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月半弯是哪年的歌 > 第3章(第1页)

第3章(第1页)

摊开的行李箱没心情整理,拉紧窗帘不留一丝丝缝隙,褪黑素吃了两颗,眼罩耳塞都用上。

关好彩躺在床上,真心诚意地向观音菩萨祈祷,今晚能让她顺利入睡。

北方大雪,热了大半年的羊城也一夜降温。

天黑得快,不到七点天已经黑透了,夜幕里挂上月半弯。

“冷死了冷死了……”

向天庥正包着云吞,闻声抬头,对走进店里的阿伯打招呼:“林伯,今晚怎么那么早过来?”

玻璃门隔开屋外的冷空气,林伯终于舒服许多,抖着肩说:“一冻就容易肚饿嘛。”

“是不是照旧?”

“对啊,一碗细蓉一碟菜心,不过今晚要加多碟猪手。”林伯边说边从衣袋里摸出一小瓶九江双蒸,走到正对电视的那张空桌子旁,把酒瓶放桌上占位。

向天庥看向店员卿姨,都不用等他提醒,卿姨已经走去收银机那儿给林伯下单。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又吃猪手又喝双蒸?”

盆中的肉馅及手边的云吞皮均所剩无多,向天庥右手执木质馅尺,左手捻起一张云吞皮,摊在手心。

刮一团肉馅,抹在云吞皮上,四指拢起,拇指轻压,云吞皮便把肉馅轻盈裹住,反复两三次,一颗云吞便在他手中成型,像未绽放开的芙蓉花。

向天庥已是“熟手技工”,全程只用两三秒,林伯回答他的时候,他就把一颗包好的云吞码进盘中。

“下午我儿子来电话,说他们一家四口今年会回来过年。”林伯面上的喜悦之情难以掩盖,眼角堆起层层纹路,音量比电视声音还大,“六年了!足足六年了!小老板你说值不值得庆贺?”

林伯的儿子17年时拿到一个技术移民的机会,带着老婆和儿女去了悉尼,头两年忙着适应新生活,而后三年遇上疫情,加上今年,林伯已有六年没见过两个孙。

“哇!恭喜你啊老林,苦尽甘来!”林伯隔壁桌的一位阿婆一边同他道贺,一边用辅食剪,把塑料碗里的竹升面条剪短剪碎。

“是啊,我等到颈都长。”林伯熟门熟路地从消毒碗柜里拿出餐具,筷子勺子蘸料碟,还有一个玻璃小酒杯,回头冲坐在阿婆旁边的儿童餐椅里的小女娃挤眉弄眼,试图逗对方笑。

但小女娃只对面前的美食感兴趣,迫不及待地伸长胖乎乎的小手,想直接上手抓碗里的面条,小嘴咿咿呀呀,都有口水快淌到下巴了。

阿婆忙阻止,把儿童弯勺塞到孙女手中:“妹猪,不好用手抓!”

林伯回到桌旁坐下,开了酒瓶,斟满一杯,蓦地变得感慨:“想当年,我家小孙女也是差不多这个年纪就离开广州,去到‘冇雷公咁远’……有的时候真的想过,早知道就不要同意他们出国了,要见一面都难。”

阿婆安慰他:“仔大仔世界,他们能家庭美满、幸福安康就行了,我们做老豆老母的,多体谅,多帮忙吧。”

阿婆阿伯聊天的这会儿功夫,向天庥已经包完云吞,进了厨房。

等水滚,先落六粒云吞,拿来印着「向记面家」的瓷碗,铺上些许韭黄段。

至于碗底的猪油部分,向天庥减去一半分量。

半分钟后,煮熟的云吞抖去水分,倒进碗中,再抓一两竹升面,抖两下,丢进筛勺里。

汆烫的时间需逐秒计,慢一点快一点都对面条口感有影响。

如今煮面已成向天庥的肌肉记忆,筛勺需要几次起落,筷子需要拨动几回,都已经刻在他的血肉骨骼中。

店铺是长形的布局,半开放式的厨房在尾端,透过大片玻璃,他可以一边煮面,一边留意厅面的情况。

林伯是真的好开心,面和猪手未上,他已经小饮了半杯。

烫好的面需过一勺“冷河”,一勺滚水,一勺高汤,才能装入碗中,把几颗皮薄馅靓的云吞盖得严严实实。

最后舀一勺高汤淋上,碗面飘烟,热气腾腾,香气满满。

云吞面先出餐,菜心在水里碌的时候,向天庥挑了块最瘦的猪手装盘。

他亲自把蚝油菜心和南乳猪手送到林伯桌上,林伯一下扁了嘴:“怎么拿这么瘦的猪手?”

向天庥瞥他一眼,声音淡淡:“你的情况你自己清楚。”

“哎呀又不是天天吃,给我换块肥的嘛。”林伯比了个“一点点”的手势,“一小块也行啊……”

他的语气和讨糖吃的小娃娃没什么差别,一时都分不出他是在抱怨还是在撒娇。

修长手指在林伯的酒杯前点了两下,向天庥说:“这个也要节制,再喝一杯就行了。”

林伯有“三高”,大半年前有一晚半夜,林伯胸口隐隐作痛,紧急呼叫了“平安结”,向天庥和团队里的义工医生一起上的门。

向天庥抬眸,挂墙电视机里的本地新闻正好在说省内多地气温骤降,提醒市民们多添衣保暖。

他伸手拿起桌上的酒瓶,浅笑道:“先没收。等你儿子一家回来了,你同他们一起来吃面,到那时候我再给你挑块肥猪手。”

芬芳士多

店门这时被人推开,卷进来一股寒意。

走进三位年轻姑娘,其中走最前面的女生手持一部云台相机,她看见向天庥,先是愣了愣,接着很快回头跟同伴们说了几句话。

她们讲的方言向天庥没听懂,只猜个大概。

他用普通话招呼道:“墙上有菜单,桌上也可以扫码点餐。”

在恩宝街上安安静静开了三十五年的「向记面家」前些年刚装修过,地面保留着以前的老花砖,厅面亮堂,骑楼下的店铺面积一向不大,摆放小桌十张,桌与桌的距离颇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