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四合院开局40年何大清从军记西北铁三角 > 第63章 损失巨大痛定思痛造火箭炮(第2页)

第63章 损失巨大痛定思痛造火箭炮(第2页)

“你这……想法很超前啊!其他人呢,懂炮的各位,别不敢说话,大家各抒已见,觉得苏教授讲的有可能吗?”

副总指挥见到现场安静,没人敢说话。

平易近人的他自然是发挥我党采纳群众心声,平等交流的办法。

何大清当然不会客气,被苏铭一番话点醒,当即他就想到了。

类似博福斯山炮的堂哥,一个更加有实力,更方便灵活,历史上要晚上二十来年才出现的对空利器:

107毫米火箭炮。

用火把可以点燃,用毛驴拉着随便走,毛驴去不到的地方,人扛肩挑也可以。

成本几千块,射程近十公里,误差一两米。

选好攻击目标,几个方位同时发射,但凡是个炮兵都能打的好的神器。

“对,有这样的利器,北边毛熊们的利器,修修改改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只需要借两个军工厂锻工,铁匠,还有用下后勤部的冲压炉就行。”

炮兵排长向左跟向右这时候也表达了自已看法,表示赞同尝试。

整个交流下来,包括炮连连长张子龙都觉得,目标更远,炮吨位更小是发展方向。

副总指挥当然乐意见到这样的尝试了。

就这样,整个独立团向外延伸,一直到三八六旅整个控制区域,还有师部,也安静下来。

独立团大部分战士被转移到其他区域,仅留下老兵精锐跟师部直属连,守在二里头修械所。

苏铭,何大清,张子龙,向前向右,王承柱石头等人,一起来到了师部兵工厂。

这一次,是造历史上还未出现的杀敌利器,大家都没日没夜死磕在新武器的制造上了。

由于去年底,阎老西跟我军爆发过严重摩擦,事后我军摧毁打击缴获的时候,正好有一门喀秋莎火箭炮初始版。

军工专才苏铭亲自捣鼓下,拆卸得到12个质量上等钢管。

随后,在锻工师傅跟老铁匠的技术加持下,12个钢管被均匀分成两列。

与此同时,由于目前的条件,根本就还没有电渣重熔技术,提纯金属和注压成型就不用说了。

何大清用打掉飞机,获得的几十积分,再次兑换了一堆炮弹钢,火箭炮管。

剩下的日子,就是敲敲打打,矫正实验,调整命中准星的事了。

别小看体积小,看似简单还射程远的玩意不精密。

107火箭炮,最关键的两部分:高低轮盘,方向轮。

这两个东西,掌管着射击高度,打击方位。

还好,有苏铭在,在他跟军工厂另一位数学顶级牛的专家研究下,只用一整天,这套系统被调教好并设置在钢架上了。

又是两天的敲敲打打,常用骡马车的轱辘被拿来接上。

整整过去了五天,第一门107毫米火箭炮终于开发出来了。

与此同时,炮弹也打造好了6发。

相反,现在师部军工厂,只要有规格,生产炮弹其实是最快的。

因为生产模式,已经开始了流水线。

没错,据说流水线生产模式,还是某不知名何姓男子在后勤部告诉的,然后实验了不错,推广开来的。

火箭炮已经手搓出来,接下来就是实验了。

选了方向位置,又让张营长跟王承柱亲自上场,开启实验。

5公里,一通集火,事后,根据骑兵带回来的数据。

两次集火,第一次命中率5成,最远距离打击目标偏离60米。

第二次,6成炮弹打击中了目标,其余误差都在10米内。

“够了,咱们的利器研发成功了。之所以还不够精确,一是今天有风,第二是还没熟悉高低轮盘的使用办法。”

何大清相信,只要再给柱子几次打炮的机会,他一定能把准确率打的更准。

在第二次实验的时候,107火箭炮已经生产出来了4门。

其中一门更是直接就是四列三排,一共可以打12发的标准107火箭弹。

这次距离,就已经是15公里了。

与此同时,红党的情报机关,也把省城太源飞机场具体地址,机场附近情况。

太源到我方安全区行走路线一一准备了。

正所谓,情报在前,打仗在后。

我方部队高积粮广筑墙的时候,晋中一带,鬼子黑岛骑兵联队也行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