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之后,黎万兵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手电筒,很有主人翁精神地开始在动力舱内四下查探——
由于相比传统的机械式传动省去了大量齿轮轴承设备,45型的动力舱设计颇为简洁,两套基本相同的机组设备被分别放置于两个完全独立的舱室之内,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抗损性和易维护性,可以说考虑得相当完善。
只不过Bae在设计时显然光顾着考虑机械层面的问题,忘了这两组设备终究是由同一个综合电力系统负责管理,以至于没有给这个唯一且关键的中心节点设置额外备份。
这才有了如今勇敢号全舰断电的尴尬场面。
但话也说回来,不能因为整体的失败就抹除部分子系统的闪光点,所以黎万兵仍然把一些关键部分给记了下来。
巴拉姆虽然看着不爽,但眼下毕竟还有求于人,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寄希望于舰面上的电缆连接作业能尽快完成,可别再让这两位活爹在动力舱里面乱窜了。
说来也巧,就在这个气氛尴尬的节骨眼上,舱门外面传来一阵蹬蹬蹬的脚步声。
很快,一名军官打扮的人拉开舱门,来到巴拉姆身边小声说了些什么。
后者终于长舒一口气,开口道:
“黎上校,我的副舰长刚刚让人报告说,舰面作业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切换外部供电路线。”
他本以为面前这两个华夏人肯定得借故再拖延一会儿,却不知道对方接到的任务也需要让系统先重启才能继续进行。
因此,黎万兵几乎毫不犹豫地把手电筒的光线调转到那名军官身上:
“转接接口确认安装到位了么?如果在重启过程中因为电力规格差异而再次出现问题,那后果可就更加不可收拾了。”
对方朝他敬了个礼:
“物理层面上已经检查过了,但具体是否可行,还需要等到外部电力接通之后才能进一步确认。”
电力设施这种东西,尤其涉及到复杂的标准转换时,在开关真正合上之前谁也不敢打包票说效果如何。
如果是在自家的舰艇上,那黎万兵说什么也得亲自去看看才能放心。
但现在这反正是英国海军的资产,想来巴拉姆他们肯定要上心得多,况且他等下还有更加关键的任务要完成,因此早已经把舰面指挥权限交给了机电长,遂也没再多问,只是干脆地点点头:
“只要贵方认为满足执行条件,我们随时可以配合送电,具体指令可以由刚才跟我一起过来的黎崎少校负责下达……”
勇敢号的故障处置实际分为两个步骤,先要通过外部供电恢复舰上重要系统如照明、通讯和电力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然后才是尝试重启柴油机和燃气轮机。
否则不说别的,光是各舱室和舰面之间要靠通讯兵来传达消息,就已经足够令人感到高血压的了。
随后,又是一阵黑暗中的沉默。
好在这一次,仅仅过了几分钟,情况便开始生变化。
先是一片黑暗的控制台上突然亮起几盏红灯,紧接着,天花板和墙壁上的日光灯齐刷刷地亮起,让已经习惯了弱光环境的众人不约而同地抬手遮住眼睛。
再然后,已经沉寂了几个小时的舰内通讯设备中终于又一次传出了声音。
只不过,是一段对于全舰大多数人而言都如同念咒的汉语:
“政委、老杨,我这里的参数判断已经正常通电,下方舱室的情况如何?”
黎万兵重新环顾了一下主机舱,然后才从巴拉姆手中接过通讯器:
“照明和通讯都已经恢复,电力控制设备……”
他又瞄了一眼操作台,上面仍然只有几盏红灯亮起,各个屏幕则还是一片黑暗。
显然全舰断电带来的问题很大,不是接通外部能源就可以自主恢复的:
“也已经通电,但应该还需要手动处理……”
“……”
就在二人通话时,旁边的巴拉姆终于忍不住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当然,不是因为黎万兵或者黎崎。
而是因为远在伦敦的海军部老爷们——
让对方换上英国海军制服登舰,显然是不想让这丢人的消息流传太广,最好是能封闭在一个小圈子范围内。
但正所谓正史不一定够正,可野史一定够野。
先不说一架直升机降落在甲板上的动静有多大,光是这次通话,就已经能让全舰不少低级军官意识到,有几个华夏人正在帮他们解决动力问题。
再经过口耳相传过程中的二次加工,指不定就能整出什么奇葩的版本,反而更加影响士气。
还不如把事情给承认下来,只要别让影响扩散到海军以外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