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轻轻抿一口杯中酒,扭头看向朱标,“大哥,我听闻爹有迁都的想法?”
“嗯,你有什么建议?”
“如果是我说的话,当选北平!”
“理由呢。”朱标也想知道这位在北平生活三年的兄弟,对于北平的看法。
趁着对方还在酝酿,
朱标轻飘飘补充一句,“眼界拔高点。”
话未说透,但朱棣清楚,这是朱标给他的一次说服朱元璋的机会,未来很有可能,自己的这套说辞,就是太子朱标劝谏的蓝本!
朱棣重重点了点头,挥挥手,示意舞姬等人先行离开,
“我用回避么?”李景隆迷茫的看着朱标。
“少跟你叔我来这套啊,倒酒!”朱棣一声笑骂,驱散了李景隆心里疏离感。
“好!”
“第一,北平乃是逆元旧都,大量建筑保存完善,可以为大明节省相当一部分开支;”
省钱可是朱元璋在乎的事情之一,
对于这个理由,朱标缓缓点头表示认可。
“第二,华夏帝国唯一心腹大患便是北方,君王与国家上层理应始终保持对于草原民族的紧张感,这一点,北平更加合适;”
朱标补充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还有么?”
“第三,一旦长江沦陷,应天府将再无天险可守,这在兵家乃是大忌,所以东晋、东吴、宋齐梁陈都是国祚不长,反观北平,三面环山,俯瞰中原,号位形胜,易守难攻;”
“第四,北平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如此上佳的风水,当为龙脉!”
朱标静静听完,沉默少许,抬起头看向朱棣,“老四,依你的水平,应该说不出最后一条吧。”
“真是一点也瞒不过大哥,由一个算命的赖头和尚说的。”
朱棣打了一个哈哈,将话题转移,“未来大明将都城迁到北平,我这个燕王封地也得变,大哥,你就给我封到阴山以北!我自己去打!”
“那都是后话,不过说真的,咱兄弟二人的想法真差不多,除了第四条。”
“嘿嘿嘿,那更说明咱们都是一个爹生的。”
“大哥,我有一件事想求你。”借着气氛不错,朱棣想要试探一下朱标的想法。
“跟大哥说话还犹犹豫豫的?想要兵还是想要粮?”
朱标喝下杯中酒,豪迈道。
“人。”
“好说!你想要谁!”
“雄英,朱雄英!”眼见着朱标要反悔,朱棣连忙伸手压制对方欲拒绝的摆手。
“大哥,你别耍赖啊。”
颇感无语的朱标示意对方先把手拿开,两个大男人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他一个8岁孩子能做什么。”
“大哥,雄英做得可不少啊,你看看他给大明带来的变化,北平需要他。”
朱棣从小也是朱标带大的,所以对于自己这个名为弟弟实为儿子的四弟,
朱标应付起来很有心得,脸色一沉:“说实话!”
当朱棣把梦境的事说完,李景隆整个人都不好了,
“要不要介么夸张?”
“景隆啊,削藩削不到你头上,你当然没所谓,说实话,如果雄英是个普通孩子,就算削藩,我也不是很怕,大不了当个闲散王爷,可就是因为这孩子太有大哥风范,一代雄主未来要做什么,谁能知道?”
朱棣暗戳戳的拍了朱标一个马屁。
回想起朱雄英对于宗室的态度,朱标下意识打个冷颤,
似乎,
朱棣的担忧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