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估摸着,按照朝廷现在的进度,以及受到保守派的掣肘,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铁铉神色复杂看着跪在地上的五个读书人,以及皱眉沉思的朱棣。
此刻,他心情十分复杂。
即希望燕王插手,毕竟他很清楚,单靠朝廷的力量,太子的力量,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时间线必然会很长。
‘只能苦一苦百姓,让百姓再苦一苦……’
这类话,在朝堂上,并不新鲜。
几乎听出老茧了。
若是真没办法,为大局出发,苦一苦百姓,那也说得过。
而现在,只要这位王爷,肯插手,或许这个问题能迅速解决。
任何一个有良心的官员,此刻,都希望这位能插手。
可……
可身为忠于太子的朝臣。
他也很清楚,这位插手,会给太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且,这位插手,无疑极有可能,激化太子和这位的矛盾。
这一刻。
有人期盼、有人紧张、有人担忧……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朱棣身上。
“你倒是给我出了个难题。”朱棣苦笑打破沉默,看着以额触地的于谦,“我父皇病重,你让我现在带着你们告御状,将人伦之情置于何地?”
“如此可好。”
“这御状伱们暂且不要告了,待我入京后,以其他名义,从燕华筹措一批粮食,至少确保三四年内,这些难民,有一口果腹的正经粮食,在这三四年时间内,朝廷也能想办法,解决这次危机……”
于谦抬头,眼神无所畏惧,直直看着朱棣,眼底似乎有些失望之色闪烁,直言道:“王爷这是诡辩之术,首先,学生等在这个时候告御状,与陛下、王爷的人伦之情并不相冲。”
“陛下爱民,天下人皆知,此事,王爷助学生等,成功告御状,让朝廷拿出一个彻底解决此事的办法,陛下即便……即便……也能安心!”
啪!
“大胆!”马全骤然拍案而起,怒叱:“狷狂之徒,竟然敢诅咒陛下!”
这小子,虽然最终没说出来。
可话里话外的意思,说的就是陛下也能含笑九泉。
朱棣摆了摆手,制止马全。
其实,他自己也很清楚。
正如这个铁胆小子所说。
他此番话,有诡辩的成分。
以他对父皇的了解,若是临走前,能迫使朝廷上上下下,在这种氛围压力下,定下解决的办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如于谦所说,父皇心中也是高兴的。
父皇不清楚难民事情吗?
清楚!
父皇不插手,那是大哥现在这种拖延着,用时间换空间的策略。
虽说父皇心中未必认同。
但勉强能接受。
在大哥,在革新派主政的地方,小范围搞废除身契制的实验时。
父皇不插手,是给大哥足够的空间施展。
也是给大哥这个未来储君,留颜面。
总不能,父皇自感身体撑不住了,马上要面临皇权交接时,还叱责大哥,让大哥威严扫地吧?
这不利于皇权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