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大汉第一太子时槐序笔趣阁 > 第0431章 迁中郎魏尚为云中守(第2页)

第0431章 迁中郎魏尚为云中守(第2页)

也就是说:汉室知道自己打得过匈奴人了,所以会愈强硬;

而匈奴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打不过汉人了,所以也同样会愈强硬。

双方同时强硬起来,谁都不退让,就必然会使双方的关系愈紧张,并最终,促成一场必将生的武装冲突。

这,就是马邑一战,为汉匈双方战略格局,所带来的变化。

——马邑一战,彻底唤醒了汉室的铮铮铁骨,和华夏民族‘炎黄之后’的自信,也同样唤醒了匈奴人不服输、不认输的坚韧特质!

在这样的变化之后,汉匈双方的矛盾,已经是没有了丝毫缓和的余地。

在过去,汉室不希望边境受到侵略,也自知暂时打不过匈奴人,所以即便是感到屈辱,也基本会满足匈奴人大部分要求;

而匈奴人,也同样不希望和汉室打个两败俱伤,所以即便觊觎中原的富庶,也很少会对长城以南的汉室疆域动心思。

但马邑一战之后,双方,都绝对不会再退让了。

因为汉室,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实力,没有继续退让的必要;

至于匈奴,要想维护自己草原霸主的地位,便也绝没有退让的余地。

过去这些年,对汉室始终贯彻的强硬姿态,也会让匈奴人拒绝接受退让。

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很容易的得出一个结论:

——马邑一战,只是开端!

——在未来,在匈奴人熬过马邑一战带来的巨大损失、阵痛之后,汉匈全面战争,便将拉开序幕!

而在未来这场可能历时数年、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汉匈大战当中,云中对汉室的战略意义,便可谓是重中之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汉第一太子】【】

摊开地图,就不难现:汉室的北方防线,其实是西边低、东边高;

自东边境的燕国右北平郡,到西边境的北地、陇右一线,汉室的边境线是一点点收缩向南,并于陇右、北地二郡的西北方向,勐地凹了下去。

凹下去的这部分,便是华夏民族遗落的王冠:河套草原,也就是如今汉室人口中的‘河南地’。

而在汉家这段自东向西逐渐收缩,到陇右、北地更是勐地凹下去的边境线上,云中城,却是极为耀眼,也极为关键的一个战略点。

——汉室实际掌控的北方边境线,于云中城的南北直线距离,过三百里!

换而言之:云中城,是汉室插入草原的一座‘飞城’!

只要汉室无法突破汉匈边境线,位于边境线以北三百多里的云中城,就将立即成为一座孤城!

可即便是如此,云中城,也依旧被汉家朝堂花费巨大的精力,从汉七年维序至今。

为什么?

——因为云中,就是汉室插入匈奴草原的一枚钉子,是汉家设立在边境线以北数百里的前哨站!

为什么是汉七年?

——因为云中,是汉七年那场汉匈平城大战,太祖高皇帝刘邦凭借‘身陷白登之围’的代价,从匈奴人手里抢回来的!

为了能提前预知匈奴人的动向,同时,也为了能保留最后一丝‘北出长城,马踏草原’的可能性,云中城,就绝对不能脱离汉室的掌控!

而过去,云中城在汉匈双方战略局势当中的战略意义,就是一座单纯意义上前哨站。

就像此次的马邑一战,虽然云中城最先被匈奴人攻破,但汉室也早在匈奴人出现在边境线之前,就早早通过云中城内燃起的烽燧,得知了匈奴人南下侵略的情报。

有了这个基础,汉室才能赶在匈奴人兵临城下之前,迅布置好防线,甚至向此次马邑一战一样,提前安排好埋伏圈,坐等匈奴人落入包围之中。

但在未来,在汉匈双方战略格局生改变、边境局势变得愈严峻、紧张的未来,云中对汉室的重要性,只会更高。

——因为在未来,汉军很可能不再龟缩防守,而是在羽林、虎贲这样的精锐重步兵掩护下,走出城墙的庇护!

到了那时,作为汉室插入草原腹地的前哨站,云中就可以摇身一变,变成汉室反击的中转站!

这个中转站,将保证汉军在未来的汉匈打仗当中,保留反击,尤其是跨境反击,将战火烧去草原的能力;

反观匈奴人,也同样会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对云中加强防备,乃至于加大抢掠,乃至攻打力度。

换而言之:在未来这场肉眼可见的汉匈大战当中,云中,就将是汉匈双方心中,优先级最高的战略点。

对汉室而言,云中守得住,汉室就有反击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汉第一太子】【】

反之,对于匈奴润而言,只要能攻下云中,那就算正面战场败了,匈奴人也根本不用担心正面战场的失败,会引连锁反应,将战败的匈奴溃兵逆推回草原,乃至于将汉匈边境逆推回秦长城一线!

结合这此间种种,再考虑到过去这场马邑战役,是以‘云中城破’作为开端,也就难怪这三位老臣,脸色为什么会这么难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