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大唐薛绍 > 十三乐山佛1(第2页)

十三乐山佛1(第2页)

薛涛穿着朱红蜀锦长裙,嘬起嘴逗弄水榭檐下挂着的鹦鹉。鹦鹉碧绿可爱,忽然张口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薛涛有些嫌弃地拿玉蜀黍粒丢它:“我教你的诗呢?怎么没学会?”

韦皋坐在水畔的榻上闭目养神,不由笑了。

午后一帮文官幕僚来凑趣,因年节未完,都不提公事,只说些闲话,薛涛趁便回玉梨院休息。

聊了一会,见韦皋有些厌倦,众人便都退下。司空曙留在原地,放下拐杖一揖道:“节度使。”

韦皋问:“什么事?”

“关于临淄段氏后人段文昌。”

“哦?”

“段校书在西川效力,已有四五年,他为人优雅豁达,又勤勉多才,节度使何不给他个实职,让他多出些力?”

韦皋背手在庭中走了两步:“是,我竟将他忘了,此人确有些才干。”又对琪奴道,“年后递补出缺时,叫人提醒我。”

司空曙一揖:“多谢节度使。”

“还有事么?”见司空曙还立在那里,韦皋手朝下按按:“赐郎中坐。”

司空曙没坐,从怀中取出一页诗文呈上。

韦皋一打开便认出是薛涛的字迹,待读完,他笑着说:“不敢说诗书两绝,也很过得去。原来她又开始写诗了,这次去嘉州,不该不带上她。”

司空曙又揖道:“节度使以为,薛涛的诗文能流传后世吗?”

韦皋沉思了一瞬,慢慢道:“有可能。”

司空曙便道:“节度使的军功威名,必将永垂青史,而薛涛的诗歌也同样将继续流传,一百年后,甚至一千年后,也许还有人诵读。”

韦皋看着他,司空曙继续道:“那么,节度使如何待她,也将在千百年后被人评说。”

“你想说什么?”

司空曙反问:“您预备如何处置她?”

韦皋仰面笑了,半晌方道:“我总有解甲归田的一天。”那时候自然要带走这朵解语花,她将作为明媚的一笔,点缀他英雄的暮年。

司空曙懂了,最后一次深深做揖,久久方起:“老臣的知交大都已谢世,唯有这两个小友放心不下,现在,我可放心向节度使祈骸骨了。”

“哦,你要告老还乡?”韦皋道。

“这些年多蒙节度使恩遇,”司空曙笑道,“我已古稀之年,秃齿摇,实在不堪侍奉,节度使有容人雅量,在下却不能没有自知之明。”

“哦,”韦皋点点头叫琪奴,“着人好好送司空郎中回乡去。”

司空曙心中感激,俯身大拜方别。

正月十六,锦江江面雨意空濛,薛涛与段文昌立在长亭,遥望曾经名满天下的老诗人挂帆远去。

这时在节度府大堂上,韦皋与几个官员幕僚正决策新官员的升降,说到段文昌时,刘辟忽出来大力制止。

“段文昌为人奢侈浮华,不过是个名门公子,只通诗书不知世务,这样的人,怎能牧民一方?”刘辟屏退众人后说。

韦皋沉吟:“听说此人颇有实干,怎么,传闻不实?”

刘辟忙道:“段文昌违背宗族,志尚不修;来西川后,又不能安于校书郎的位子,总想平步青云,行止未正。依我看,再过几年等他年龄长些,稳重了再赋予重任也不迟。”

韦皋仍是沉吟。刘辟想想笑道:“节度使可听过‘食宪章’?”

“什么?”

“《食经五十卷,讲遍天下佳肴,人称‘食宪章’,就是段文昌所撰,成都人人皆知。段公子诗文固然有名,但更有名的是他家的菜。段氏府第的庖厨,名曰‘炼珍堂’,路上则叫‘行珍馆’。”

韦皋不禁蹙眉:“英雄之族,怎么生出这样纨绔的后人?”他唰得翻过名册,考量下一个人。

刘辟挑眉一笑,又道:“还有一事,说来更可笑。我听闻,段文昌也觉得在西川前途堪忧,便写信干谒了刚刚调回朝廷的李吉甫,也许李学士会在长安给他谋个新位置。”

“哦。李吉甫。”韦皋点点头,“段氏人脉不错。”

刘辟笑道:“临淄段氏就是个金招牌,段文昌虽然违背宗族,却靠出身得了不少朋友。就连薛娘子,”刘辟一顿,捕捉到韦皋脸上极其微妙却不容错过的变化,“最新的诗文也是从段府传出的。”

韦皋抛下手中的名册。

“段文昌既善于干谒,便不愁前程。他想谋实职,就让他到灵池做个县尉罢。”

十六的月亮似乎更圆,冬末春初,在云间寒冷而幽昧,薛涛在梦中被小婢推醒。

“怎么了?”她混沌问。

“窗下摸黑来了个书僮,说段校书请您往锦江渡口一见。”

薛涛心中一个激灵,觉全醒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