生离开后,他就跟客人们说起了自己的奇遇。

原来啊,崇宁五年的时候,汪致道刚中进士,被任命为宣州教授。那年冬天,他骑着单车去上任,结果路上遇到大雨,只好在一个小村庄的客栈里投宿。客栈里只剩下一个房间了,已经有个秀才住在那儿了。汪致道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敲门进去,问能不能一起住。

那秀才倒也没说什么,点点头就同意了。两人聊了一会儿,秀才突然问汪致道:“你读过《唐书》吗?”汪致道心想这秀才怎么问这么奇怪的问题,但还是回答说读过。秀才又问:“那你记得牛僧孺的传记吗?”汪致道这下更纳闷了,摇摇头说不记得。

秀才却笑了笑,说:“我告诉你吧,你是牛僧孺的后身。前世你是武昌节度使,因为缘分未尽,所以今生还要再去那儿。将来你的官运和财运都在武昌啊。”

汪致道听得一愣一愣的,心想这秀才不会是相师吧?就问他叫什么名字。秀才慢悠悠地说:“你知道雍孝闻吗?我就是他。自从崇宁初年我被朝廷驳回后,就一直四处流浪。这次是偶然遇到你的。”汪致道追问他的经历,他却不肯多说,只是整晚都在和他谈论文章。天亮后,秀才就走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汪致道说到这里,叹了口气说:“今天看到那个木先生,我才想起来,他就是当年的雍秀才啊!四十多年过去了,他的风采还是一点儿没变,真是个得道高人。”

客人们听了都惊叹不已。后来汪致道又多次担任湖北的漕运使和鄂州知州,还负责统领财赋,一直都在武昌。那个木先生,也就是雍秀才,一直在汉沔一带活动,见人只谈文墨,从不提及其他事情。所以,虽然很多人都认识他,但却没有人知道他是个异人。沈道原浚也认识他,据说政和年间,他曾以道士的身份入宫说法,徽宗皇帝还夸他得了林灵素的一半真传呢,所以就赐他姓木。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玄之又玄,让人不得不信。

绍兴十二年,唐信道考完试,正悠闲地住在西湖灵芝寺。那会儿已经五月份了,天气热得跟蒸笼似的。他的两个仆人跑湖边纳凉去了,结果突然传来他们急促的呼喊声。唐信道赶紧跑过去一看,俩仆人正拽着一个和尚,说那和尚想跳水自杀,一只脚都泡水里了,叫也叫不回来,他们拽着和尚的衣服都拽不住。

没办法,只好把和尚拉回屋去。寺庙里的人说,前一阵贼寇侵犯临安的时候,有两个和尚死在湖里了,现在碰到的估计就是他们的鬼魂。唐信道好奇地问那溺水的和尚看见了啥,和尚说,他看见那两个死掉的和尚了,他们告诉他孤山那边有个澡堂子,邀请他一起去泡澡。和尚一只脚都踏进去了,结果被人从后面拽了回来,没去成,心里可郁闷了。

坐下来缓了缓,和尚又开始翻箱子找新衣服穿,还换了鞋子和袜子,就像有人指引他似的,径直走向湖边。几个和尚急忙跟上去救他。救回来之后,他还骂那些救他的人,说:“我刚才去的地方可好了,你们干嘛这么见不得我好,非逼我回来。我早晚还是要走的!”

主持和尚不放心,派了三个人在屋里守着和尚,还把门从外面锁上了。唐信道住的屋子跟和尚的屋子挨着,中间就隔了个苇席。他听说和尚被鬼缠上了,还写了诗。唐信道只记得其中一句:“日日移床下风。”这明显是借了苏东坡的词啊。

唐信道嘲笑和尚说:“你活着的时候是出家人,视身体如土木,就算不幸死了,也应该然脱俗才对。怎么甘心当个游魂野鬼呢,真丢人!”和尚回答:“我不是来害人的,我是想来度化那个快死的和尚,所以跟着他。再说了,这事儿跟你有什么关系?”

唐信道说:“我看见人快死了不救,那可以吗?再说你自己都脱不了身,还害得别人丢了命,对你有什么好处?只不过是让湖里多了个鬼而已。”两人就这么一来一回地吵到半夜,鬼和尚越来越生气,大喝一声:“你也不是个能了断生死的人!”唐信道笑嘻嘻地回答:“我该死的时候就死,绝对不会变成鬼滞留人间。我绝对不会让你伤害无辜的人。”

鬼和尚似乎被唐信道的话打动了,不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那和尚才开始昏昏沉沉地睡去。到早上醒来一问,原来他是个会稽人。主持和尚派人把他送回家去了。后来唐信道在鉴湖鹫台寺又见到过他,他说只记得刚开始想跳水那会儿的事儿,其他的一概不知了。

孙点,字与之,是个地道的郑州人,温靖公的孙子辈。建炎四年的时候,他当上了泉州晋江县的县令,为官廉洁,做人正直。就在那年七月,叛将杨勍从江西一路杀过来,侵犯了郡境。孙点亲自出马抵抗敌人,回来后背上就长了个毒疮。

主簿来探望他,几个衙役也在旁边站着。孙点突然看了看门外,问:“谁拿着信来了?”大家都一愣,谁也没看见啊。过了一会儿,孙点举起手来,左右摇摆,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好像在拆开信快阅读一样。主簿好奇地问:“什么信啊?”孙点回答说:“是召唤我去当太山府君的檄文。”他又问衙役:“这里有叫石倪和徐楷的人吗?”衙役回答:“有个姓石的教授,住在别的村子。没有徐楷,倒是有个叫涂楷的解元。”孙点叹了口气说:“唉,怎么用个解元来当大官呢?”大家都觉得他的话前言不搭后语,谁也不敢多问。三天后,孙点就去世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