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抓住那个穿越者百度 > 077一路撒粮(第2页)

077一路撒粮(第2页)

不过今天的白雷表现的是那种最单纯的性格,他看着农田很开心“好啊,那我们秋天也来吃花生。”

书记很大方的样子“到了秋天能来,花生倒不算什么了,我们这里还产雪花梨,那才叫天下闻名那。”

诗人也跟在一边念了一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这希望的原野上,秋日里必将硕果累累。”这大约是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结合,为了和白雷搭上话,他也是拼了。

白雷像是终于听懂这句诗歌的意思,拍手笑了一下,大家都跟着笑,一起遥望农田,一个个的都欢快舒心。

白雷和张灵湖站在路边看农田,他们穿戴的干净,长得也鲜嫩漂亮,说好听一点儿,就好似那金童玉女一般。说难听点,就单纯的和三岁小孩儿一样。赤子之心,为田野里劳作的农民感动,也对必将到来的秋天充满希望。

很多的小算计,大阴暗,都没有必要知道。

黄梓桐有点不屑的扭头,望向农田的面色郑重,实际的情况早已经到了让人惊恐的地步。现在每亩地种下四斤玉米种子,秋天大约可以收获四百到六百斤。听起来好像效益可观。可是现在一个壮年劳力工,一个白天可以播种一亩玉米,到了晚上,他们还能照样把播下去的种子挖出来吃了。不挖就要饿死了,根本就等不到秋天了。

幸好有白雷挨着县城的送粮食,可以熬到秋收,而且现在没有国家的外债,压力下了很多。再往后,总会慢慢好起来的。白雷粮食的数量虽然不能让所有人吃饱,只好能救过这次的这个急。

一群人在田间地头参观够了,众星捧月一般把白雷和张灵湖送上军车。

黄梓桐慢了一步,他走在最后面,背着手,回头又望了一遍农田,脸上终于也挂了一个舒心的笑容。

我,黄梓桐,我不求千古流芳史册留名,我不求万民感恩崇拜歌颂。我只求风调雨顺,我只求国泰民安,我愿意默默无闻,做一个灵魂闪光的无产阶级大英雄。

车队进了赵州县城,就直接进了县招待所,这里算是一个平原大县,不过远远无法和京城相比。大部分都是黑色屋顶的平房,二层的小楼只有几座。县招待所恰好是其中之一。

在招待所的工作餐吃到一半就上了酒,听说这酒有梨花的香味儿。白雷是主客,张灵湖无需应酬,轻松随意,站在二楼窗户边看远处的风景。

远处有个比招待所更高的建筑,全县城最高建筑,是一座古寺的钟楼,传承千年的隋朝古寺钟楼看起来很结实,一串圆形糖葫芦一样的建筑表层曾经无数次涂抹过金粉,如今这金粉斑驳掉落、颜色暗哑。

千年风雨的侵蚀,让这座古寺的房顶和墙壁呈现一种奇特的黑色,完全不反光,看着不像墙,倒像是黑色的洞。

黑色奇怪的墙上又刷了一层色石灰粉,写着方正字体的标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农业学大寨”

其实墙体不过是被刷了标语,也并不算大的损害,损害最大的是,木结构的门窗都被拆除了,千年的佛寺木料,引火大约是极好的。

一个老年的妇女,沿着佛寺的墙壁根儿走动,她本来就矮小,又驼背,整个人已经弯成了九十度,布满皱纹的脸努力的昂着,她手里拄着一根木棍,口齿不清,念念有词“给我一口吃的吧,可怜可怜我吧,给我一口吃的吧。”

这是真正的乞讨者,用的台词很专业,因为真正饿到极处,不需要一斤粮、一碗饭。而是只需要一口饭,就可以让全身的器官运行下去,不至于饿到器官衰竭。

县城是要比农村强一些的,因为有公家的户口粮供应。

一个年轻的姑娘路过那里,看见瘦弱的老太太,实在有些可怜,伸手递了一只馒头给她。

老太太把馒头拿在手里,嘴巴不停的念“谢谢你啊,闺妮啊,你是好人啊,好人有好报啊。”

墙根儿边又挪过来一个牵着小孩儿的老太太,那个年轻姑娘又递了一个馒头出去。

然后轰隆隆,好像一瞬间,又冒出来一大堆乞讨者,把年轻姑娘围了起来,年轻姑娘赶紧高举起双手“没有了,我也没有了。”

乞讨者们不信,他们穿着黑黑的衣服,把年轻姑娘围住。那个姑娘高高伸起来的双臂,在空中晃悠,好似掉进了黑水河里的溺水人。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