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患者这会儿更加惊讶了:“您说的不错,我身体不好,产后我婆婆每天都让我喝蜂蜜水还有饭菜里面也加猪油,之后就开始腹泻。”
“。。。。。。。”
现场一片寂静,教室内的同学目光灼灼。
即便是和方彦一块在高台上的周艳等人这会儿看着方彦都觉得有点难以置信。
这个病症方彦先上手的,并没有让其他人检查,而且自从方彦上手之后,整个过程,方彦是先行望、闻、问、切,了解患者情况,之后又拿出了省医院那边开的处方,层层分析。
像方彦说的患者面色无华、嬴瘦、浮肿这些,就等于是命题,命题出来之后,其他人都会根据这些来思考。
有的人还毫无头绪,像何佳、李少鹏等,有的人有了些许头绪,像白浩轩、周艳、傅永业还有苗康平等。
可他们惊讶的现,他们的第一反应也是觉得患者是久泄脱阴脱阳,如果让他们来开方,那么他们也会开六君子汤加味。
而这个方剂已经被方彦否定了,准确的说被患者否定了,因为昨天用药一剂,今天患者腹泻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之前每天腹泻三五次,现在不过两点,就已经五次了。
“产后体弱,过食甘腻,壅脾聚湿为泄。”
方彦道:“浮肿,口干却不思饮水,这就说明患者体内并不缺水,不缺水却口干,这就说明湿邪聚积。。。。。。。”
“《丹溪手镜》中又说‘痰饮者,其人素盛今瘦,肠间漉漉有声音’,‘留饮者,背寒如手,或短气而渴。。。。。。。。”
“卧槽,方彦学长也太牛了吧?”
教室内的同学们听得是如痴如醉。
方彦这会儿等于是把病症整个切开来分析,该解释的时候解释,该引经据典的时候引经据典。。。。。。。。
对于中医辨证来说,怎么让人知道你说的是对的,自然是引用典籍,和典籍里面描述的无误,或者你能解释的通,那就说明正确,而不是你随便说的。
“临床上,病症有虚有实,有虚实夹杂,有脉证相逆,面对病症的时候,临床表现和脉证要相互参考,这样才能避免犯错。”
方彦这会儿已经有点进入状态了,有点在梦境中给一群弟子讲课时候的感觉了。
“如果出现虚实夹杂,脉证相逆,或者表证明显,不要着急下结论,可以多想一些,寻根问底,把患者患病的前因后果搞清楚,这样才能准确用药。”……
“如果出现虚实夹杂,脉证相逆,或者表证明显,不要着急下结论,可以多想一些,寻根问底,把患者患病的前因后果搞清楚,这样才能准确用药。”
“患者属于产后体弱,过食甘腻,壅脾聚湿,这个时候六君子汤加减只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这种情况如何用药?”
“患者病情迁延日久,必然用过很多方法,寻常健脾、升举、温阳、分离等法,很显然都难以见效。。。。。。。。”
黄正良一边听着,一边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傅永业,傅永业这会儿面无表情,却已经双拳紧握,强制的控制着情绪。
他今天是来看方彦出丑的,并不是来看方彦出风头的,可刚一开始,方彦就大出风头。
傅永业是心胸狭隘,是有点虚伪,可他还是能听出方彦所说的是不是正确的,这个病症,方彦分析的准确无误。
甚至方彦这会儿都不是在辩证了,而是在以具体的病症来讲课。
苗康平也控制着心中的情绪。
几年没见,方彦已经有了如此水平了吗?
这个病症,现场白浩轩、徐信荣还有傅永业应该是相对来说能了解一些的,苗康平的水平也就和周艳相当,何佳算是垫底的。
方彦大学的时候虽然没有怎么好好学,可毕竟有底子,何佳则是完全没什么水平,能进省中医医院,靠的就是傅家。
窗户外面,中医大的系主任吕丰民一边听着,一边拿起电话给校长师光同拨了过去。
“校长,您这会儿不忙吧?”
“怎么了?”
师光同道:“这会儿不是小黄邀请的几位毕业生正在交流会诊吗?”
“是的,我就在外面。”
吕丰民道:“您要是不忙,过来听听吧。”
师光同有点不解:“我过去?”
“我是希望您能过来。”
吕丰民道:“我在电话中都没法给您细说,您还是过来亲自听一听,我保证绝对不虚此行。”
“行,我这就过来。”
师光同挂了电话,出了办公室,大概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多功能教室外面,看到了趴在窗户上向里面看的吕丰民。
“校长。”
吕丰民像师光同打了声招呼,也不在窗户边上看了,而是到了教室的侧门,就站在门口,这会儿方彦还正在讲着。
“甘遂半夏汤溶痰逐饮,《千金》饮门中,半夏、甘遂同煎,芍药、甘草同煎,以蜜和二药汁在煮。。。。。。。因而在用药的时候,可以先煎半夏、白芍、甘草,合蜜,甘遂研末兑入,再用微火煎沸,空腹顿服。。。。。。。”
说完,方彦道:“嗯,这就是我对这个病症的一些看法。”
说完,方彦不再吭声。
不少人都是一阵无语:“你这是一些看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