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宋翊主动关心起南边三省的百姓,朝中众人反应各异。
有人惊讶,有人阴谋论,有人开始对这位太子另眼相看……
衍帝眼里有着淡淡的欣慰。
要不是太子提起,他几乎就忘了这件事。
这足以证明,太子已经变了,他心里也装着百姓。
当下,衍帝就把王司农和程计相叫出来回话。
两人心里都没什么底,毕竟他们虽然是把衍帝的命令传下去了,但下面的人到底有没有好好执行……
他们都不敢打包票。
因为底下有不少是他们的门生或者后人,总之不是沾亲就是带故……
但现在对衍帝也只能硬着头皮说一切都安排好了。
衍帝对他们不是百分百信任,可身为皇帝,只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要知道,他其实对每个人都做不到完全信任,所以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翊却没有任何顾忌。
“两位大人既然说都安排好了,那相应的粮食供应到位了吗?还有,上交了银两替朝廷还税于百姓的名单有吗?”
两人被问懵了,什么粮食供应?
还要弄名单?
宋翊见他们二人面面相觑,叹了口气。
“两位大人你们难道忘了,父皇之所以格外开恩还税于民,就是因为听说南边三省今年灾情严重,粮食歉收。
“冬季严寒,百姓们本就难熬,若还要挨饿,只怕连这个冬天都难以撑过去,即便是熬过了东,距离下一次秋收还有那么长时间,百姓家中无粮,不知要死多少人……
“所以,银钱不是最主要的,粮食才是,为了防止有粮商趁着百姓缺粮而哄抬粮价,两位大人要让下面的人调遣附近的粮食送往南边,以确保粮食的供应,如此粮商便哄抬不了价格。”
粮食是百姓生存的根本,只是大庆朝还没有管控粮价的意识。
实际上宋翊也不知道,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管控粮价到底是不是好事。
所以他不会贸然提出这样的建议。
现在也只是提议在南边三省设置一个官方的供粮点。
虽然这样看来,就显得之前那个筹资还民的计策多此一举。
但实际上这是上了双重保险。
第一点,之前的方案是要从官员手中捞钱补偿给百姓,就算朝廷说了会随着俸禄一起还给官员,但到手的银子谁愿意吐出来?
这就给方案的执行增加了难度!
宋翊敢肯定,至少八成的官员都是阳奉阴违,毕竟人都有侥幸和从众心理,上面的人都不严格执行也不以身作则,下面的人只会更胆大妄为。
程计相和王司农算不上是坏官,但绝不是清廉爱民的好官。
顶多是在其位谋其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那么他们这个系统下面的人是什么货色,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不能把希望完全放在他们身上。
于是,这就涉及到了宋翊要说的第二点了……
那就是宋翊现在提出的要求:官府从周遭收购粮食,再运送到南边三省,以相对合适的价格卖给百姓,避免粮商趁机抬价,吃人血馒头。
如此一来,不仅能稳住南边三省的形势,杜绝了饥荒的生,更能调动官员的积极性!
毕竟,朝廷是要求官府买粮再卖粮,
先,让官员看到这里面的利益——买粮食要钱吧?运输要成本吧?存放粮食的时候可操作空间大吧?
如果有贪官想在这上面动手脚,一定会主动跳出来包揽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