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號令千軍萬馬的溫侯關公跌在一起,成了短兵相接的地痞無賴。
儀貞不是真的四六不懂,他這一句,她便明白了:薰香的事,他都知道,可以不怪罪她,但她得有個忠臣的樣子。
敢情是招安來了——條件就是她二哥哥。
她不假思索,情真意切地張口就來:「陛下,一片冰心在玉壺。」
嘴上說說不夠,一鼓作氣,探出手攥住了皇帝搭在桌沿的龍爪。
嘶,她素日吃的什麼大補物,這手勁兒哪是結盟,根本是尋仇來了。
皇帝不願承認自己被一個弱女子捏疼了,乾脆抽出手來,轉而握住她,為免她生疑,更是特意偏過臉,望著她賞了一個嘉許的笑容。
儀貞心領神會,這笑容名叫識時務者為俊傑。
至此,郎情妾意、以膠投漆,自是越發和合。
夏盡秋至,仿佛一夜醒來,便是白露寒蟬。皇帝偶然受了風,不得已臥床將養了五六日,十分耐不住這嗷糟,三令五申太醫署開些見效的良藥來,莫拿那吃不死醫不活的草根子湯敷衍他。
這一程王遙忙得焦頭爛額,日不能食、夜不能寐,生生將這些時間擠出來,趕到含象殿來侍疾。
皇帝勉強靠在床頭,神色很是懊喪:「朕若能快些好起來,掌印肩上的擔子總能輕些。」
王遙忙道:「陛下折煞奴才了!奴才為陛下分憂,是責無旁貸,更是十世求來的造化,只盼著您潛心保養,不日聖躬大安,便是百姓的洪福了。」
這樣鹹嘴淡舌的勸慰,陪在這裡多日的儀貞與沐昭昭都說爛了,皇帝顯然不耐煩再聽,索性將臉偏向床里側:「朕乏了,掌印歇下吧。」
王遙默不作聲地躬了躬腰,卻行出去。來探這長命不了的病秧子,已是他近來唯一的寬解。
臨淮叛軍前些日攻到青州來了。
太快了,百年河山,崩塌得太快了。
連孫錦舟昨兒個都吞吞吐吐地問他,要不要起復段方更。
好哇!痛改前非起復一個死敵,助著他力挽狂瀾、得盡民心,自己則被踩到塵埃里去,做那一將功成萬骨枯里的白骨。
或者這救命稻草也救不了命,便被無知之眾也算作他的黨羽,什麼沆瀣一氣、狼狽為奸,翻來覆去的咒罵之詞,無甚意。
這天下誰掌不是掌,怎麼不能依著他來?
他步下丹陛,緩緩吐出一口濁氣,卻聽見皇后在身後喚他:「亞父,亞父!」
王遙舒展開緊鎖的眉頭,停住了腳步,回身藹然對著她:「娘娘有什麼吩咐?」
儀貞出來得急,分明是背著皇帝的:「亞父,朝中一向可有什麼動靜?陛下先前答應了我,要接二哥哥回來養傷,眼下何故又不提了?」
第13章十三
王遙微微笑起來,似是對這樁事早有耳聞:「娘娘且請安心,既然陛下有此一諾,定不肯辜負娘娘的期盼,不外是顧及著令兄傷勢,一路上宜緩不宜急吧。」
儀貞將信將疑的,唯能略略頷而已,片刻又道:「常言說,花無百日紅,我心裡這點兒焦灼,還望亞父能夠體諒——哥哥路上若有什麼難處,請替我周全一二。」
王遙應下了,說:「娘娘言重。謝指揮使是大燕的英雄,天下臣民,誰人不敬服他呢?或有用得著奴才的地方,奴才自當盡心竭力。」
他心想,這位皇后娘娘實在天真,以為皇帝是受了薰香影響、暫且肯看在她的面兒上善待謝昀,故而如此火急火燎,到底是不了解李鴻這個人,外物或許能左右他的情志,但絕不會改變他的本性——沒有價值的人,是不配得到他的恩典的。
西北傳回來的消息說,謝昀此回傷到了肺腑,往後再想上馬殺敵是不可能了。這樣無用的廢子,皇帝固然不會放在眼裡,卻依舊不想將人調回來,生怕有萬分之一的可能,解了臨淮這頭的燃眉之急。
「…沒有這樣快。」皇帝的聲音放得很低:「把香爐挪遠些,太燥了。」
屋裡沒有旁人了,單留著一個沐昭昭。
他這話雖是支使的話,但聲口教儀貞聽著,頗有股情意綿綿的味道。
於是她有意將腳步放得重些,颯颯地經過廊子,邁進屋中。
才繞過折屏,就迎上皇帝審視的目光,灼灼地挑剔著她——她腳上的鞋子。
這時候宮裡上上下下的色調都仍很素淨,儀貞穿著雙黛藍圓頭履,鞋面兒疏疏繡了幾針霧青的竹葉,鞋底不算厚實,勝在柔軟輕便。
總之,實在不該走出那種聲音。
皇帝斜倚在引枕上,因是在「養病」,不過攏著件半不舊的中衣,微挑的眼尾下泛著淡淡的倦色,儼然一派文弱可欺的情態,但僅憑方才刮過來的一霎眼風,儀貞便已覺得面上油皮兒被颳走了一層。
她知道皇帝又嫌棄她什麼,可惜礙於如今的情形,不但發作不得,還該對她表現出十二分的寬容與偏袒才是。
她不無得意地竊喜著,也不遮掩,乾脆就這副嘴臉走到跟前去,沖他福一福,邀功說:「陛下,該說的,我都說了。」
皇帝懶得再對她說什麼褒獎的話——誰不清楚她那種給三分顏色就開染坊的德性,別真遂了她的意。
然而難以解釋的,他心底纏繞著一縷幾不可查的虧欠感,脅迫著他做點什麼,譬如賞她點兒東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