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当与子归晋江 > 第70页(第1页)

第70页(第1页)

“我早说过三皇子双目不正,可你不信,什么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若将三皇子教养成才,必能对太子大有助益。

“是我的错,是我的错啊。”面对荀少师的指责,王叔仁俯首认罪。

厌烦地将茶倒掉,荀少师轻车熟路地从塌下取出坛酒,人盏斟得满满。

“如今想来三皇子对太子殿下少有兄弟之情,多为嫉恨之意。从五绝的灭门,到将军府的没落,再到先帝政令的废除。元宝也知道,先帝临朝后期,多是太子监国。不论是收留灾民的流民坊,还是收留鳏寡军属的养济堂,亦或是与江湖人和平相处的惯例,这些都是与民休息的仁政啊。结果呢!”荀少师仰头一口喝干,重重落下酒盏。

“全被推翻!什么流民坊如养虎为患,养济堂吃光皇粮,江湖自封盟主有意推翻皇朝,真放他祖宗八代的狗屁!”

“莫要将太子殿下骂进去。”王叔仁瞥他眼。

荀少师梗一下,方又道:“还有什么攘外必先安内,半年伐蜀三年灭狄,都过年了,进川的军队还在山沟里绕着,军饷大把花着。放着两河灾民不管,倒和那个肥头大耳的穆郡王扛上。”

杯中酒一口闷,荀少师痛心疾首地拍着王叔仁的瘦肩。“元宝啊,远走这么多年你不知道,太子殿下监国时留下的底子几乎被先皇败光,剩下的那也在几年被用个底朝天。”

他象征性地将酒盏翻个个儿。

“如今京师就是个空架子,富商们十室九空,抄家的银子三分进皇帝的私房金库,三分进内阁,三分被百官分刮。”荀少师比出小手指,“只有一分进户部。”

“糊涂!”王叔仁愤恨摔盏,“君则怎会容许杀鸡取卵的灭国败招。”

“他?”荀少师嗤笑,“元宝啊,知道着孩子你是中意的,要不然也不会留他在朝然后假死遁走,只是人是会变的。”

“皇帝御宇之时提出三年灭狄,老夫第一个反对,老夫就算是武人,当年也听过你和太子商量的十年之计。知道以今日之大魏,举倾国之力也难灭北狄,不如先与民休息,待十年后兵强马壮,国库充盈再挥戈向北。只可惜,皇帝憎恨一切与太子有关的人与事,硬将如此良计说成偏安苟合的歪理,并以此罪名将老夫放逐出朝。”

鼻尖满是酒气,荀少师站起身。“其实在老夫提出十年之计前,曾请季君则过府商议。当夜他应承得好好,大殿之上必与老夫合力劝服皇帝,可在嗅出风声后,他却一个字也没说。”

王叔仁颤,杯中酒撒出几分。

“元宝啊,你这个徒弟是个权臣的料却没有直臣的心。如果给他个百废待兴的皇朝让他从头做起,不一定能行,可如今,哼。”荀少师冷哼一声,“碰到更厉害的角色,他怕是自身难保。”

“仲华。”

荀少师转过身,只见王叔仁放下酒盏,眉目清明地看着他。“拐着弯话真不是你的性格,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荀少师老目一颤。“元宝……”

“别告诉,今日请来只是老友叙情,这话—”王叔仁一顿,“太假。”

“原来老夫也变虚伪了。”荀少师自嘲一笑,而后肃清双目,“元宝,今日的龙旗可看清。”

“是次黄龙旗。”

“不错,圣德快不行了。”荀少师精短道,“是时候还政皇孙。”

闻言,王叔仁瞪目。

“元宝,当年皇孙是我们合力救出,也是冬至之日,难道忘了么?”

怎能忘,如何忘?

他还记得从马车的暗格里抱出藏身其中的小小皇孙,那是他最心爱弟子的孩子。

小小的,如猫儿般。

“大大,这是哪儿?”

太子守礼,让小皇孙称他一声大师傅,可皇孙贪懒便称他为大大。

昔日俊美的玉面已饱经风霜,他摸着皇孙的头。“乖,今后不可再叫大大。”

“那君临要叫大大什么呢?”

“就叫师傅吧,还有皇孙也不可自称君临。”

“可是皇爷爷为君临取的名字呀。”

是,是元宁帝为最心爱的皇孙起的乳名,君临君临,饱含圣意却又催命,这么复杂而又黑暗的朝廷,一个小小的孩子又怎会明白。

看着他纯真清澈的瞳眸,王叔仁心酸道。

“今后就叫十一,世间再无君临。”

大傩之舞

时雍坊曾因太子府的坐落而繁华,后随敏怀太子的故去而没落,可谓当时京师气运交移的最佳诠释。如今坊间富贵鲜少,仅余几位失势官员宅院,前太子太师荀大人的府邸便是其中之一。

“多谢小哥。”

冲荀府门房微微一礼,余秭归走下石阶。

“怎样?师傅他还好么?”不等靠近,十一便迎上去。

“师傅他和人拼酒,结果烂醉如泥。”

娃娃脸有片刻呆滞。“长么大还没见师傅醉过呢。”

不仅师兄,连她也没见过。

师傅偶尔小酌,却不会放任自己多喝。若不是亲眼所见,怕是怎么也不会相信那个吟诗傻笑的疯老头会是她的师傅。

既然师傅能放纵自己醉到种地步,想必荀府是安全。

“等师傅睡醒,再来接他吧。”

着看久未出声的上官意一眼。

这人心眼虽多,对她却是真真切切的好,她是知道的,以至于只要心中有事,就会忍不住寻找那双春眸。虽然看人眼色的习惯有些孬,可她非但不在意,反而暖暖的觉得安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