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淳是瓦匠,干活的时候结识了一帮朋友,由于魏良淳手艺好,心眼好,人缘也好,还带出了几个得力的徒弟。
师父想盖房子,徒弟们义不容辞地都来帮忙。大家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此时,6岁的小魏谚显示出了出年龄的成熟感。
在弟弟们还只知道玩耍的时候,她开始帮助父母干活,因为她看到妈妈根本忙不过来,来帮忙的邻居也不是每天都过来。
重活魏谚还干不了,只能干一点力所能及的轻活,每天她都跟妈妈一起烧火、做饭,还还学会了洗碗,学会了喂鸡喂鸭。
田玉兰和魏良淳很高兴自己女儿这么小就这么懂事,其他人也都夸赞魏谚懂事、能干,魏谚在大家的夸奖之下,干得更起劲儿、更卖力了。
魏谚洗碗干净明亮,没有遗留的残渣,但只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费水,好在田玉兰才不会管她费不费水、洗得干不干净,能洗就行。
新房子很快就盖好了,敞敞亮亮的三间大瓦房。
上梁的那天,魏家放了一大串鞭炮,还邀请了附近一同帮忙的邻居来一起吃饭。
小魏谚跟着妈妈忙里忙外,烧火择菜、扒葱扒蒜,大家都夸赞魏良淳家盖的房子漂亮、结实,用的材料好,每个人还都夸魏谚这孩子真懂事。
新房子虽然有三间,但由于孩子们年龄都还小,也为了省柴火,一家五口人还是睡在一张大炕上。
那时候东北的冬天尤其寒冷,不说滴水成冰,也是在外面根本伸不出手。
一到冬天,特别是腊月的时候,大人孩子基本上就不出门了,就跟有些动物要冬眠了一样。
魏良淳的瓦匠活只能干大半年,另外小半年就只能在家里猫冬了。
冬天的晚上,由于屋外气温低,睡觉之前如果从立柜里把被子、褥子拿出来铺上直接钻进去的话,往往冷得浑身哆嗦。
一天晚上,魏良淳和田玉兰带着两个小的孩子去邻居家看电视剧《霍元甲》了,那时候魏良淳家还没有电视,周围的邻居只有兰翔家买上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
魏谚嫌外面太冷不想出去,就自己留在家里了。
到了大约九点钟的时候,魏谚见他们都没有回来,心想:“每天晚上睡觉时铺被子都很凉,我不如早早铺在炕上焐着,等他们回来睡觉,就有热热乎乎的被褥了。”
说干就干,魏谚小小的身材只有立柜的一半高,她抬起小手来刚刚能够到下面的被褥。
魏谚就使劲儿扯,被褥就乱七八糟地从立柜里面掉了下来。
魏谚按照顺序依次把所有人的褥子铺好,又按照顺序给每个人的被子叠成一个被窝,叠被窝虽然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对于6岁的魏谚来说却也是个技术活。
先把被子的下边折一点进去,再把被子的两边折进去,然后翻过来扣在褥子上。
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火炕前半夜还很热,后半夜就几乎凉透了,就得靠着被子里面的余温来取暖,这么叠被子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持住被子里的温度。
那时候,小魏谚并不懂这些,但她看到平日里爸爸妈妈都这么叠,自己看着看着也就学会了。
魏谚把每个人的被褥都弄好后,又把所有人的枕头都摆好,枕巾都蒙好,弄得整整齐齐后,自己在炕上煨了一会儿,估摸着被子里面已经热乎了,就脱了衣服钻进了被子里。
她没有睡觉,只是闭着眼睛等着,等着父母回来后给他们一个惊喜。
魏谚躺下没过多久,魏良淳和田玉兰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他们看到炕上的被子已经铺得整整齐齐,不禁喜出望外。
田玉兰看了看闭着眼睛、眼珠还一个劲儿地转的小魏谚,故意说:“这是谁铺的被子啊?铺得这么好?良淳,是不是你提前偷着跑回来铺的啊?”
“是我铺的,”小孩子的心思藏不住,妈妈刚一说,小魏谚就睁开眼睛,哈哈笑了起来,“看我铺得好不好?”
“铺得真好啊!小谚真是太能干了!”彼时,魏谚的父母还是知道夸一夸自己的孩子的。
在童年懵懂的时候,生活中往往都是美好的回忆,即便穷困、即便艰苦,也可以苦中作乐,并且成为一生的美好回忆。
比如旧日的那个茅草屋,杜甫曾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得何其凄苦,但在孩子的记忆中,每到下雨天简直就像是到了天堂。
屋里用来接雨水的盆乒乒乓乓,感觉就像是打击乐一样好听。
孩子们还喜欢到雨里去淋雨,在泥水坑中蹦蹦跳跳,甚至积满水的做饭大锅底下的灶坑,都成为孩子们玩乐的对象。
妈妈让孩子们把灶坑里面的水淘出去,孩子们争着抢着用小水瓢、用小铁锨把水淘在泔水桶里,一桶一桶地倒出去。
尽管孩子们个个弄得像泥猴一样,但他们却乐此不疲,玩得无比欢乐,天真无邪就是可以打败一切凄苦苍凉。
时光流逝得毫无痕迹,转眼间,孩子们都长大了,到了快上学的年纪。
田玉兰并不懂那么多养孩子的理论,她之前的那个孩子小心愿,自从离开王家后就再也没见过。她只是觉得,孩子嘛,能活着就行。
几个孩子都特别贪玩,一玩起来就什么也不管不顾了,每天做饭的时候,水缸里面没水了,柴火还没准备好,她独自忙里忙外,竟没有一个人帮忙。
其实刚开始也是有的,只不过每次都有且仅有一个,就是大女儿魏谚。
那时候,魏谚已经上小学了,田玉兰觉得小儿子魏谙太小,大儿子魏语干活也不利索,再加上魏谚能干还是个女孩,因此,家里面的家务活除了田玉兰自己,她觉得魏谚也应该承担起一部分责任了。
其实,不用妈妈说,魏谚还是非常自觉的。
田玉兰白天在农贸市场卖菜,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跟魏良淳一样。家里面只留下三个孩子,全靠大姐在家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