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京城最繁华的街道 > 第62章 感激(第1页)

第62章 感激(第1页)

这几日都在准备宴请崔家的事情,无暇去管玉儿。

这日,吃完午膳,玉儿冲着梁氏撒娇道:“母亲,后日大哥沐休,您不是答应我可以去庄子上跑马吗?”

梁氏不胜其烦:“行行行,我晚上和你大哥说这事。”

那小马被送过来后,玉儿让人在马厩里单独划了一块地方,没有将它与那些成年马匹安排在一块,免得被欺负。隔三差五的玉儿也会去马厩喂那小马,那真是稀罕的不得了。

晚上吃晚膳的时候,梁氏将这事情和赵强说了,赵强道:“妹妹要跑马,我自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咱们去城外跑马,然后顺路去看看朱公子吧,我听全儿说,这几日他都没有去书院上学,貌似天气太热,去庄子避暑去了。”

梁氏道:“既然去探望,就不能空手去啊。到时候顺路去我们自己家的庄子上带些瓜果过去。”赵强应了,玉儿听说要去探望朱大哥,心里也打起了小九九。

这日清晨,玉儿一身骑装带着秋菊乘着马车,赵强则带着钟小四骑马,那小马驹则被牵着跟着小跑。

玉儿刚开始听说要坐马车出城,有些不乐意了,赵强道:“这毕竟是在京里,你一个官宦人家的小姐还是要注意下。等一会出了城,跑马的时候你还要给我带上帷帽。”

没有办法,玉儿只得遵从,否则下次说不定就不带她出来跑马了。

好不容易出了城,来到稍微宽阔的地方,玉儿就吵着下了马车,戴上帷帽,骑上了小马。一开始,赵强不敢放手牵着缰绳,让马儿小步前行。

血缘这东西很奇妙,玉儿天生就有那天赋,赵强只是简短的教了如何控马,玉儿就有模有样的骑了起来。

不一会功夫,三人就骑着马一路小跑着向庄子里驶去。

待到了庄子上,张管事的已经将东西都装上马车了,同时向赵强禀报道:“大少爷,刚刚已经安排人前往朱公子的庄子上打过招呼了。下人来讲,朱公子在庄子上,随时恭候。”

赵强表示知道了,给了张管事一些赏钱,“张爷爷,大家都辛苦了,闲时买些酒喝喝。”说罢,就带着玉儿前往朱振的庄子上了。

到了朱家的庄子,管事的领着赵强和玉儿前往厅堂,“赵公子,赵小姐,我家少爷已经在厅里等着了。说来,这两日有些热,公子就没有出来迎接,特让我道声抱歉。”

赵强道:“这有什么,大热天的,就让他在屋内呆着。”

进的前厅,朱振连忙起身迎接,“赵兄,赵家小妹,实在抱歉没能前去相迎,大家快坐吧。”

赵强是个爽朗性子,“和我们客气什么,我听我家三弟说,你这两日没有去书院读书,说是天热避暑去了。今日我休沐,玉儿吵着要骑马,正好我就顺路过来看看你。诺,没带什么好东西,就送了家里庄子上结的一些果子,让你尝尝,解解暑。”

朱振笑道:“赵兄能来看看我就好了,还带什么东西。”

此时,玉儿起身上前认真的说道:“朱大哥,多谢你送我一匹小马,我实在是太喜欢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把匕,你别看它花里胡哨的,其实锋利的很。你随身带着,既可以做装饰用,还可以防身。”

朱振听到玉儿说到防身的事情,哑然一笑,说来他与赵家的缘分就是始于那日的救命之恩。

玉儿从怀里拿出一把小巧的匕来,说起这把刀的来历也是颇有不同,是玉儿父亲年轻时与异族交战时获得的战利品。

只见这把匕长度不足一尺,制作工艺精良,鞘体嵌铜镀金,装饰祥云纹饰,漆体为枣红色;玉质刀柄,上刻花叶、花蕊、花蕾,鞘体镶嵌有指甲盖大小的红宝石,绚丽无比;抽出匕、只见刀体泛着寒光,刀体坚韧轻弹可听见清脆的声音,刀刃锋利,可吹毛断。

赵强见了,取笑玉儿道:“哇,这可是你的心肝宝贝啊,竟然舍得将这送人?”

玉儿被大哥这么一打趣,真的如割肉般的疼痛,可是说出的话,送出的东西怎能收回?还是忍痛送了出去。

朱振接了这柄匕,郑重的道了谢,随后又说道:“既然要跑马,外面毕竟不方便,我这庄子上的小马场,你们可随时用。”

玉儿开心的很,连连道谢。其实她心里早就惦记上了,于是立马让大哥领着她在马场里继续练起骑术来。

朱振在马场边待了一小会,听着赵家兄妹那爽朗的笑声,不由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中午的时候,朱振留饭,玉儿等人早就饿了,也不推辞,吃的香甜。玉儿还道:“朱大哥,您家做的饭食真好吃,我每次都能多吃两碗饭呢。”

那管事的见每次赵家兄妹过来,主子都能多吃小半碗饭,心里也是欣慰不已,连忙说道:“赵小姐若是喜欢,可以常来。”

朱振瞟了管事的一眼:“李叔,我平时要上学,赵小姐每日也有事情做的。”

那管事的笑眯眯的道:“主子,您每年都要来庄子上住一段时间,到时候请赵公子赵小姐来玩,也让我们有些事情做不是。”

赵强笑道:“咱两家庄子离得近,我觉得可以;若是朱公子不弃也可以去我家庄子上转转,当然了我家庄子上的人多是操持农事,比不得您这里舒适。”

朱振道:“多谢,若是得空定会前去打扰。”

不多时,玉儿等人就告辞了,朱振让管事的送他们出了庄子。

那管事的还在喋喋不休道:“赵公子,赵小姐,抽空多来玩。”

看着赵家兄妹远去的背影,管事的不禁用袖子擦了擦眼角。我家公子太不容易了,现在终于渐渐有了那少年的样子了。

梁氏在这边准备着宴请崔家的事情,此事被刘氏知晓了,那口气憋在心里出不来,只得在院里借故了一通火。

张嬷嬷赶紧劝慰道:“大夫人,您消消气,不值当。”

刘氏问道:“上次给老爷去了信,回信到了没?”

张嬷嬷赶紧低头答道:“还没有,不过也就是这几日回信就该到了吧。”

刘氏恨恨的说道:“老爷不在家,就开始欺负我们这房了,姨母现在也偏向他们。”

张嬷嬷无法,只得不断地劝慰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