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开局一头基多拉最新章节 > 第48章 第二批留学生(第1页)

第48章 第二批留学生(第1页)

为了当这个知府,陈维汉的饥荒又拉了一笔,欠了刘勇强十万两银子。

这钱还不敢不还,因为刘勇强威胁,他的部队就驻扎在邵武,不给钱不走。

刘勇强的军营设在城中宝严坊的正音书院,所谓正音书院,是清政府在各省设立的传播官话的机构,考上功名的读书人都要来这里学习官话,以免将来当了官皇帝听不懂他说的方言。这种机构,在福建尤其多,毕竟是胡建人嘛。

刚到这里的时候,还出了事故,刚刚经历过激烈攻城的士兵,饥渴难耐,恰好书院中有一口井就去打水,却打捞上来一堆头,以为见了鬼。刘勇强过来查看,现井中堆满了女人的尸体。

书院中还留下了很多女人儿童,审问他们才知道,这里是太平军之前设立的女馆。

太平军有男营女营制度,很不人道。强行将夫妻分开,不许见面。男住男营,女住女营,私自见面是要杀头的。没想到这一套制度,竟然被杨辅清完美执行了下来。

杨辅清是杨秀清的弟弟,而这套制度正是杨秀清指定的。听说杨秀清死后,现在洪秀全在南京都已经放开了男女自由婚姻。

男女分营制度,虽不人道,却有一定作用。曾国藩的湘军也都是光棍,不允许带家眷,文雅的说是儿女私情会影响战斗力,更文雅的说法是女人会影响男人拔刀的度。

不同的是,曾国藩能做到以身作则,身在大营,他身体不好,身患牛皮癣,以前都是小妾给挠痒才能睡得着觉,但在军中,他坚持不带女眷,大将们纷纷劝他在江西买个小妾,也坚持不同意。

太平天国这帮子家伙就不同了,制定政策的杨秀清等人带头不遵守。刚刚起兵不久,占领了第一座小城永安,立刻就封了六个王,每人都娶了王娘。杨秀清死前,已经拥有了五十四个王娘,全都被杀死在东王府中。洪秀全就更多了,据说总数有三百多,一天睡一个都睡不过来,难怪整天待在王宫不肯出来,是个男人估计都走不动道。

到了南京,女营更是被执行成了一个非常恶心的机构,每到各个王爷过寿的时候,管理女营的蒙得恩都会亲自去女营挑选六个女孩送给王爷当寿礼,女营沦为了权贵的私产。倒是真有点动物世界的感觉,强大的雄性垄断了雌性资源,争取到了传播基因的权力。

审问这些太平军败退后留下的女人和小孩,刘勇强知道了他们在邵武府的大量行为。

他们三月份攻占邵武府后,做了大量工作。

第一是得罪所有读书人,砸了孔子像,烧了孔庙。接着是得罪和尚……

第二是得罪所有男人,建设了各种馆,除了将女人送入女馆之外,还有绣馆,将大量妇女送进去干丝织工作,有人说这是解放了妇女,让她们从封闭的绣楼走了出来……

第三是得罪所有活人,要求各乡镇缴纳税赋,不管是不是已经给清朝官府交过了,还得给太平军再交一遍。不交,那就等着太平军打过去吧。

第四是得罪所有死人。邵武这个地方,有个特殊的丧葬习惯,当地人死后,不直接埋进坟地,而是停放在城厢内的“屯丧寮”,等家人达为官后,才会选择择风水宝地入土。太平军过来后直接劈了这些棺材,因为他们现一些富人把金银藏在了棺材里。

不得不说这些措施至少是制度建设,这也是石达开带来的改变,进入南京之前,他们连这种粗暴的税收制度都没有。看得出来,他们来了闽西,原本是不打算走的,是真心想在这里开辟新的根据地的。

在一堆混乱不堪制度中,也不是没有亮眼的地方。

就在女馆中,一群年纪幼小的孩子。太平军将全城的孩子都送进来,年纪稍大的,编成练武队,参加守卫城关,就是所谓的童子军,他们叫做牌尾。年纪太小的幼童,则让在馆内读书。

留在女馆中的这些幼童,就是那批学童,因为拿不动枪,大都只有七八岁甚至更小。

收复邵武后,一些父母将孩子接走,之后6续有躲过灾难的父母回城,但大半孩子还是留在了这里,无人认领。

馆内还有一批失去了亲人的女子,大多都是女孩,现在等待家人,基本上没有希望了,许多人整天以泪洗面。

对了,井里那些尸骸,并不是太平军杀的,而是当初被抓到这里来的女人跳井自杀的,他们害怕受辱,以此保全名节。

刘勇强把这些女孩看的很紧,倒不是他对这些女孩有什么想法,而是担心他的兵胡来。现在邵武收复,城里最先恢复的产业是青楼窑子,刘勇强默许士兵们出去解决个人问题,只要求不能把枪带出军营。让他们去专业的地方释放,也是怕他们憋狠了,对这些女孩下手。

他不是什么卫道士,但不想生这种事后,被迫杀自己的士兵。任何军法中,这种事都是杀头。因为一旦刹不住,男人的本能被激,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打板子根本没用,哪怕要打两百军棍,能打死人那种,他们冲动起来的时候,会觉得这笔账划算,先爽了,然后去领军棍。刘勇强是男人,这种事他懂。

但他还是很先进的,堵不如疏,所以他先从军官开始,先给他们讲清楚各种规则,然后许可他们去接触这些女孩。只要不用抢,用骗的,用买的,让女孩同意,刘勇强愿意给他们做媒。当然如果女孩同意,不娶也是可以的。

结果是都愿意娶媳妇,几个模样俊俏的队长先得手。一分彩礼不花,就领着大姑娘来给刘勇强磕头,就算成了。

规矩由队长传给士兵,已经排好队,一次一队人轮流进女官谈对象。当然,他们管这种事叫挑媳妇。

随着等待家人的女孩们越来越焦虑,愿意跟大兵头结婚的也越来越多。最终有一千士兵娶了妻。

刘勇强给他们办了盛大的集体婚礼,在城中最好的酒楼摆了一桌,可惜菜品不全,兵荒马乱的,酒楼能恢复营业,已经是主人很有手段了,不能要求太高。

三千没娶到媳妇的士兵眼红心急,为此生了多起斗殴事件,打板子之余,立刻采取措施。凡是娶亲的士兵,允许他们离营,城里空房子极多,随便挑,先带着媳妇住下。

果然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啊,狼多肉少,让刘勇强头疼不已。不止士兵军心浮躁,不断出现打架斗殴现象,一些没能娶到媳妇的军官,也不断在刘勇强耳边聒噪。

最终给他们想了个办法,狼多肉少,那是局限在女馆这一小块水草肥美的草地上,如果放眼整个大草原,其实此时应该是肉多狼少。一场惨烈的战争,男人死的肯定更多。大量失去丈夫的寡妇,这都是适婚女性。

马上传下军令,凡是愿意娶寡妇的,立刻去队长处报名,县丞刘大人包办婚姻。

这些饿极了的老光棍,竟然毫不忌口,几乎全都报名。

刘勇强立刻给城里的媒婆招揽了大生意,几千个订单,足以让城里的媒婆跑断腿,甚至连一些性格活泼的大妈阿姨也都加入进来,临时捞一笔外快。

最后所有人都娶了媳妇,但依然有不满的,谁家的媳妇漂亮,会疼人,谁家的媳妇是悍妇了,也有抱怨当初着急了,应该多挑挑,不该找个带娃的,结果人家眼里只有他的娃,各种鸡零狗碎都是小问题。

大多数人还是满意的,刘勇强也很满意,他觉得他做了很大的善事。不但让手下这些原本可能一辈子娶不起媳妇的光棍讨到了老婆,还拯救了战火之后几千名女性。如果刘勇强的士兵不娶这些女人,不给她们一个家,不用微薄的军饷去养活她们,她们很可能要为日益红火的青楼行业添砖加瓦。

皆大欢喜之后,刘勇强才将目光看向那些幼童,总人数过千人。最大的不过八岁,最小的刚刚能走路,大多数营养不良。等了一个月,再也没有人认养的时候,刘勇强决定收养他们。

然后考核了一下,现有一百多识字的,大都是七八岁,最小的也有五六岁。大多数以前的家庭条件其实不错,不是上过私塾,就是请过老师。这样的家庭反而更容易被太平军攻击,钱就是原罪。

这批孩子,刘勇强送去了厦门,让科利带去英国读书。反正他有经验了,他在伦敦的小学无非是扩大一点。

剩下的孩子,刘勇强给他们请了几个老夫子进行启蒙,以后也是要轮流送到国外的。

只是这样的做法,一时间让他背上了一些污名,城里渐渐流传,建阳县丞把邵武的孩子卖去国外当猪仔了。

刘勇强没解释,相比背上这个污名,让读书人知道他送孩子去洋人那里读书,恐怕引起的反弹更大。

至于污名,他背得起,福建有多少土豪劣绅做这种生意的,喝人血家后,在家乡修桥铺路甚至还能树碑立传,记载进县志。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士兵们也休整的差不多了,刚过完年,刘勇强就勒令他们暂别娇妻或悍妇,他们现在要养家糊口,得工作了。

下一阶段工作目标:剿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