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携手夫郎渡天灾 列表 > 第31頁(第1页)

第31頁(第1页)

看著這一地的東西,秦封和謝栗兩人都生出滿足感。

不得不說,囤貨的基因是天生自帶的,家裡有糧,心中不慌。

出門前秦封還專門跑了一趟秦二伯家,請秦悅去陪著謝栗住幾天,在他許諾給帶府城的髮帶後,秦悅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把謝栗給陪好了!

秦封和秦大伯說了鎮上的見聞,從聽到糧食漲價,再到可能北方旱災有流民,秦大伯眼神凝重。

「我這次去府城,一是看望老師,二也是想去打探一下消息,如果北方真的有旱,咱們也得做點準備」

「你注意安全,我會通知村里人暫時別賣糧的,等你回來,希望有好消息」

秦大伯能做村長,可不是僅靠秦爺爺的緣故,他本身也帶有敏感的「嗅覺」和很強的判斷力。

如果北方旱災蔓延過來,那麼這個時候賣糧,就是錯中之錯,別看著漲的這一兩文錢一斤,就覺得自己家的糧食可以賣出一個好價錢,高高興興的跑去賣了。

就怕到時候十倍價錢也不一定能買回來。

秦大伯如今快五十,記憶中,小時候也經歷過一場大旱,他對那場災難的細節已經記不太清楚了。

可他忘不了天天餓得肚子咕咕叫的滋味,甚至最難的時候,他餓得吃觀音土,還好被秦爺爺發現了,冒險進了深山裡,十來天才回來,帶回了糧食,才讓他們一家存活。

旱災過後,整個青山村里,人少了一大半,他原本也還有兩個弟弟的,因為年紀太小,都夭折在了那年。

所以秦大伯秦棟秦二伯秦梁和秦材,也就是秦封的爹,為什麼年紀相差十多歲,是因為中間還有兩個沒立住的孩子。

他小時候最好的玩伴也被爹娘賣給了大戶人家當奴才,這些年從未再見過。

想起那恐怖的回憶,秦大伯愁眉不展,要是真的旱災,又該如何保全家人…

————————————————時間跨越線

秦封十二月初一出門,離開青山村前往府城,直到十二月二十一,才重踏上青山村的回村路。

這二十日他先去到府城,看望了老師,還沒等他開口,沒想到老師已經早有消息,讓他注意屯糧,沒事少出門,最近外面有些亂。

原來北方已經大旱一年,民不聊生,北方的人餓的餓死,逃難的逃難,因蜀郡相對來說地處偏遠,又有「蜀道難於上青天」之名,逃難來的流民並不多。

而以富庶出名的蘇杭一帶,流民遍地,官府管都管不過來了。

糧價一漲再漲,為了治住這股風氣,菜市的頭都砍了一地。

也只是暫時控制了下來,如果北方情況沒有改善,恐怕再亂起來也是早晚的事。

從北方來的流民也有小部分往蜀郡邊走,秦封出發前在重山鎮看到的那兩個乞丐,絕非偶然。

聽了老師的話,秦封表示他正是為此事而來,兩人談論半日後,秦封提出告辭,他打算趁著還沒亂起來去屯物資。

秦封的老師是偶然的機會認下的,當時他並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只以為是個普通學者,後來知道了真實身份,沒想到對方竟是……

老師桃李滿天下,受人尊敬,他盼望能有再見的一天。

臨走前一天告了別,第二日一早老師就出門去了,他讓管家送了一盒子東西給秦封,秦封打開發現竟是一小盒銀子,怪不得沉甸甸的,他心中不禁百感交集。

老師還讓管家帶了話,說知曉他家中並不富裕,如今旱災流民,時局不穩。

這銀子對他來說不過九牛一毛,但贈予秦封,希望能幫到他,望他能和家人好好活下去,要想報答,等再見之日。

秦封聽完後內心觸動,借了紙筆,留了一封信,請管家務必交到老師手上。

老師贈銀這事,他記在心中,他不是迂腐之人,收下銀子後,他往最近的大碼頭去。

留下的信,希望也能給老師提個醒。

家中的銀子他帶了二十兩齣來,路上用了些,還有十二兩,除了碸老師送的一百兩銀子外,在府城中,他特意變幻妝容,賣了兩個方子。

在得知可以穿回青山村時,秦封也做了準備,他想好不再科考,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也不是他想要的。

特意查了資料,記下了景國沒有的拿著東西。

秦封了一個肥皂方子,一個弄出高度酒的辦法,換來了一千兩銀子。

他記下的方子不止這些,但為何賣這兩個,有他的私心在其中,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活過這三年吧。

老師給的銀子留著備用,他買了個馬車,租了個院子,揣著這一千兩銀子開始採購物資。

他的第一站就是府城附近的大碼頭,這個碼頭是蜀郡唯一水路,老遠就能看見來來往往的大船,碼頭上熱鬧非凡。

秦封用第八天簽到獲得的化妝品,把自己化成了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男子,話里話外的身份是個管家,老爺要歸鄉,又聽說北方旱災,特地派他出來屯糧。

稻穀一千二百百文一擔(一百斤),大米(去殼的稻穀)一千六百文一擔。

秦封習慣吃米飯,所以大米是必不可少的主食。

按照他和謝栗的飯量來算,一頓約半斤米,一天三頓,一個月三十天,就是近五十斤米。

三年天災,就算這三年內沒有糧食收穫,那麼三十六個月,就得一千八百斤米,何況三年天災結束,地里也不一定能馬上產出糧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