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屯邻家起坟能随礼吗 > 第64章 大舅与高压线(第1页)

第64章 大舅与高压线(第1页)

父母从市里回来之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在家乡开设一家商店。这个决定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和希望——终于有了一份稳定的经济来源。

商店开业后,生意异常红火,顾客络绎不绝,看上去似乎收入颇丰,客流量也相当可观。然而,这里毕竟是农村,大多数家庭并不会每天都购买大量物品。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家境有所改善,但实际上,只有母亲心里清楚,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

在外人眼中,我们家的生活似乎变得明亮而光鲜;但只有母亲知道,这种表面的光鲜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拮据与困顿。

母亲虽然归来,却不再像往日那般热衷于邻里间的串门与唠嗑。在市里度过的这几年,她似乎与村中的邻里们产生了一丝难以言说的疏离。用母亲自己的话来说,虽然相信时间会慢慢拉近彼此的距离,但眼前却真真切切地感到,那些曾熟悉的串门之地已然无处可寻。

自从家里开起了商店,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屯里的乡亲们越来越喜欢聚在我家唠家常。不知不觉中,我家的小店竟成了村里的信息中心,热闹非凡。

然而,四大娘的离去,却让我家失去了一份特别的热闹。她去了市里“享福”,即便她未曾离开,母亲也与这位昔日的“闺蜜”彻底闹翻了。四大娘在家时,我总是缠着母亲带我去她家玩;而如今,不仅母亲少了闲逛的去处,就连我放假归家也寻不到那曾经的乐土。

更令我纳闷的是,母亲似乎也不再前往大舅家。我心里犯着嘀咕,这两家的关系不知道啥时候能变好?估计是前两年那串地的事儿闹得有些不愉快。母亲心里还是过不去那道坎。

“大舅与母亲之间,仿佛永远隔着一层若有若无的薄纱。虽然这层纱并不厚重到阻碍他们前行,却总让他们无法真正敞开心扉,无法痛痛快快地交谈、畅聊,更别提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事情了。他们似乎总在这薄纱的遮掩下,暗暗较劲,相互揣摩。

根据我家那个消息灵通的‘信息中心’透露,整个大队要开展一项大工程——埋置高压线杆,而领头负责我们村的,竟然就是大舅。

吃完晚饭,父亲悠然地坐在饭桌旁,品着茶。母亲忍不住开口询问关于高压线工程的事宜。父亲喉咙里轻哼一声,略带深意地说,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容易得罪人。母亲一脸茫然,显然没明白父亲的弦外之音,还以为这跟以前分地一样,是个肥差呢。

父亲瞥了母亲一眼,“那当初分地的时候,你大哥咋就没进小组呢?”说着,他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当—当”地敲着桌子,“这要是真是什么好活儿,能轮得到他吗?你得想想,如果这事牵扯到咱们家,你该怎么应对你大哥。”父亲言罢,又轻啜一口茶。

“咱们家?这事怎么会跟咱们家扯上关系?”母亲眉头紧锁,声音里透露出一丝不安。她向来深信父亲的判断力,也清楚大舅对咱们家的“特别关照”。如果真要在这次工程中拿谁开刀,母亲相信大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咱们家。虽然这些年母亲在与大舅的较量中从未落败,但这也许正是大舅一直针对咱们家的原因。尤其是父亲这个出了名的老好人,似乎从来就没跟谁真正红过脸、吵过架,所有事都是母亲冲在前头。

“你想想啊,那些线杆会埋在哪儿?如果只是在路边挖个坑就埋了,那还需要专门找个人来领头吗?狗剩子的小舅子怕是早就把这笔钱挣到手了。”父亲分析道,“所以啊,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也就你大哥还天真地以为捡到了什么宝贝呢。”说到最后,“捡到什么宝贝”几个字时,父亲特意加重了语气。他站起身来,径直向院外走去。根据他多年的经验判断,这些线杆肯定会从屯子的东边穿过来——毕竟,这事从头到尾就让大舅一个人说了算。

母亲呆立在原地,脑海中回荡着父亲的话语,她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难道真的要让那高压线从我家院子里横穿而过吗?她心中充满了疑惑。全屯子总不能就为了埋设这一根高压线吧,其他人家会愿意吗?再说,屯邻们都已经传开了,高压线带有辐射,如果真的有害,为何不选择绕开村子埋设呢?

母亲陷入了沉思,她想象着那线杆高高耸立,却不至于从房前屋后穿越。“不,绝对不能这样。”母亲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她的脑袋不由自主地左右晃动,仿佛在用自己的坚定想法驳斥父亲的观点。

而此刻,父亲正站在商店门口与一群人闲聊。村里人总是这样,没有新鲜事的时候就喜欢重复那些陈年旧事。然而,一旦有点新鲜话题,大家便立刻兴致勃勃地八卦起来。此刻,他们正围绕着高压线的话题展开讨论。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样的事情还需要专门找人来负责吗?挖个坑把线杆埋了不就行了吗?只要肯出钱,这种力气活自然有人愿意干。咱们农村人别的没有,一把子力气还是绰绰有余的。

“小义啊,这次你大舅哥牵头啊……”刘忠接过父亲递来的烟,说了半句话,突然话音一转,音调也上扬了五度。随着他深吸一口,一股蓝烟从口鼻处袅袅升起。

“放心吧。”父亲心领神会地笑了笑。这些年来,他自觉对屯里的亲戚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哪怕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也都结交得不错。然而,血缘越近的亲戚关系反而越差。父亲也总算明白了,既然处不来那就不用再勉强维持了。只要表面上过得去就行了,何必总是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呢?全大队的人都在看笑话呢。

年轻的时候,父亲还曾天真地以为,自己这头的亲戚众多,什么三大伯、四大伯的,虽然不是一奶同胞,但都是一个爷爷的后代,那不就是亲如兄弟吗?再加上母亲这头的亲戚都住在本村,大家和和睦睦地相处该有多好啊!然而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清醒过来的父亲终于意识到——自己当初真的是想多了。

“你太…”刘忠刚吐出两个字,声音就戛然而止,原因无他,大舅正从东边走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自东侧出现的黑影上,仅仅从走路的姿势,大家就能认出这位稀客。大舅向来很少踏足我们的信息中心,特别是我家开了商店之后,他从未买过油盐酱醋,人也未曾露面。今天,他竟破天荒地出现了。

远远地,大家伙一眼就认出了他,赶忙打起招呼,示意大舅停步,“普及”一下高压线的来龙去脉。

大舅显得分外得意,他停下脚步,似乎并没有继续前行的打算。说话时,他不住地抬脚,仿佛想借此展示自己的身量和身份都提升了不少。

父亲殷勤地给大舅递上一根烟,“呲呲”地滑动打火机,火光映照出大舅那张黑而亮的脸庞。脸上的皱纹聚在一起,难掩他内心的喜悦。

“咱这高压线可是好事一桩,”大舅开口了,声音中透着一丝神秘,“坑基本都挖在马路上,但要是碰巧立在谁家院里,那可是会给钱的哟。你们猜猜,一个线杆能给多少?”他故意压低声音,吸了一口烟,烟头的火光在昏暗中一闪而过。他眯起眼睛,似乎在等待我们揭晓答案。

“给多钱,我家也不要!”包二子这句话像一块石头落进平静的湖面,一时间,四周陷入了沉寂。若非那团隐约的黑影,谁能察觉这片昏暗中其实站满了人呢?二子话音一落,便毅然转身,向东迈出两步,踏上了回家的路。

“哼,亮瞎你们!”大舅试图引用一句时髦的俏皮话,“亮瞎你们钛合金狗眼”,尽管他对“钛合金狗眼”的典故并不十分了然,却大致掌握了其使用的语境。他环顾四周,只见众人默默无语,虽看不清他们的脸庞,但在吸烟的一刹那,大舅敏锐地捕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厌烦情绪。“五百!”为了打破这尴尬的氛围,大舅主动报出了价码。

然而,无人愿意继续聆听。这氛围让人想起了日本攻城时的场景,百姓们在茫然中摇摆着旗帜,呐喊声此起彼伏。大家纷纷抽完手中最后一口烟,将烟蒂狠狠地扔在地上,“回家睡觉!”一句话脱口而出,仿佛为他们的离去找到了最充分的理由。

“你说,徐鑫都找我了,我能不干吗?”大舅转头向父亲诉说,虽然不确定父亲是否在注视着他,但他能感觉到父亲在倾听。

“嗯,书记亲自登门,那确实是非干不可。”父亲随口应和道,却显然没有继续深谈的意思。

“是啊,狗剩子去了一趟,徐鑫又特意找我去了村部。”大舅提高了嗓门,生怕那些逐渐远去的人们听不见。说着,他左手扔掉的烟头与右手手掌相撞,出“啪”的一声脆响,在这寂静的夜色中回荡。

“那啥时候能启动啊?”父亲迫切地问道。

“明天!”大舅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打算就明天开始,这事情宜早不宜迟。我这边也忙得团团转,要不是徐鑫找到我,我才不会揽这活呢,实在是抽不开身啊。”父亲从大舅的语气中仿佛看到了他此刻的表情——脸上的肉肉稍稍聚拢,鼻子皱成了一朵盛开的花儿。

大舅见父亲没有立刻回应,似乎有些“失落”,觉得没说过瘾。他摆了摆手说:“得了,回家睡觉去,明早还得干活呢。”说完他刚要转身离开,父亲赶紧递上一盒烟。大舅也不客气,一把接过烟盒。

大舅心里琢磨着,自己这点小权利还是挺管用的嘛,“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他乐呵呵地想着,理所当然地揣着这盒烟回家去了。

夜幕如墨,深沉而彻底地降临,路上行人已渺无踪迹。母亲早已将商店的闸板拉下,一天的忙碌落下帷幕。

父亲推门而入,屋内映入眼帘的是母亲在炕上忙碌的身影,她正细心地铺着被褥。自从决定盖这房子开商店,母亲便巧妙地隔出一间小屋。虽然商店不大,但夜间也需有人看守。因此,父母也搬到了后院商店的住处。

父亲走到炕边,微微沉思后开口说道:“明天就要安电线了,嗯,让老三在家待一天吧。”他向母亲传达了自己的想法。

母亲闻言,放下手中扫被的刷子,眉头轻蹙:“为啥?要是明天在咱家挖坑,我就不让呗。我也不稀罕那五百块钱。”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些许不解与坚决。

父亲轻叹一声:“唉,我是怕你应付不了啊。”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母亲顿时急了,连忙追问:“咋滴,你不在家啊?你干啥去?”她的声音中满是焦急与不解。明天我去刘刚那,刘刚找我有事,父亲要把谎编织得更圆满些,以免母亲起疑。

确实这么回事,母亲没收到信,家里一有点啥事,尤其是能动手别吵吵的事,父亲就机灵地出个主意然后溜之大吉。你说前村后寨,左邻右舍,谁敢跟母亲叫板呢?最近一次冲突还是前两年跟四大伯的那场。那时候,也是父亲献计,他心里明镜似的,如果四大伯来耍无赖,母亲不拿出点颜色给他看看,这事肯定没完没了。骂架?那简直就是一场拉锯战,用父亲的话说:“兄弟媳妇挠大伯哥,这太正常不过了。”就这么一句话,父亲就借机躲到市里逍遥了两天。后来还是包老三进城送狗肉时,把母亲的“英勇事迹”一传,父亲当晚就赶回来了。母亲那个得意呀,因为父亲一进门就对她赞不绝口。

这次呢,父亲又要施展躲避大法了,他叫三姐回来助阵。他叮嘱母亲说:“明天老三一到,你就跟她交个底,咱家院子里不埋杆子,别的就不用多啰嗦了。你俩一唱一和,肯定能把事情摆平。”

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父亲已经出了均匀的鼻息声,母亲却睁着大眼睛,一丝睡意也没有。她不敢相信大哥会做出那样的事,可她又信赖自己男人的眼光,毕竟父亲在揣摩人心这方面,从来都没失过手。

直到一声公鸡啼鸣划破夜空,全村的公鸡都跟着打起鸣来,母亲这才感到有些困意。“睡吧,”她心里念叨着,“得养足精神。”于是,母亲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