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在前往美国豆农协会主席詹姆斯·米勒农场的路上,车内的气氛既紧张又充满期待。冰清专注地握着方向盘,眼睛不时扫向后视镜,确保拍摄组的成员们都安然无恙。张启坐在副驾驶座上,反复检查着采访提纲,手中的笔不时在纸上勾勾画画,深知这次采访的重要性。赵玉林和周云媚等人则在后排仔细调试着拍摄设备。
前方就是农场入口处,景色如诗如画。道路两旁,五彩斑斓的野花肆意绽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若雪,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欢快地舞蹈,迎接远方的来客。不远处,一片翠绿的草地像柔软的地毯,一直延伸到天边,几棵高大的橡树如同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宛如梦幻的碎金散落一地。
车缓缓驶入农场,詹姆斯·米勒先生如同一座沉稳的雕像,静立在入口。他身材魁梧壮硕,身着深蓝色牛仔装,古铜色脸庞皱纹深陷,犹如岁月犁痕,蓝眸深邃有神,银在阳光下闪烁银光,散着威严质朴的气息。
众人下车后,冰清急忙快步走向詹姆斯·米勒,脸上带着些许歉意与崇敬,说道:“米勒先生,实在不好意思,这样冒昧地前来拜访您。我是冰清,这几位是我的伙伴,我们正在制作一部关于农业的纪录片,您在农业领域的成就与见解如雷贯耳,所以我们特别希望能得到您的分享与指导,真是太感谢您能抽出时间了。”
詹姆斯·米勒脸上立刻浮现出热情宽厚的笑容,宛如阳光穿透云层,他大步向前,有力地握住冰清的手,爽朗地回应:“哈哈,别这么客气,年轻人。我一直都很乐意和大家聊聊农业的事儿,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农场。”
这时,一只威风凛凛的牧羊犬欢快地跑了过来,它在詹姆斯·米勒身边转了几圈,然后好奇地嗅着客人们的气息。詹姆斯·米勒笑着摸了摸狗的脑袋,说道:“这是我的老伙计,杜克,它在农场里帮了我不少忙,驱赶那些捣乱的小动物。”
冰清笑着看了看杜克,然后侧身介绍道:“米勒先生,这位是我们的采访主力张启,他准备了很多问题想向您请教。”
张启赶忙上前一步,说道:“您好,米勒先生,久仰大名。”詹姆斯·米勒微笑着点头示意。
大家一同走进农场,农场里的景象让众人眼前一亮。一望无际的转基因大豆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豆荚相互碰撞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丰收的乐章。旁边的转基因玉米地也不甘示弱,高大的玉米秆像一排排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机与希望。
张启看着这片生机勃勃的农田,心中的第一个问题脱口而出:“米勒先生,外界一直有传闻说美国消费者不吃转基因大豆,您怎么看?”
詹姆斯·米勒微微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他轻轻叹了口气说:“这都是毫无根据的谣言啊。从上个世纪9o年代中期我们开始种植转基因大豆起,这种谣言就像幽灵一样缠着我们。事实上,美国在大量出口转基因作物的同时,国内的消费也非常可观。在我的农场里,我种植的大豆95%都是转基因的,而美国国内消费的大豆比例也占到了48%左右。玉米也是如此,美国种植的玉米85%是转基因的,其中75%在国内市场流通。”
张启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您刚才提到了农场的种植情况,那您和您的家人呢?你们会放心食用转基因食品吗?”
詹姆斯·米勒的脸上浮现出温暖的笑容,他的目光变得柔和起来,仿佛看到了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的画面。他缓缓说道:“我从1996年就开始种植转基因作物了,在漫长而又充满乐趣的种植过程中,我总是忍不住亲自去品尝那些亲手栽种出来的作物。每当有新的果实成熟时,我便迫不及待地摘下一颗放入口中,仔细咀嚼着,用心感受它独特的口感、味道以及质地。通过这样直接的方式,我能够迅判断出它们的品质是否优良,水分含量是否恰到好处。
不仅如此,我对甜玉米更是情有独钟。我已经种植了十年甜玉米,我一直精心呵护着这片甜玉米田,从播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也正因如此,我们家每周都能享受到这美味可口的甜玉米好几次。无论是蒸煮后直接食用,还是将其加入菜肴中增添一份清甜,那鲜嫩多汁的玉米粒总能给全家人带来满满的幸福与满足感。
我郑重地向你许下承诺,如果转基因食品存在哪怕一丝一毫的潜在危害,我都绝不会允许我的家人们去触碰它半分,更别提会去进行大规模的种植了!
每当提及我的家人时,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和满满的自豪之情。就说我的大儿子吧,他可是完美地继承了我的事业衣钵啊!如今,他同样投身于农业领域,并专注于与之相关的工作。而且呀,这小子对于农场中的那些新技术推广,还真有着自己独特且行之有效的一套理念呢!再讲讲我的二女儿,她可真是个贴心的小棉袄。作为一名内科医生,她在城市里的大医院工作着。她始终心系着我这个老爸。每次通电话的时候,她都会反复叮嘱我别在农场里过于操劳辛苦,要多注意休息保养身体。不过,她也是非常了解我的啦,明白我内心深处对于脚下这片土地那深沉而炽热的爱恋之情。这份热爱,如同流淌在我血液之中一般,无法割舍,难以磨灭。”
张启思考了片刻,又问道:“米勒先生,美国对于转基因生物的监管肯定非常严格吧,您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
詹姆斯·米勒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望着远方的农田,缓缓说道:“美国有三个联邦机构负责监督转基因生物,其中usda的动植物卫生检验局(aphIs)的审查最为严格。自1987年以来,usda和环境保护署(epa)就要求企业进行田间试验,并且要提供大量的实验室数据,以证明这些转基因植物不会对现有作物和环境造成损害。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和昂贵,对于单一作物来说,可能要花费过1亿美元,而且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
张启认真地记录着,周云媚则在一旁扛着摄像机,捕捉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詹姆斯·米勒顿了顿,继续说道:“美国不仅自己种植和消费转基因作物,还大量进口外国的转基因产品。这些进口的转基因作物用途广泛,有用于饲料的,也有作为工业原料的,像纺织业就会用到转基因棉花。当然,也有不少直接提供给美国本土居民食用的。
各个阶层的美国人都在食用转基因食品,包括像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这样的顶级富豪。据amerineto1ogyassonet布的《美国转基因食品种类报告》显示,美国市场上大约有过9ooo种转基因食品,它们已经深入到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想了想,又补充说道:“美国农业部部长、IuFost国际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任筑山也表示,美国的市里大量充斥着转基因食品,大概有9o%以上的美国人天天都在吃转基因食品。
又根据《粮油市场报》的调查,我们美国的转基因农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其消费量也是世界第一。在美国,9o%以上的玉米和大豆为转基因作物。2o13年的数据显示,这些玉米2o%用于出口,8o%用于国内消费;大豆则有4o%用于出口,6o%用于国内消费。美国国内生产和销售的转基因食品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过3ooo个种类和品牌,加上凝乳酶等转基因微生物来源的食品,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过9ooo种。”
赵玉林在一旁插话道:“米勒先生,我们也了解到有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在美国的消费是很普遍的,各个阶层都有涉及,您能就此再详细说说吗?”
詹姆斯·米勒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是这样。就像我之前提到的,不管是高收入阶层、中产阶级还是精英阶层,都在食用转基因食品。在高收入阶层中,许多家庭经常购买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用油、玉米制品和大豆制品。
比如在纽约的富裕社区,过85%的家庭在日常烹饪中使用转基因玉米油。在中产阶级里,以加利福尼亚州的中产阶级家庭为例,过9o%的家庭表示他们经常购买转基因玉米片作为零食,并且在早餐时会选择含有转基因大豆蛋白的麦片。甚至在精英阶层,像企业高管和知名人士中,也有不少人在日常饮食中摄入转基因食品。硅谷科技公司的高管詹姆斯·汤普森就曾表示,他并不排斥转基因食品,认为只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就是可以接受的。”
张启又继续问道:“您还有哪些确凿的证据,证明美国各个阶层都在食用转基因食品?”
詹姆斯·米勒回答道:“美国科学院院士马顿·克里斯贝尔(maartenJ。chrispee1s)在《植物学报》第一期中表论文称,作为一名从事转基因研究长达15年的科研工作者,他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绝大多数美国人几乎每天都在食用转基因食品。例如,美国人常食用的食用油,大多是转基因的;玉米和相关制品基本也都是转基因的,像美国人最爱喝的可乐里面的糖浆就是转基因玉米糖浆。
这些数据和报告都表明,在美国,各个阶层的人都在食用转基因食品,而并非只有穷人在吃。”
张启抬起头,眼中充满好奇地问道:“米勒先生,那您在种植转基因作物这么多年来,有没有遇到过一些特殊的情况或者挑战呢?”
詹姆斯·米勒皱了皱眉头,回忆道:“当然有。在推广转基因作物的初期,很多农民对新技术都持怀疑态度,担心产量和市场接受度。而且,转基因作物的研和监管成本高昂,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转基因作物的优势,比如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等等。”
张启接着问:“那您对转基因作物的未来有什么看法呢?”
詹姆斯·米勒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充满信心地说:“我相信转基因作物的未来是非常光明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转基因技术会更加成熟和安全,它将为全球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会继续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转基因作物。”
采访在热烈的氛围中继续着,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知识大门,让拍摄组的成员们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而詹姆斯·米勒也在耐心地解答中,展现出了一位资深豆农对转基因技术的坚定信念和对农业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