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刘璋三国志14 > 第35章 市场定价(第2页)

第35章 市场定价(第2页)

糜环如同上学的小学生一般,双手托腮,静静的听着,这让刘老师很有成就感,说的越起劲了。

“什么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没有,那没事,你有我没有,那我就会不舒服,酒也是同理,你降价了,以前买的人会不会觉得亏了?他们会不会心里不舒服?会不会闹事?”

刘璋说的口干舌燥,拿起桌上茶壶中的凉水喝了一口,这丫鬟沏个茶这么磨叽。

“再者说了,酒多了怕什么?酒是属于年代越久远质量越好的物品,多了就窖藏起来,埋他个三五十来八年,到时候就会出现三年陈酿,五年陈酿,十年陈酿等各个级别的酒,到时候不但不降价,还能相对的往上提升下价格,人们会做出比较,如果他们觉得物所值,谈的就会心甘情愿的买。”

糜环点点头:“原来如此!夫君你懂的真多。”

刘璋被自己的女人一夸奖,小尾巴都要翘到天上了,更加卖力的表演。

“再说一个垄断的问题,什么是垄断?市场上,乃至整个大汉,只有你家有,别人家没有,那就是垄断,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随意定价,哪怕是偏高,只要能被市场接受,那就是合理的。”

刘璋看着小女人一脸花痴的表情,在她眼前晃了晃:“懂了吗?你有没有在听?”

糜环打掉他的手,点头道:“懂了懂了!我一直在听呀!夫君继续说,正听的起劲呢。”

刘璋继续说道:“至于什么时候降价呢?市场上出现了另一家一样的物品,这个时候就只能降价了。”

糜环奇怪的问道:“怎么会有这种事情生?他们怎么会有呢?”

刘璋冷笑一声:“当一件商品的利润达到三倍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会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十倍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了,他们会无所不用其极,绑架、刺杀、偷盗配方等等方法来达到他们得目的。”

糜环惊讶的说道:“怎么会有这么坏的人?”

刘璋冷笑:“坏?但凡能成为上百年世家的家族,哪个不是踩在累累白骨上而生的?他们只会比这更坏,这就是我对酿酒师傅苛刻的原因,配方一定不能外泄,一旦外泄,市场上再出现一种同样的商品,那时候就只能打价格战了。”

糜环不解的问道:“什么是价格战?”

刘璋解释道:“就是别人降价,你也得跟着降价,直到一方撑不住为止,那个时候就只能拼谁的财力雄厚了。”

糜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刘璋觉得今天已经教的够多了,够她消化一阵子了。

两人随后开始吃饭,吃完饭后,刘璋来到前院检查学员们的作业,大家都完成的很认真,可惜刘璋不在,很多东西都不能教授,比如锻炼的项目,还有洗脑这个项目也不能教授,糜环毕竟代替不了刘璋,刘璋在想,去那物色一个人,自己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

接下来的几天内,刘璋进入了忙碌状态,“神仙醉”已经正式开业,每天往外出售十斤装十壶,五斤装二十壶,多了没有,店内也售卖二两装的,不过只限店内饮用,不准带走,每人只限一杯,就算这样,也挡不住京城达官贵族,好饮之人的热情,每天店内都是爆满,排队等候的人络绎不绝,更有甚者,早早的就来排队买壶装酒,然后在外边高价卖,这估计就是最早的黄牛了吧?

针对这一情况,刘璋决定稍稍放开点供应量,让市场上的酒不至于那么的需求,刘璋每七天给各大酒楼,每家提供十壶十斤装的,京城各大酒楼每天大概得供应一千多斤的样子。

然后还派人每七天给各大顶级世家、朝廷高官们每家送去一壶十斤装的,这些加起来每周得供应四五百斤酒水,中层世家每家一壶五斤装的,这些人数量并不少,加起来每周能消耗近千斤。

这样一来世家们不用上门购买,刘璋派人上门,就不会让世家们觉得刘璋为人高傲了,也替刘璋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加上每天给皇家供应的十壶酒,一周下来就是七十斤了。

每一批酒离下一批酒间隔时间是一周,除去上述需要供应的人家,还有店里要卖的散酒,还能剩下不到两千斤,刘璋把每周要窖藏的酒增加到五百斤,剩下的酒也足够供应小世家和商人们了,不够也没事,反正就是不卖,要让人们感觉到这酒很缺,但是还没到断货的程度,你努努力,起早点还是能买到的嘛。

对于酒水价格,刘璋也相应的减少了点,下调了两成,这是必然的,以前市面上流动的酒少,你卖的价格高,可以说是产能不足,物以稀为贵,那你现在市场上流动这么多酒,你还卖那么贵是什么意思?刘璋可以来一句:反正天下就我一家,你爱买不买。

可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你这样只会让消费者有抵触心理,开始抵制你这个商品,到时候可就不好办了,要知道三人为虎啊,谣言的力量是可怕的,要让消费者们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追捧,而不是进行抵制。

你看看那些老百姓、泥腿子喝的起吗?喝不起吧?我喝的起!穷酸腐儒也喝不起,因为他们没钱,商人喝的起,因为有钱,但是他们还得上门购买,世家就不同了,还有人专门送上门,这就体现出身份的差距了。

“神仙醉”已经不只是一件简单的商品了,它成为了上流社会互相攀比的对象,成了身份的象征,成了一种奢侈品,此时此刻,味道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一周下来盘算了下收获,刘璋吓得腿脚软,足足一百二十多万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大汉朝年年财政亏空,国库都能跑老鼠了,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农税形同虚设,要不是还有关税、茶马盐铁等税支撑着,大汉朝早就崩盘了,就算是这样,每个月的税收也不足两百万两。

到处都在用钱,异族入侵要用钱,异族叛乱要用钱,赈灾要用钱,到处都在用钱,可国库根本支应不过来,那谁有钱?

皇帝的私库有钱,可这是刘宏的私库,刘宏对这个大汉朝失望透顶,自己玩好就行,我管你乱不乱,再叛乱,对刘宏来说都是小事,还能打到京城来?慌什么!世家也有钱,上百年的积累,可想而知多富有,可世家不用交税。

可以想象的到,如果让人知道刘璋每周收入这么多钱,那些人会疯的,所以这些钱刘璋不能一个人用,一定要进行风险平摊才行,要不然自己这小身板可扛不住。

哪怕是张让占了三成半,刘璋每周要分给他四十万白银,也还有近八十万,而且这还是纯利润,刘璋就出个人工费和车马运输费,酿酒的主要成本——粮食,是张让送来的。

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就是三百多万啊,刘璋给了刘焉和他后边的宗室一成红利,卢植和他身后的军方势力一成半红利,蔡邕和他的清流党半成红利。

这个分成是有说法的,先刘焉是他爹,没有刘焉刚开始的送人、送地、送庄园,他也把酒酿不出来。

卢植是他老师,而且主管军队,就大汉朝这个财政情况,可想而知军队是什么样子,那定然是啥都缺,哪哪都漏风了,需要的钱是海量的,而且刘璋需要拉拢到军方势力的支持,自己资助他们,总不能反过来咬自己一口吧?

蔡邕是清流,对钱财不看重,可也得为女儿的嫁妆做准备啊,总不能太寒酸吧?而且教育也需要钱,所以他也没有推辞,替弟子顶雷,那点钱不过分吧?

最后刘璋就剩下三成半利润,就算如此,每个月都还有四十万利润呢,刘璋又给了大舅哥糜竺半成红利,大舅哥整天出人出力出钱,还搭上自己的前途,妹妹的终身,不分钱说不过去。

虽然半成不多,可刘璋还得为了他的官身打点关系,以后肯定不止酒水一项生意,到时候再分给他就是了,这酒水生意简直就是个烫手山芋,也不是谁都能做,也不是谁都能顶住世家们的疯狂压力的,像糜竺这种有钱又没有权利的人,还是少沾手为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