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朱元璋穿越到崇祯朝 > 31 要想富先修路(第1页)

31 要想富先修路(第1页)

其他朝代生的事在明代也有,比如汉武帝统治期间,百姓们的日子其实是很苦的:多次货币改革,让他们的辛苦储蓄瞬间作废;连年的战争和工程,他们要承担沉重的劳役和兵役;政府控制商业,与民争利,让他们的收入大大减少;严苛的法律,凶暴的官吏,让他们备受欺压。

就连老天爷也不肯放过老百姓。有人统计过,汉武帝在位55年,共生了4o多次自然灾害,包括洪水、旱灾、蝗灾、地震、狂风、冰雹、雪灾、极寒,等等。百姓流离失所,不止一次出现人吃人的情况。

晚年的董仲舒看百姓困苦,心如刀绞,他借痛斥秦朝暴政,向汉武帝大声疾呼:“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

政令可以从上到下直达基层村镇,推行的事情可以落实到全国各地,统一语言、文字、标准,全国都必须说普通话、写简体字,一列火车必须能在全国的铁轨上畅通无阻,而无需更换轮对和转向架,生产生活科研中使用的各种单位与现代世界标准看齐,为以后把其他国家自己的经济做好准备;

一次次为改善人民生活而做的努力,包括让医生深入基层群众接种牛痘、消灭天花、遏制痢疾等,建立新生儿健康筛查与疫苗接种制度;广泛推行基础教育,把不识字的文盲变为有文化的劳动力,打破过去几千年来知识分子对知识的垄断;大面积的基础建设,让铁路公路抵达全国每一个角落,将辽东、海参崴等这样偏远地区的人民拽进现代社会;

大明朝的地主里有好人,不少,但他们无法号召所有的地主把土地重新分给农民;大明朝的资本家里也有好人,也不少,但他们无法号召所有的资本家把钱投入国家建设,大明朝的知识分子里更是有许多善良、博学的人,但他们仍然秉持着克己复礼“那一套,甚至有

凌驾于“愚民黔”之上的优越感。为了建立一个崭新的社会,他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必须被打倒,打倒的过程中,这些人也会受伤、甚至会死,而他们的死将作为历史的污点,在日后被人拿出来用放大镜一遍遍审视、宣传,以至于盖过历史的其他部分,当时的政治家们必须做好扛下这一切的准备和觉悟;

历史是一股成分极其复杂的溶液,它不可能像水与油那样泾渭分明。后人看历史,和身在其中的人看历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眼光,就像拿到一年的大盘走势再去研究这一年的股市,和在年初判断这一年的股市涨跌是两码事。我们买股票尚且无法断言买完之后是涨是跌,许多更复杂的决策在做出的时候更没法立刻判断它究竟是对是错,这时候就需要纠偏能力。

大明在没有火车的时代,6地运输只能依靠马车。而马车运输量一般在一吨左右,再重就难以长距离运输。

而一些民间马车,由于制作粗陋,只能搭载几百公斤的货物。

马车拖曳车辆一般是无法快奔跑的,每日前进度大约是35公里到45公里,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种运输量太低,根本不实用。

运输高度依赖水运,但船只度也不快,毕竟可以大量运输物资。

运河大型船只,可以运输几十甚至上百吨货物,这是马车无法相比的。

古代无论军事作战还是大规模运输,完全依赖河流,尤其是运河。维持运河的费用和人力投入都非常惊人,必须时刻进行疏浚,不然很容易就淤塞。

自古以来,为了维持运河航运,政府花费了可怕的资金和人力。

为了疏浚河道,朝廷大量征调河工,人数以万记,比如常设性夫役就有坝夫、堤夫、浅夫、溜夫、闸夫、泉夫等。另据《漕河图志》记载,“漕河夫役,在闸者,曰闸夫,以掌启闭;溜夫,以挽船上下;在壩者,曰壩夫,以车挽船过壩;在浅铺者,曰浅夫,以巡视堤岸、树木、招呼运船,使不胶于滩沙,或遇修堤濬河,聚而役之,又禁捕盗贼;泉夫,以濬泉;湖夫,以守湖;塘夫,以守塘;又有捞夫调用无定;挑港夫,征用有时”,“定役夫,自通州至仪真瓜州,凡四万七千四人”。

也就是说,每年维护运河的工人就数以万计,而且分工复杂。京杭大运河每年需要的固定工人,就高达4万4ooo多人。

另外,船只的度很慢,比马车还要慢,一天航行三四十公里就是顶天了。

而且,运河船只不能太大,运输量还是有限,不能和海船相比。

运河船只的运行,还需要大量的船工和码头工人,仅仅山东一省就高达“该夫役一万四千二百余名,约计雇役该银一十三万四千六百余两”。由于这些工人数量巨多,逐步形成了黑社会性质的青帮组织。

以左宗棠远征新疆为例,他从西安运输一车粮食到乌鲁木齐,经过河西走廊6地。运输需要1个多月时间,运输费用是粮食价格的几十倍。而有了火车以后,这只需要半天时间。

早在187o年普法战争爆的时候,普鲁士利用国内铁路,仅仅用了1周时间就将5o万大军和相应的装备运到前线。放在过去,这至少需要1到2个月的时间,现在只要7天。

到了一战就更夸张了,德国对敌人宣战以后,短短12天就将15o万大军运输到西线的荷兰前线。2o天内,德国人利用火车运输了3oo万军队,9o万匹军马还有大量的军事物资。

水泥路和铁路一块修,把辽东和辽南半岛用水泥路和铁路连接起来,少量建奴骑兵还在东江军控制区域打游击,既可以快调兵打击建奴,还可以打击其他敌对部落,可以有效控制疆域。还可以促进贸易繁荣。明末的问题,很大程度就是大部分有钱人,都把银子藏起来不流通,造成通货紧缩,底层的百姓却没有银子,连买粮食的钱都没有,从而造成经济凋敝。

把皇太极赶出辽东后,八旗兵都是一人三马,把好的战马留下,一些不好的1o万马,都卖给以前借钱东江军的商人。大明国内缺马是真的缺,一匹好战马能卖到五十两甚至一百两以上。价值五十两的战马,十多两二十两就卖了他们。以前的借款一笔勾销,他们这次大赚一笔。只有把银子从这些大商人大地主口袋里掏出来,才能把经济搞起来来,钱流通了起来,一切才会好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