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是不是双男主文 > 第13章(第3页)

第13章(第3页)

思维方式没有高低,只是文化带来的习惯。顾衍没有否认顾熙,淡淡的说,“万物也没有绝对,就是变化也不是单一的。我如今只是教你们一些简单的理论,万事万物的混沌还需要你们去探求啊!”

顾熙低头看着豆浆碗,又抿了一口,然后轻轻的点点头。

顾衍走到豆浆锅边,伸手到冒着热气的容器上感受了一些那烫人的温度,然后招呼还在等豆浆里的水蒸的孩子们过来。

古老的食物虽然历史悠久,但确实不是这个时代就有的。虽然传说是淮南王刘安所明,不过顾衍其实更倾向于是刘安传播的,毕竟在这个时代贵族就是有这样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他明的可能性不大。

但不论是不是淮南王明的,顾衍此时都由衷的感谢此物。豆腐如果制作成功,那就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它的消化吸收率在95以上。是这个时代难得的优质营养。

“豆腐之法,凡菽之类皆可为之。”顾衍对孩子们说,“水浸、破碎、去渣、蒸煮,此步骤你我皆做,然后就有了€€€€”

“豆浆!”孩子们快乐的说。

“嗯,可还没有学新的知识呢!”顾衍对小朋友们向来有耐心,轻笑着继续,“刚刚有很多人都说了万物之变非物之变一种,今天先生就教你们新的变化。”

韩徒指挥着仆从抬来了盐卤水。孩子们都认识这种会产生珍贵盐的东西,知识岐山盐水井很少,少有的几个都在顾氏的族地里,旁人根本接触不到。如今见了都睁大了眼睛。

“那,先生要开始了。”顾衍从越丫手里接过斗,从盐卤水桶里舀了些液体,倒进€€(yi,一声)(1)中,然后越丫再从€€的流里将盐卤水注入。

顾衍随手将放在锅边的斗拿在手里,听着水注入的声音然后开始搅动。孩子们围着锅,眼睁睁的看着原本是液体的豆浆慢慢凝固,等到顾衍将斗从锅里拿出来时,原本乳白色的豆浆已经析出白色的絮状物,而其他的液体变成了微微泛黄的透明状。

大丫拿着顾衍刚刚给她的那个记录表格,认真的写着自己看到的一切。

豆腐之法以盐卤汁或山矾汁或酸醋淀,就釜收入。又有人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咸苦酸辛之物,皆可收敛耳。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入馔甚佳也,气味甘咸寒。(2)

顾衍笑了笑,问顾熙看到了什么。他看不见,现在还不太清楚豆腐成型了没。

“先生,熙观之似神迹。”

然后他就听到自己的侄子的回答。

“公子,前方便是顾氏族地了。”

车夫低声对马车中的少年汇报,在听到车厢里传来的回应后又转头专心驾车。

在即将春祭的时候,公子竟然和王请命来迎曾经的太保回咸阳,时间太赶。原本应该走将近七日的路程,公子竟然昼夜不歇的赶路,五日便至岐山。只要进了岐东就正式进入长信侯的封地了,约莫着还有不到一日的路程。

嬴政看着顾衍来信,路上无事他倒是难得的仔细读了起来。这信里的所谓锻铁之法他已经命人摹写后交给了少府去试,自己倒是还没看过其中原理。只是听少府监说有了此法,秦之武备不愁矣。

如今仔细看过,不仅失声笑了出来。

他这位先生,究竟还有多少仙迹还没有展露出来。

“哈?”

顾衍实在没忍住,奇怪的低头看向自己的侄子,像是在吃惊他怎么会有如此的想法。

在顾衍的注视下,顾熙嚅嗫着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着急的去拽顾衍的袖子。顾衍深吸一口气,用自己犹如寒冰的空洞眸子扫过所有身边的孩子,然后问道,“你们都这么看这件事吗?”

然后在孩子们迟疑的声音里叹了口气,耐下性子说,“刚刚你们还在说以火灼木,非物之理。怎么如今见到豆浆凝结就成了神技?”

“可”

“是谁创造了火呢?”顾衍笑着引导孩子们。

“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孩子抢答。

“然后就被千年前的人为领,以显示起才能。”又有孩子接着说。

“那,千年前你我的祖先认为能做出火便是神迹,可现在大家应该都会用火石或者火折子生火吧?那是神迹吗?我如今不过是让豆浆成块,当不得神迹之称的。”

“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