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TXT > 第5章(第2页)

第5章(第2页)

谁能想到今天这么倒霉,正好碰上贵人出游?

各个里的领头人虽然心里是欺负这里没人,但嘴上倒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顾衍所有的问题。

脾气好的公子没有因为他们争水斗殴生气,只是平静的点点头,“槐树里和柳下里都位于下水处,我这里少有田种,也用不了上水,尔等可以自便,不必争抢。”

韩徒适时说道,“可自下面上来,要经过书院,人声嘈杂恐怕”他显然还是在忌惮嬴政那不太好的脾气。

春灌在即,农人佣耕们也顾不得什么纷纷表示他们会尽可能的小声,定不会打扰贵人。

“噤声,噤声。”

“哧,哧,莫嚷€€€€”

带头的人都拦不住大家急切地心情,虽然他们也急在心里可若是贵人追究起来他们难免会受些苦头。杀人的确犯法,可隶臣妾的命又不值钱,贵人们有的是钱去配。

顾衍蹙眉,然后就听到农人们更急切的保证声,在喧哗声越来越大,领头的农人都快急哭出来时他终于建议道,“不若,开水引渠,尔等自可不必每日上山。”

“如果自上而下引渠,阿政觉得当如何?”顾衍坐在书房里,轻声问着对面的少年。虽然他给嬴政编了教材,不过显然他不喜欢,只是随意翻了翻后就自己默写藏书€€€€他也不打算装了。顾衍没有妄加猜测嬴政从哪里得知这些他应该没看过的书,在对方掉马后只是不再强求他按部就班。

他想转变思路,‘格物致知’好像是个不错的主义。中华文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圣贤,但其实内在并没有什么改变,只是在历史的长河里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而已。虽然跨了千年,但宋朝的治学概念应该比他的时代那些思想更容易被接受。

当然,他拉着始皇勤于墨者之学也是因为只有经过嬴政的手的东西,才是被天道承认的。

“征民工,计阡陌,方才开渠。”嬴政头也没抬,继续看着他已经烂熟于心的《商君书》,“先生若是想兴修水利,还是禀明王上,以徭役和少府匠人负责为要。”嬴政口中的少府匠人不是官职而是一类人,主要是在少府这个机构里负责测量,建造各种东西,和兴修水利,有很多分类。他们几乎负责整个秦国的工程建设,鉴于这个国家根本没有什么享乐的方式,那些负责园林,乐器等等的制造工匠非常少,反而实用人才巨多,水利人才也在其中。

至于顾衍,是不能私自兴建水利的。嬴政显然猜出了自己的老师想做什么,他没有反对,他也想知道顾衍能做出什么来,但面对的困难就是秦国根本不会让他这么做。

顾衍眨眨眼,滚边的青衣随着他的动作出沙沙的声音,嬴政闻声抬头刚好被他戳中脑门。对面的少年清俊典雅,目不能视毫不影响他的风姿,如白玉一样的手带着些许寒气点在他的额头,长长的睫毛在他眼下映出扇形的阴影,“我问你该做什么,而不是能不能。”

“考校?”

嬴政的眉头还没皱起,就被玉般的手指抚平,然后就听对面笑着说,“是合作。”

“合作”嬴政琢磨着顾衍的话。眼前清俊的少年年少因农政扬名,如今又想设计建筑水利,自然与农政有关。而自己如与他共设计水利设施,必然会惊动王上

自己一直等待的入宫的机会就来了。前世他并没有见过如今这位秦昭襄王,视为憾事,如果能立功觐见自然是好的。至于会不会让王上看重自己,嬴政向来是有这方面自信的,到时候只需稍展天赋即可。

顾衍好像很清楚的他的目的仙人果然不同凡响。

顾衍想的倒是利用这次机会好试验一下是不是只要嬴政参与的事情就可以被天道承认,更何况他想做的东西其实难度也不大。

两人各怀心事的一拍而合。

顾衍经过这几天的实地考察,对周遭的环境已经了熟于心。用手沾水在案上靠记忆随手画下等高图,然后将需要引水的地方圈出来,最后现如今周遭几个里的位置处于水流的上游区域,昨日韩徒所说的他们书院在上水地区是相对位置。

那么就代表着水在他们这里是从山涧冒出来的小溪,还算平缓,随着高差和各种溪流地下水的汇入,到了争水的那两个里就变得湍急不适于打水。

河流比村子要低很多,又湍急,根本无法利用。他们需要的不是水渠,而是引水的工具。顾衍本来的打算是设计灌溉渠,将周遭的里村连起来。丰水期存水,枯水期放水,就能保证一年不旱。如今向来,就是开渠容易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挥效用的,反而帮助农人取水更实用些。

嬴政看着顾衍画的奇怪的图,水迹很快就挥不见,但那些线条却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当顾衍将自己的思考和他说的时候,嬴政还在想刚刚那个奇怪的线条。

他直接打断顾衍滔滔不绝的对佃户农人的担忧,“不如先生先教我刚刚的图是什么,我就和先生一起做那什么水车。”

等高线图是地图里比较精确的一种,现代地图的主要元素有比例尺,图号,偏角度和图例,而此时的地图这些元素已经是萌芽状态,很多战争图,路线图,堪舆图等各种地图都有了这些东西,事实上此时因为战争、赋税等等的原因,地图的绘制技术相当熟练。如果不是顾衍的地图实在奇怪,嬴政恐怕也不会出声询问。

有基础的学生是相当好教的,顾衍只需提点就嬴政就能立刻跟上。

“唔,所以说比例尺的测算其实可以更精准?”嬴政和顾衍毫无形象的坐在地上,看着顾衍在沙土地上,拨弄算筹,“但如要精准的计算,一定需要精确的度量衡,不知先生是用何标准呢?”嬴政想起前世自己强势的推行度量衡,王朝的覆灭和自己的政策有脱不开的关系,那么统一度量衡呢?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1)。

他不会单纯的将前世王朝的毁灭归咎到一人,虽然确实是子孙不肖,但根深蒂固的问题还在自己。他有意改变,可实在分不清那些好又那些不好。如今话题既然已经到这里,不若让他试探一番。

顾衍想了想,如果要谈论固定的度量衡标准,他大概要从宇宙观开始讲。他从腰上的系带边将笔刀解下,心里无端浮现出各种计量工具,无数的尺子从他的脑海里滑过,最后终于落在了前世书房里摆着的一个复制品上。

那是一个长条状的铂铱合金,没有任何雕饰光秃秃的,看起来也灰蒙蒙的陈旧一片。它被摆在博古架上,周遭是各式精美的标准器(2),显得有些突兀又朴素。但,这样一个复制品,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