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张翊与黄汉升领兵一万向郿城进发。
行至郿城外五十里,令五千兵在此安下寨栅。张翊与黄汉升则引兵五千去攻郿城。
夏侯妙才自长安引兵四千星夜赶路,行至郿城外三十里。
郿城飞马来报:“将军,蜀军已在攻城。请将军速往救之!”
夏侯妙才问:“几面围城?”
“只在西门。”
“兵马多少?”
“五千兵马。”
“其余一万人马何在?”
“五千留守散关,五千在城外五十里下寨。”
夏侯妙才疑道:“郿城外三十里有一处名为五丈原,他们未在那处屯兵?”
“未曾。”
夏侯妙才闻言大笑:“为将者,不知地势、地利,谈何用兵!若吾用兵,必屯兵五丈原。敌军想劫寨,定教他们有来无回!”他顿了片刻,又道,“张德容当真多虑,老的小的皆不会用兵,看我如何退敌!”说罢又下令急速进军。
不久便行至郿城东门。
夏侯妙才在城下大喊:“吾乃夏侯渊,速速开门!”
守将闻言,忙亲自出城迎接。
接到夏侯妙才,守将慌忙道:“将军,西门已破了!”
夏侯妙才道:“慌什么,我领三千兵马正面迎上,你带余下兵马绕到西门贼兵后方,断其后路。”
守将领命,引兵一千绕去西门。
夏侯妙才自领兵冲入东门。
西门破后,张翊与黄汉升麾军直入。
忽听得东面喊杀声越来越近。
黄汉升便道:“军师,应是夏侯渊援兵到了。”
张翊道:“料夏侯渊必派兵绕到西门断我后路。老将军且去与夏侯渊过上几招,佯败而退,不可恋战。”
黄汉升领命,正欲拍马,张翊忽又开口:“我闻夏侯渊善射,善用拖刀计,将军千万小心!”
黄汉升应道:“军师放心。”说罢纵马而去,在城内大道上,正遇夏侯妙才。
夏侯妙才用刀指其面问:“老将何人?”
黄汉升高声道:“吾乃黄忠!”
夏侯妙才喝道:“匹夫纳命来!”说罢纵马挥刀杀来。
黄汉升从容迎了五招。五招之后,黄汉升故意卖个破绽,令夏侯妙才占上风。
黄汉升勉强接了三招,回马便走。而后下意识摸箭,又生生忍住了。
忽然听到背后弦响,黄汉升迅速低身,伏上马背。
他虽年老,耳力不如以前,但他自已也是射艺无双,对弓弦声最为敏感。几乎在他身体碰到马背的同时,前方军士惨叫一声,中箭坠马。
夏侯妙才见一箭不中,欲再射,却发现黄汉升已逃出弓箭射程,便麾军追赶。
郿城守将领兵到西门后,发现蜀军早已派兵把住西城门。如此,要想堵住城门,断其后路便难了。但不能因为蜀军有了防备就干瞪眼,两军夹击也够蜀军受的了。
于是守将下令进攻。
两军混战。
城内,张翊接到黄汉升,问道:“老将军可有受伤?”
“老夫无事。”
“甚好。”张翊下令,“速速突围!”
于是,黄汉升护着张翊杀出西门重围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