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都市奇闻怪谈 > 第29章 铁鬼(第1页)

第29章 铁鬼(第1页)

晋朝的时候,有个秘书监叫温敬林,他死了一年多,他老婆桓氏突然看到他回来了,还跟她一起睡觉。桓氏不肯让孩子们见他,但有一次,他哥哥的儿子来见他,温敬林就开了个小窗,露出脸来。后来有一次,他喝醉了酒,原形毕露,原来是一只老黄狗!桓氏一家人大怒,把他打死了。

晋朝太兴二年的时候,有个吴国人叫华隆,他喜欢打猎,养了一只狗,叫“的尾”,每次都带着它。有一天,华隆去江边,结果被一条大蛇缠住了,动弹不得。的尾见状,猛地扑上去,咬死了大蛇。但华隆已经昏倒在地,不省人事。的尾在旁边焦急地嗥叫,跑来跑去。华隆的家人觉得奇怪,就跟着的尾去了江边,现华隆倒在地上,赶紧把他抬回家。过了两天,华隆才醒过来。在他昏迷的这两天里,的尾一直守在他身边,一口东西都没吃。从那以后,华隆就把的尾当作亲人一样疼爱。

豫章有块石头,简直神奇得让人瞠目结舌,只需拿水一浇,这石头就能瞬间变热。你说用它来煮饭?哈哈,没问题!一煮一个香,比用柴火还好用。这石头用完之后,要是觉得不够热,再拿冷水一浇,它又能“火力全开”,就这样反反复复,没完没了。你说这石头神奇不神奇?可惜啊,世人只知道它神奇,却不知道它叫啥名儿。

雷焕这哥们儿,元康年间去了洛阳,他带着这块石头去找华先生。华先生一看,眼睛就亮了,说:“洛阳城下有个洞穴,深不见底。曾有个女人想杀她老公,就对他说:‘你见过这洞穴吗?没见过就下去看看呗。’那男人一下去,就被女人推进了洞穴深处。女人还在上面扔了点饭食,就像祭祀一样。那男人当时摔得七荤八素,过了好久才缓过劲来,吃了那饭食,总算有了点力气。他在洞穴里到处找路,终于找到一个出口,爬了进去。这洞穴里弯弯曲曲,他走了好几十里,突然眼前一亮,洞穴变宽了,也有了点光线。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地方,走了百来里地,他感觉脚下踩的东西像尘土一样,但却闻到了一股粳米的香味。他尝了一口,简直美味得不行,就拿来充饥,还打包带走了一些。他继续沿着洞穴走,吃完那些‘尘土’后,又遇到了一些像泥一样的东西,味道跟之前的‘尘土’差不多,他也打包带走了。这一路走来,他经历了多少幽深的地方,走了多少里路,都难以计算。当他走到一个明亮宽敞的地方时,他带的食物已经吃完了。这时,他来到了一个都城,城里宫殿宏伟,亭台楼阁壮丽,房屋都用金子和宝石装饰。虽然这里没有日月,但光明却过了日月。这里的人都身高三丈,穿着羽毛做的衣服,演奏着奇妙的音乐,简直是他以前从没听说过的。

他赶紧向那些人请求帮助,那些人让他继续往前走。他只好照做,一路上遇到了九个这样的地方。最后到的地方,他实在是饿得不行了,就向那些人求救。那些人带他来到庭院里,指着一棵大柏树说:“这树下面有只羊,你跪下拔它的毛试试。”他一试,果然拔出一颗珠子。那些人拿走了第一颗和第二颗,让他吃第三颗。他一吃,果然就不饿了。他好奇地问那些人这九个地方的名字,想留下来,但那些人告诉他,这是天命,他不能留下来。他们还说,他回去问华先生就知道了。于是,他顺着洞穴往回走,终于走出了交郡。他来来回回走了六七年,才回到洛阳。他找到华先生,把带回来的两样东西给他看。华先生告诉他,那像尘土的东西是黄河龙涎,像泥一样的东西是昆仑山下的泥土。那九个地方是九个仙馆,那羊其实是条痴龙。第一颗珠子吃了能跟天地同寿,第二颗能延年益寿,第三颗只能止饿。

晋朝永嘉年间,天下大乱,郡县都没有固定的主人,强者欺负弱者。宜阳县有个叫彭娥的女子,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十几口人,都被长沙的贼人杀了。当时彭娥正提着水桶去井边打水,听到贼人来了,她赶紧往回跑,却看到家里的墙壁已经被打破了。她悲痛欲绝,跟贼人搏斗起来。但贼人还是抓住了她,把她拖到井边准备杀她。井边有座大山,石壁高达数十丈。彭娥仰天呼喊道:“老天爷啊,你真的有神吗?我犯了什么罪要遭受这样的待遇!”说完,她奋力向山里跑去。山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宽数丈的平坦大路,群贼也追着她进了山。但就在这时,大山突然崩塌合拢,恢复了原状,贼人全都被压死了。彭娥从此就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而她打水的桶则化为了石头,形状像只鸡。当地人就把这座山叫做石鸡山,把那口井叫做女娥潭。

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小国,它的邻居是个凶神恶煞的罗刹国。罗刹国的鬼怪们经常越过边境,来到这个小国,毫无节制地吃人。小国的国王实在受不了,就和罗刹国做了个约定:“从今天开始,我们小国每家人,轮流送一个人去给你们吃,别再乱杀人了。”

这小国里,有户人家特别信佛,家里有个十岁的小儿子。轮到这户人家送人的时候,小儿子就成了“幸运儿”。临别之际,父母哭得稀里哗啦,小儿子却淡定得很,他一心念佛,祈祷佛祖保佑。嘿,还真别说,佛祖的威神力还真不是盖的,那大罗刹鬼竟然近不了他的身。

第二天,全家人惊喜地现,小儿子竟然完好无损地回来了!大家欢天喜地地把他接回家,从那以后,罗刹国再也没有来骚扰过小国,老百姓们都过上了安稳日子。

再说说京兆有个叫董奇的家伙,他家院子里有棵大树,树荫特别浓密,夏天乘凉特别舒服。有天下雨,董奇一个人在院子里溜达,突然有个小吏跑过来,说:“承云府君来了!”董奇一看,只见一个戴着通天冠、身高八尺多的巨人走了过来。这巨人自称是方伯某的三儿子,是个才华横溢的家伙,还说要和董奇好好相处。

第二天,董奇就觉得树下有点不对劲。每到傍晚,没人的时候,就有一个少年过来和他聊天嬉戏,有时候还叫他拿点吃的喝的。这样过了半年,董奇觉得自己身体越来越强壮,家里人也都没生过病。

后来有一天,董奇去别墅玩,带了三个仆人护送。他们看到那棵树,觉得树材不错,想卖了赚钱。董奇平时对这树挺宝贝的,不肯卖。仆人们就建议试试砍砍看,董奇也同意了。结果这一砍,那神奇的现象就消失了,那少年也没再出现过。董奇心里虽然有点失落,但也觉得挺神奇的,这事儿就这么结束了。

孙九鼎,字国镇,忻州人士,那是在政和癸巳年,在太学悠哉游哉的时候。这天恰逢七夕佳节,他前往竹栅巷探访老朋友段浚仪,两人沿着汴河北岸信步而行。突然,人群中一位身披金紫华服的男子带着显赫随从,招呼他,竟然是他的姐夫张兟。这位神秘人物指着街北头的一家酒肆,热情邀请道:“国镇,咱们许久不见,不妨在这儿稍作停留,轻松片刻。”孙九鼎打趣道:“您可是富贵之人,哪能让咱这穷书生破费买酒?”张兟一笑:“我的钱不太管用。”于是二人便在酒肆落座,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孙九鼎才猛然醒悟过来,他疑惑万分地问道:“姐夫,您不是已经去世了吗?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张兟淡然回应:“非也,你福气厚重,所以能见到我。我还告诉你,我死时的情景以及你送葬的细节,我无所不知呢。而且,去年中秋我还回家看过,姐姐们喝酒谈笑自若,对我毫不挂念,我当时怒火中烧,甚至把酒壶扔向小女儿出了门。”孙九鼎追问:“那您现在身处何处?”张兟答:“我在阴间担任皇城司注禄判官。”孙九鼎听闻后暗自窃喜,以为找到了升迁之道,但张兟却提醒他:“这事每隔十年才有一次机会,目前还没轮到我,大多生在三十岁之后,官职也不会低微。”

孙九鼎又好奇问:“姐夫您生前嗜酒好色,几乎每月都有涉及妇女之事,怎会有这般待遇?”张兟坦然道:“那是我过去的行径,关键在于内心是否清明。只要心中无愧,很多事自然可以宽恕。”话音未落,随从急匆匆进来报告:“时辰到了。”张兟起身准备离开,还指向路上的行人说:“他们都是我们这类人,只是世人认不出来罢了。”到了丽春门,张兟与孙九鼎告别,并警告他:“从这回去,千万不可回头,否则必死无疑。你现在已被阴气侵蚀,明天恐怕会腹泻不止,别乱吃药,只消服用平胃散即可。”

告别后,孙九鼎这才吓得脸色煞白,回到竹栅巷找到段浚仪,段浚仪惊讶于他的脸色不好,便拿酒给他压惊。直到傍晚回了太学,第二天果然腹泻数十次,但他按张兟所说,服用平胃散后痊愈了。

孙九鼎此后经历了一系列波折挫折,辗转在金国生活了十多个春秋,终于一举夺魁,成为状元,并任职秘书少监。他过去曾与我家父是通类斋的同学,在北方多次相遇,他自己常提起这段奇遇。

蒋静叔明,这位宜兴籍的大人物,摇身一变成了饶州安仁县的父母官。这地方嘛,林立着不少供奉着各种神仙的小庙,他一声令下,把这些迷信玩意儿全给拆了,然后一股脑儿地往江里扔,还严禁老百姓继续祭祀。这一拆就是三百多座,除了柳将军庙,因为传闻它特别灵验,所以蒋大人犹豫了一下,让它暂时逃过一劫,保留了下来。

柳将军庙前有一棵参天古杉,树冠繁茂,遮天蔽日。蒋静叔明琢磨着要把这棵树也砍掉,有一天午睡时,他在琴堂做了个诡异的梦。梦中,一个身穿盔甲、骑着高头大马的奇异人士从天而降,台阶下稳稳停住,对着他深深一躬,自我介绍道:“我是木卯氏,已在贵地驻扎多年,承蒙您的照顾,感激不尽。不过,给您提个醒,十五年后我会再来拜访。到时候,可别不认识我哦!”

醒来后,蒋大人心里明白,这是柳将军庙里的神灵托梦,只是对“司成”这个称呼一头雾水,觉得挺蹊跷,也挺有趣。既然如此,他就暂且放过那棵杉树,不仅没砍,还下令好好修缮了柳将军庙。

任期结束时,蒋静叔明特意跑到庙里辞行,还在墙上留下一诗,调侃地说:“梦中的事儿真假难辨,但柳将军你确实有点门道。这古老庙宇经此翻新,那古杉越葱郁青翠。空中骏马甲胄鲜明,我却在琴堂中酣睡正深。这诗并非记录怪谈,十五年后,定会再次敲响你的大门。”据说,这诗后来还被刻成了石碑留存至今。

十五年弹指一挥间,蒋静叔明的人生轨迹神奇般验证了梦境预言——从中书舍人的位置出,先去寿春、再到江宁镇守,最后管辖江东地区,这其中正好包括了安仁县这块风水宝地。后来他还荣升为大司成,直至显谟阁直学士的高位,最终离世。这一系列的经历,仿佛冥冥之中与十五年前的那个梦境丝丝相扣,让人不得不感叹命运的奇妙与神秘。

话说,有个叫袁可久的老哥,他曾试图教自己的弟弟袁昶一种叫做“宝楼阁咒”的神秘法术。袁昶对此并不怎么感冒,虽然每天起床都会机械地念上三五十遍,却完全不明白其中有何玄妙之处。

时间快进到绍兴三年夏天,袁昶正在府学里埋头苦读。那时候,战乱刚过,城市一片荒凉残破。他们的宿舍室友汪成同学就遇到了大麻烦,每晚都被噩梦困扰,一夜接一夜无法安宁入睡,简直痛苦不堪。汪成描述说,总感觉有人在梦中拽他的头,还要对他动手,因此他只能在梦中尖叫抵抗。

袁昶看汪成实在可怜,决定让他搬到自己房间,然而情况并未改善,搞得整个寝室的人都抱怨连连,商量着是不是该把他撵出去。袁昶琢磨着试试那个“宝楼阁咒”,于是就把咒语“唵摩尼达哩吽拨吒”八个字写在纸条上,贴在了宿舍的柱子上。没想到,这一夜汪成竟然安然无恙,自此以后,寝室里的妖魔鬼怪似乎全都人间蒸了。

这八个咒语看似平常,实则威力无穷,只不过民间流传版本往往错误百出,大家都不知如何准确音。其实,要想找寻正宗版本,还得参照《大藏经》中元初翻译大师们的记载,才能领略其真正的力量。

经历了这次事件,袁昶才后悔当初对这咒语的态度过于轻慢,从此开始虔诚研习,并对这件事保密得严严实实。这些故事都是孙九鼎亲口所述,孙九鼎甚至还专门写下许多文字记录此事,而这一切,都是近年来生的新鲜事儿。

张维,表字正伦,乃是燕山三河县的一位老乡,家里老爷子初次出差到太原时,张维作为阳曲县主簿负责接待工作。他曾经讲述过一个生在宣和乙巳年间的奇案,说的是他们老家有个挺有文化的农民,六十多岁了,一辈子靠种地养蚕为生。一天晚上,这老汉做了一个噩梦醒来,吓得浑身颤抖,他对老婆子说:“看来我这命怕是要到头了。”老伴一听吓了一跳,忙问是怎么回事。老汉哆嗦着说:“刚才梦见在田间走路,看见路上有七个胡人骑士经过,其中一个穿着白衣骑着白马的家伙,脸黑得跟锅底似的,冲我说,我前世在唐朝是蔡州一个小兵,当年吴元济造反,他那时是个良民,却被我误杀了,怨恨憋到现在,总算碰上面了,他说哪怕转世几辈子也要找我报仇。说完就拉弓射中了我的心窝,然后我就从梦里摔醒了。我估计我是躲不过去了,明天必须赶紧找个偏僻的地方避难去。”

老伴倒是挺淡定,说:“哎呀,一晚上做个梦有什么可信的,你肯定是想多了。”不过老农心里愈害怕,天还没亮就起了床,家里穷得叮当响,只好让小孙子带上铺盖,打算逃到六十里外一个亲戚家暂避风头。

走了三十多里山路,才刚刚拐上大路,又走了两三里地,遇见了几个人一块赶路。正巧这时,一阵马蹄声疾如雷电,几个骑士飞奔而来,大声喝令所有人都站住。大家都停下脚步,老农也跟着回头一看,好家伙,真是冤家路窄,眼前赫然正是七个胡人骑士,其中那个穿白衣骑白马的,活脱脱就是昨晚梦中的索命鬼!

老农当时吓得魂飞魄散,拔腿就想跑。那骑士厉声制止,他也不管不顾,白衣骑士勃然大怒,喊道:“这家伙欠债欠得太久了!”于是策马追去,拉弓搭箭,朝着狂奔的老农心脏射去,老农应声倒地,一命呜呼。后来查明,那七位骑士正是女真人。

这事儿透着那么股悬疑劲儿,像是穿越时空的复仇记,又像是一部现实版的因果循环剧,让人听了毛骨悚然又忍不住想探个究竟。

蔚州城里一座佛塔之内,住着一位威名远播的铁塔神,以其灵验闻名遐迩,当地百姓对其恭敬有加。话说在契丹即将覆灭之际,有些州民竟然看到这位铁塔神慌慌张张地在城外奔跑,大伙儿赶紧跑去寺庙查看,现神像全身都在冒汗,这景象让大家惊讶不已却又摸不着头脑。

待到深夜时分,铁塔神亲自闯入了寺主讲师的梦境,说:“兄弟我接到天上的紧急命令,要去城中挑选该死的人选,这几天东奔西跑,终于把名单整理好了。告诉你们,明天中午女真兵就会攻破这座城池,城中注定要丧命的一千三百多人,其中还包括咱们寺里的四十多位僧侣,唉,你这讲师也在劫难逃。念在咱俩平时关系不错,我在生死簿上给你动了个手脚,换个名字糊弄过去了。你小子明早就麻溜儿消失吧,或许还能侥幸逃生。”

讲师醒来后,将这诡异梦境告知寺里的僧众,结果大家都嗤之以鼻,纷纷嘲笑他是白天想多了晚上梦乱套。为了说服他留下,众人趁机挽留道:“师傅你这么精明一人,怎么能信这梦呢?今天还有施主来供养,正等着你主持开讲佛法呢,你这就走了,那咱们这寺庙的脸面往哪儿搁啊!再说了,边境线上也没听说啥动静,你就权当顺应大家心意,讲完课再走也不迟嘛。”

迫于无奈,讲师只好答应下来,完成了讲经任务,众人刚端起饭碗准备用餐。谁知饭吃到一半,就有急报传来,说女真军队已经从草原方向突袭过来,瞬间就把城池团团围住。由于城中毫无防备,根本无力抵抗,顷刻之间就被攻破。讲师和其他僧侣顿时慌了神,还没来得及逃跑,女真兵就已经在城里大肆抢掠,果不其然,死难人数正如铁塔神所预言的那样精确无误,包括那位讲师在内,无人能够幸免。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让原本不信邪的僧众们无不瞠目结舌,后悔不已。

张孝纯家有个宝贝孙子,五岁了还不会走路,这让全家愁得不行。某日,一位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了一个秘密:早年间在淮水边有个农夫,双腿患病久久不愈,但他每天都坚持不懈地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神奇的是,观世音菩萨居然真的显现,还留下了四句颇有禅意的偈语:“大智于心,于心无所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

这农夫依照指示,连续念诵这四句偈语一百天,结果腿脚病痛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得知此事,张孝纯立即决定效仿,让孙子和奶妈一同斋戒并虔诚诵读。不出两个月,孙子竟然健步如飞,如同普通孩子一般行走自如。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后来凡是腿脚有问题的人,只要诵读这四句偈语,都能见效。

与此同时,汀州有一位名叫白衣定光的修行者,他也流传着相似的偈语:“大智于心,于心何处寻,成就一切义,无古亦无今。”每当有人前来请教,他都会亲手抄录这份偈语赠送对方,并且还会在后面悄悄加上四个神秘字符,据说拿到这偈语的人,无论求什么心愿,都能心想事成。至于那四个字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只知道每个得到的人都一脸满意的笑容,事情的展总是令人匪夷所思,充满了神秘色彩。

在遥远的金国兴中府,有一个名叫刘厢使者的汉人官员,他和他的妻子都已经步入了四十岁的门槛,膝下有两个孩子,身边还围绕着一群家仆。有一天,他突然大慈悲,把所有的家奴都放了自由身,更是变卖家产,决心筹建一所孤老院。

然而,工程进展并不顺利,资金短缺成了最大难题。面对困境,他的妻子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她决意捐献自己的左眼,用一把铁勺子生生剜出眼球。就在铁勺距离面部两三寸的位置,她刚要挥刀切断眼神经时,诡异的事情生了——似乎有股无形的力量倏地将眼球吸入眼眶内,她的左眼完好如初,这个过程反复进行了三次,鲜血洒满了全身。周围的人看得胆战心惊,纷纷劝阻她停止这种自残行为。

第二天,当她再次拿起铁勺查看时,左眼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无法剜出。到了第三天,情况依然如故,但她的眼睛却比之前更加明亮清晰,旁观者无不震惊而又心疼,争相捐出金银财宝以资助孤老院的建设。

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背景下,孤老院最终得以建成。据史书记载,这一幕生在金国皇统元年,也就是南宋绍兴十年庚申年。一场关于爱与牺牲的悬疑故事,就这样深深地烙印在了历史的篇章中。

在绍兴丁巳年的某个春天,伪齐济州通判黄塍遭遇了一场奇幻的生死危机。话说这黄通判,本以为三天前的一场病故便是生命的终点,却不料他竟然死而复生,声称自己被几个神秘人一路追赶,来到了一处似仙似幻的公堂。只见一位身着红绿官袍的大人物坐在堂上,宣布要派他带领五百僧人奔赴五台山执行任务。黄通判推脱道:“我家里穷困潦倒,儿女尚小,实在无法出行。”旁边的小吏插嘴提议:“可以让李主簿代替他,反正不久后肯定有别的差事安排给他。”大人物听后微微点头,示意原班人马送黄通判返回阳间,于是乎,黄通判便奇迹般地复活了。

两天后,一则消息从本州山口县传来,说是帅司衙门临时派遣李主簿去州里核查钱粮,他当晚住宿在县驿站,不料一觉醒来竟意外身亡。黄通判听闻此事,心中立刻明白了八九分——李主簿这是替他赴了黄泉路。

一年后,黄通判忽然沐浴更衣,神色庄重地对家人说:“今日我要与你们分别了,官府委派我去天台山取经,你们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你们要知道,我之所以能从鬼门关逃回来,全是因为平生认真研读了一遍《华严经》。”话音刚落,他闭上眼睛,安然离去,留下的是一个谜一样的结局和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故事生在辽国时期,主人公阿保机先生,这位曾独步江湖的传奇人物,常驻西楼,一夜,在羊毛毡搭建的帐篷中酣然入梦。次日清晨,他揉揉惺忪睡眼,却愕然现一条长达千余丈的黑龙盘旋在帐篷之上,犹如一场穿越现实的奇幻梦境。阿保机二话不说,挽弓搭箭,瞄准那庞然大物,只听得弦响箭飞,黑龙瞬间化为一道流光冲天而去,消失在天际。

神奇的是,黑龙最终坠落在遥远的黄龙府以西,这段距离足有千五百里之遥,再现身时已然缩小成区区数尺长。如今,这条曾经翱翔天际的巨龙残骸,被精心收藏在金国内库之中,成为了不朽的奇谈。陈王悟室的长子源公子有幸亲眼目睹这一稀世珍宝,据说那龙尾、龙鳞乃至失去的双角都清晰可见,形态栩栩如生,就如同他们家族秘藏的董羽大师所绘《出水龙图》一般逼真,只不过,这条实物黑龙背上的鬃毛并非鱼类特有的鳍鬣,而是另一种奇特的存在。

在古代的某个时空角落,离繁华燕山直线距离几乎三千里,离金国都仅五百里之处,有一个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这里就是神秘莫测的冷山。话说在绍兴乙卯年,生了一桩离奇事件,两条来历不明的巨龙赫然出现在这蛮荒之地,它们身躯均高逾丈余,然而几步之遥就双双毙命,一股冷冽且腥臭的气焰弥漫四周,让人望而却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