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大神在古代是什么职位 > 第80页(第1页)

第80页(第1页)

“嗯,有道理,”韩葛听了连连点头,与韩建又深入交谈了许久。

一旁的韩硕有些无语地抿嘴,八字还没一撇,就开始讨论以后等《武报》倒下后,要不要接纳砚海墨香的投稿了!真是……他有些听不下去,岔开话题说道:“我说健儿,你的书取名了吗?”

“嗯?有哦,就叫《大秦风云会》,说的是秦家两父子在道教的帮助下,合力打天下的故事!”韩建自信满满地回答。

“《大秦风云会》,这名字听着还不错,”韩葛表扬一句。

“两父子合手打天下?”韩硕怪怪地重复一句,特别是听到韩建在对韩葛剧透的时候,总觉得这剧情透露着一种熟悉感。但看他们的情绪如此高涨,韩硕也懒得做个败坏兴致的人,先这样吧,他想。

“大郎,就等好消息吧!”韩建在离开前,信心十足地补充道。

就这样,在《大唐双龙传》已完结,《武报》又未刊登砚砚海墨香新作的空档期,韩府乘势出发,掀起了一股宣传的热潮。

不但韩府旗下所有的店铺都设了一个卖《韩报》的地点,并且还请了一些托儿四处在外面做广告!

“《韩报》的《大秦风云会》内容我看了,热血澎湃、江湖朝堂感觉都挺不错的,简直是先有《大唐》后有《大秦》,名字都是这么大气,书荒的书友们,推荐你们去看看。”

“真的吗,都是书荒中人啊,小生且去看看。”

“嘿,听说韩府那里有武侠的报纸领呢?你们怎么还不去,都是免费的呢!”

“这位兄台,可是砚海墨香之大作?”

“哎,虽然不是砚海墨香的大作,但听说那《韩报》里面都是一些有功名神的才子所著。砚海墨香都只是一个白丁呢,学问还比不上《韩报》里的人呢,由此可见,《韩报》必是不差的,估计还要更加精彩。反正是免费的,看看不吃亏。”

“……说得也有道理,那我先告辞,去领一份。”

事实上,大众对《韩报》小说的期待并没那么大,只不过《韩报》的出现占了一个好时期,砚海墨香旧书已完新书不在,众人正是书荒饥渴时,再加上《韩报》还是免费的,本着不要白不要的想法,不少书迷在托儿的推荐下还是跑到韩府的门面下领取,一时间,韩府旗下的门面皆出现了当初《武报》的盛况,来领取《大秦风云会》的人络绎不绝。

喜得前来观察情况的韩葛乐得嘴巴都没合拢,旁边一些阿谀奉承的小人,也开始吹捧韩建,而原有些担心的韩建,也放下心来,心里舒服得漂荡荡的,开始自信心膨胀地鼓吹一些未来美好的发展。这个时候的韩建,已经陷入奉承话的蜜糖里,完全忘记他过去是多么讨厌鄙夷这些阿谀奉承之辈,觉得他们吹捧韩硕韩葛是一种小人行径。

唯独韩硕还在冷眼旁观,暗自摇头,第一天根本不算什么,真要看成功与否,必须得看后面几天的回头客到底有多少。

《韩报》动静这么大自然惊动了钱一,钱一想了想,找到了正在闭关创作的赵禔。

“钱一,找我何事?”赵禔表情有些不耐,她最烦在写书的时候被别人打搅了。

“殿下,只怕我们的计划要改一改了。”钱一面有难色地说道。

“哦?怎么了。”赵禔神色一整。

钱一从怀里掏出一份报纸,最上面赫然映着‘韩报’两个字,他翻到一页说道:“今儿一早,自《韩报》推广出来后《武报》的销售收到巨大冲击,出现了这几月来最大一次的下滑。只怕得让殿下的《绝代双骄》提前面市,好与它一争。”

“诶?让我看看,”赵禔接过韩报,正好看到标题,“《大秦风云会》?嗯……这名字可以啊,写秦朝么,应该挺有趣的。”

钱一见赵禔如此淡定,脑子都懵了一下,半响才开口:“赵郎,方才某的提议怎样?”

赵禔低头翻了几句,嘴角一翘,抬头,摇了摇报纸笑道:“钱一,这内容你看了没?”

钱一一愣,说道:“回郎君,某已看过。”

“觉得如何?”

钱一嘴角抽了下,说道:“读着有些熟悉有些怪异,嗯……似乎在哪里见过一样。”

“呵呵,你再让个识字的护卫过来,”赵禔笑了笑,钱一只察觉了《大秦风云会》的缺点之一,那就是剧情、人物性格、行文方式都与《大唐》太过相似,相似到什么程度呢,也就改个名字,改个朝代,删减了几个人物与支线剧情。一些唐朝可以出现,但大秦绝对没有的东西,都写在里面,一看那作者就有些想当然了。

钱一唤来了护卫,赵禔将报纸递给他,让他读。

之后赵禔问了他同样的问题,护卫脸色白了红红了白,半响才说:“小的,小的没看太懂!”

钱一听到这个答案,目瞪口呆。赵禔则是哈哈一笑。

是的,这就是《大秦风云会》的通病,字里行间,作者只顾着卖弄文笔,通篇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不说那些不识字只听书的百姓,就是一些识字不善读书的人看了,也只会觉得眼前一晕,云里雾里弄不清作者在写些什么。

至于那些习惯文言文叙述方式的士子,他们平时就在研究文言文、策论的写法,平日休息时反而想看点半言半白的文,休息休息脑子。在看半文半白的小说时,他们多会注意剧情流畅否,逻辑合理否,但是看文言文小说,这就是属于他们的专业范围内了,那肯定会带着评点批判的目光看文言文的叙述方式,一来二往的,除非文言文是大师所写,充满了美感,否则只会让士子觉得这文瑕疵很多。

思及此,赵禔又认真翻了翻内容,脸上的笑容是越来越大。

也许是想有个开门红,《韩报》上面光是《大秦风云会》就足足刊登了三万字,可三万字都是一些环境描写,两人怨天怨地以及关于包子食物的讨论,总结起来的内容只有一句话:在即将饿死之际,父亲决定带着儿子一起闯荡出一份事业。

三万字啊!

信息量只有一个,父亲下决心要带着孩子奋斗,不被饿死!

这与其说是《大秦风云会》,不如说是《爹爹生活记事》,流水账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了!纠结去偷不偷一个包子都能纠结出两千字的心理活动!这已经不是慢热了,这是裹脚布般的啰嗦。

赵禔相信,未来的一些注水大神都愧之不及!

而且行文的逻辑有很大的问题,或者说,这个作者太想当然了,将《大唐》的一些东西生搬硬套上去,也不想想大秦有没有这个玩意,秦朝有纸张吗?那明明是东汉(公元105年)蔡伦发明的;秦朝有烟火吗?火药可是唐朝才出现的!最可怕的是,秦朝的首都是咸阳啊!不是长安啊!不要因为抄袭《大唐》就把首都抄错了嘛,这可是会贻笑大方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