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看哥哥背书,自己早就想背了,一听外公喊,立马就背起来。
清清脆脆的童音,让老头唇角上扬,小家伙背的很好,三字经百家姓没有一点错,就是千字文的后面有些不记得了。
小家伙扭扭捏捏起来:“对不起,我还是不够用功,外公,下次我会背好的。”
“嗯,你已经背的很好了,你也去写点字。”
汪涛的字比同龄的孩子已经好了不少,字不但工整,已经有点锋芒了。
汪林的字还很幼稚,毕竟才六岁的孩子,刚开蒙才两个月,已经算是上上好了。
“你们俩出去玩吧,写的都很不错。”老头的话柔的不像话,袁一鸣长这么大,从没有听过父亲这么柔的声音。
俩孩子一出去,老头道:“你的两个孩子聪明且认真,是不可多得读书人苗子,你们俩千万千万不能随便了,要是没有时间就送我这里来。”
“岳父,我和春娘会好好培养的,不敢多麻烦岳父岳母。”
这让老头不高兴了,“哼”的一声背着手出去了。
斯文揉揉鼻子,有些无可奈何,孩子他是不愿意送来,一是确实不能麻烦老丈人家,毕竟两个弟弟已经成家,时间久了,多少会闹矛盾的,这样不好。
二是夫妻俩也离不开俩孩子,没有孩子的家还叫家吗?
袁一鸣找了自己认为有用的书,递给姐夫,加起来五六本:“姐夫,这些你回去看看,好一点的你抄下来,以后孩子能看。”
“谢谢,谢谢。”
“都是一家人,谢什么。”
中餐,大家都围坐在一个大桌子上,毕竟袁家只有七口人,加上他们,也才十一人,委实不多。
卤肉卤鸡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袁家也买过两次,毕竟不是经常来县城,没什么机会买。
带来的米酒有好几坛,袁春酿的米酒基本都送了人,一坛也没有卖过。
米酒配卤肉是刚刚好,袁家父子都喜欢,袁春连连说下次回家多酿些。
袁母也是知道自己这个女儿从小喜欢搞这些,什么都想学,好胜心不是一点,所以,酒酿的好也在情理之中。
饭后又坐了一会,袁春两口子告辞了,她知道她爹她大弟都习惯午睡,自己回去早一点,回头还得去书铺还书交话本。
车厢里也七七八八塞了许多东西,吃的用的。
出了娘家门,袁春这一刻才觉得自己真真正正是这个世上的人了,老爸老妈弟弟相公儿子,都在,都在。
刚出村口不远,俩孩子就昏昏欲睡,袁春忙把车上带的被子铺开,放上枕头,让俩孩子躺上去,没有一分钟就都睡着了。
她又拿起另外一床小被子,给俩孩子盖的严严实实,三月底,气温还是不高,这些就是出门前特地准备的。
在古代,医学还是相当的不行,往往一个感冒就会送了人命,所以袁春还是打算买些医学书,自己多看看,多懂一些也是好的。
到了书铺,袁春没有下去,孩子要看。
斯文还了抄的书,掌柜的拿给他二两银:“公子,这次有没有带话本来?上次的话本印出来了,不过分红要过几天才知道。”
“掌柜的,这些不着急,这是这次的话本,一套五本,这一系列还有两本。”
“知道了,公子。”
“掌柜的,还有什么好一点的书抄吗?另外有没有医学入门的书?”
“公子,上次你抄了两本,这里是另外两本,我再给你拿些纸墨,至于医书,等下我给你找找。”
结果找了一本医学集要,一本百草集。
书有些旧了,不过不影响看,“公子,就这两本,你如果要就给二两吧。”
斯文把手上的抄书银又还了回去,另外买了几刀纸,又要了几刀草纸。
这些书铺掌柜送了他一方砚,砚台还可以,不算多好,但比他平时用的好。
把东西放车上,跟娘子说了几句话,斯文赶着骡车往家驶去,车上三人是他的所有,所以他不敢太快,好在时间还早,车窗外,春日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