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大明第一国师 > 第39頁(第1页)

第39頁(第1页)

老興王與蔣氏三十多歲了才有他這麼一個兒子,看得比自己眼珠子都重要,毫不誇張的說,朱厚熜從小就在濃厚的家庭關愛下長大,因此父母對他而言比什麼都珍貴。

而現在,這幫人讓自己不認爹娘了。

假如自己不答應會怎麼樣呢?

他環顧四周,只覺得渾身發冷,原本還算恭敬的眾人現在在其眼裡紛紛化身豺狼虎豹,逼迫著自己,想要將自己吞噬!

少年後退了兩步,突然生出種落荒而逃的衝動。

就在這時,他感覺到好像被人捏了一下。

回頭望去,只見身後的冼如星微微沖自己搖了搖頭,眸中閃過一絲關切。

女道士的手很涼,可能是長久煉丹勞作,一點都不柔膩,掌心乾燥又粗糙,但奇怪的是,朱厚熜心中卻好像被冷水浸泡了下。

瞬間門變得踏實又清醒。

他不能在這裡後退。

母妃,姐妹都等著自己,如果他妥協了,誰又會將一個小小的興王府放在眼裡呢。

深吸一口,少年看著毛澄,平靜道:「毛尚書,聖旨上也寫了,『屬以倫序,嗣皇帝位』,我今日繼位,考得是《皇明祖訓》兄終弟及,而非他人施捨。況且『嗣皇帝』不是『嗣太子』。我父薨尚未滿三年,本身於孝期登基已是不妥,如今讓我棄父棄母承嗣他人,我朱厚熜雖尚未及冠,卻也只忠孝廉恥怎麼寫,此事還請眾位在做商議吧!」

毛澄面色大變,如今儀仗隊可都在外面等著,欽天監選好了吉時,太后百官們也都準備好了,這時候還商議,誰能擔得起責任。

同時心中也在暗恨,怎麼草擬旨意的這版疏忽,漏下馬腳被人扣了字眼,確實「嗣皇帝」與「嗣太子」差得太多了。

但他身為兩朝老臣,心思終究深不可測,於是故意沉下臉,語氣嚴厲道:「殿下,您當日在安6接了聖旨,那便是同意了聖旨上說的話,如今已經到了京城,天下人皆知您是下任天子,現在使性子棄大行皇帝意願不顧,你讓天下人如何看待!」

朱厚熜盯著他瞧了兩眼,半天,突然笑了起來,「好哇,聖旨都是你們商量好了才頒布的,如今打算變卦,卻又想賴在我頭上,好好好!」

他笑了兩下,轉頭對冼如星道:「仙師,回去與我收拾東西,咱們回安6。」

「這皇帝,我不當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

誰也沒想到,面對帝位的誘惑,竟然還有人能尥蹶子。

雖然相處了十來天,但毛澄也沒想到,對方竟然是這一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性子,一時之間門有些不知所措,他下意識地看向冼如星,希望這位在天子心中分量頗重的女冠能相勸幾句。

然而,對方似乎完全沒注意到自己的眼色,聽到朱厚熜的落跑宣言,只微微點了下頭,表示自己這就去準備馬車。

在他們爭論期間門,冼如星其實一直在旁邊聽著,她買的那本歷史書非常簡陋,描述到這段只用了寥寥幾筆,冼如星也有些一知半解,直到完整地目睹一遍,方才明白事情始末。

簡單的說,就是孝宗弘治皇帝只有正德一個兒子,而正德又沒有兒子,所以他死了之後,弘治這一支相當於是絕根了。

現代嘲諷一些重男輕女的家庭總會說「你家有皇位繼承嗎?」

但這一家是真有皇位繼承!

大臣們想出的辦法很簡單,就是讓朱厚熜改認弘治當爹,這樣他和正德就是親兄弟,當上皇帝理所應當。但朱厚熜認為自己是按照祖宗規矩從堂兄那兒繼承的,根本沒理由改爹,所以兩方僵持不下。

對此現代人冼如星其實很難理解,給誰燒紙真的就那麼重要嗎?不過她知道,這場爭端最後是以嘉靖皇帝的勝利結束的,所以自己其實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看著這小子瘋狂輸出就好。

同時也算理解了為何嘉靖皇帝最後會變得那麼多疑敏感,畢竟剛上位就與滿朝文武battle,鬥爭早已浸透到血液里。

雙方這版僵持不下,最後還是大臣們暫且認慫了。

其實還是梁儲拍案決定,他雖然油滑又貪戀權勢,但終歸是朝廷肱骨,知道假如讓未來天子就這樣回去,那事態將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還是那句話,大明不能再亂下去了!

於是朱厚熜成功改變了禮部的設計,走大明門,進奉天殿,行天子事!

暫時打贏一仗的少年有些志得意滿,剛要在各方的簇擁下準備上馬車進北京城,突然,似乎想到了些什麼,停下腳步,衝著某處大聲道:「冼仙師,過來與我同坐。」

冼如星:「……」頂著毛澄殺人似的目光,即使臉皮厚如她也不禁有些尷尬。

毛澄忍耐再三,還是怒氣沖沖道:「殿下,大明門可是天子才能走的,您這算怎麼回事兒?」

「啊?那等到了仙師再下去就是了。」朱厚熜說得滿不在乎,繼續熱情地招呼女道士。

梁儲擺了擺手,心累地表示隨他去吧,自己這邊多看著別出差就是。

他心中嘆息,怎麼覺得,這位折騰的力度一點都不比正德皇帝小呢。

23。第23章登基

大明雖說開國者文化程度不高,但確實是一個在禮儀方面十分講究的王朝。無論做什麼,都有一套完整的行程規範,像君登基,更是設計得十分嚴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