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壮闻言,也是一个劲的点头。李小花听后,眼中不住闪烁着。终于她的儿子又能读书了。
不得不说,苏薇薇的这句话,可是问到了她的心坎上。
成睿回复完后,突然间反应过来,这是薇薇姐在跟他说话?
他忽的抬头,满脸欣喜的看着苏薇薇。
“薇薇姐,你是说……”
苏薇薇看他满脸激动,内心也很高兴。
“走,咱们去镇上的学堂看看去。”
李小花也面带喜色,
“薇薇,我也去。”
苏薇薇朝他们笑笑,怎么一提起读书,他们一个个的,都这么兴奋。
“好,咱们呀,一起去。”
而后,苏薇薇又让她娘等人看着铺子,她和成睿等人一路悠哉的去了学堂。
镇上的学堂,也是分高低的。像成睿他们这样的初入学者,都是童生阶段。而柳邵卿这种过了童生试的,则是秀才阶段。由于学问有限,这镇上最高也就只能教到这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一入学堂,夫子严厉的教导声,伴随着学子们咿咿呀呀的读书声,洋溢在书院的角角落落。
苏薇薇听着他们口中念着的论语,这种书香的氛围渲染着她整个大脑,还是读书好。
这里的学院都是冬季入学,这年后新入的学子,书院倒是也收,就是怕他们跟不上人家所学的内容。
关于这点儿,苏薇薇倒也没放在心上,大不了,多学一年。这七老八十了还是个童生的人,也大有人在。
成睿和刘壮之前都读过两年的私塾,而正式的学堂,他们自是没有去过。
学堂报名的年龄大多是
八至十五岁,当然,还有少数二十岁才来报名初学的。
通过询问,苏薇薇等人很快到了报名的地方,经过一番周折,成睿和刘壮这入学的事情,也算是定了。
在这个朝代,很注重文学教育,读书不需要交费,意在培养人士。这件事情,对于寒门学子,可以说是非常人道的。
但山村出身的人家,即使读书花不了什么钱,村里人还是很少送孩子读书的。
因为,这读书虽然不收学费,但古书籍、笔墨纸砚等费用他们也是负担不起的。
再有就是,乡村学子不比镇上,他们离镇较远,又没有牛车等出行必备,若是住在学堂,又交不起住宿费,所以,入学的村户还是比较少的。
学堂一角,柳邵手执诗书,静静的看着苏薇薇和她身后跟着的成睿,眼含苦涩。
他忍不住想,薇薇对身边这幼童的情谊,比起自己,不知道要强上多少。
次日,成睿和刘壮二人,迈着轻快的步伐,前往学堂。
入学第一日,他们经过了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静心、朱砂开智后,也算是正式入了学堂。
为了让他二人能够静心读书,苏薇薇便让他俩住在了学堂,没事时,就在学堂读书,也不必外出。
成睿入学后,苏薇薇也顿觉耳根清净了不少。
全聚阁的生意,比起年前虽是差了一点,但也还好,在苏薇薇预料范围之内。她现在,每天也都有八两银子的进账。
小商贩
们每天也一如既往的往她的铺子里送着东西,原本那些不太相信苏薇薇的商贩们,在看到全聚阁的情况后,也都一一寻到了铺子,和苏薇薇谈起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