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指导员,现在是西历几号了?”
何大清一路走着,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他要确认下时间,这样好做计划。
“今天是西历1940年的3月1号,礼拜一。怎么了小何?”
二连的指导员杨秀才人如其名,典型的书生习气,今年将近40岁,以前是私塾先生。
“没,没什么,我再想想。”
按照脑子里的记忆,小鬼子今年夏秋将会集中大量兵力,对根据地实施有史以来最大异常规模的“大扫荡”,并将矛头主要对准八路军跟新四军。
小鬼子在今年五月,甚至制定了一套所谓“治安肃正计划”,实施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妄图对抗日更据地进行“铁壁合围”。
“不行了,咱的时间看来也就二个来月了,一定得争取在五月中旬前,子弹生产线搞出来。”
根据地内是有大量煤矿跟铜矿的,这一点不用担心,关键还是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到那时候,看样子,得有防空炮,以及就近寻找适合安全隐蔽的兵工厂选址了。
脑子里带着一连串的想法,何大清一行人顺利来到河源县城。
由于鬼子刚经历过挫败,主力都调往晋中,阳泉一带休整去了。
现在的河源县城,也就鬼子缉私队,跟一个中队守卫。
城门口,也就一个鬼子小队,其余全是黄协军。
十三个人分别分四趟进的城,再到联络点才汇合。
联络点同志,给何大清他们指明了要买材料的地方。
叶天在杨秀才同行下,去了电话局给长安发了一通电报。
下午三点,一行人带着好不容易搞到的材料,走出了县城。
这时候,一辆骡车,一个潜伏在黄协军里的同志送他们走向了赵家峪村方向。
等来送行的同志走远,翻过了一座山丘,何大清远远看到了不远处有人。
“杨指导员,前面什么情况?这是鬼子要在咱们地盘上插钉子啊!”
把望远镜递给杨秀才,何大清说着自已看到的情形。
杨秀才看了会儿才说话,“好像是二鬼子催着老百姓在修碉楼,总共现在不到十个人,还在打地基!”
“草,咱们的地盘,不能让他们得逞了!”
何大清话说完,一排的战士一个个都掏出枪来。
“指导员,这碉楼必须给他捣毁,不然咱们就成光腚的了,进出县城都过不了。”
“确实是这样,小何你有什么打算?”
“我们直接过去把二鬼子毙了,这碉楼给他炸了,回去就让人过来守着。”
“行,就这么办!”
杨秀才也不墨迹,两人商议定,何大清带着五个人,立即摸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