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开局给秦始皇上课飞卢 > 第51章(第1页)

第51章(第1页)

乖巧的观众们在弹幕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都是统治者给自己设计的】

【毕竟他们家中是真的有很多七十岁以上的长辈啊!】

【呸!我还说他们提倡孝顺是不是坏了脑子,原来是这样】

水军工作室的人听了这话,忍不住对老板说道:“别说,我觉得这博主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老板忍不住说道:“你知道为什么人不能想太多吗?”

“为什么?”员工不明白。

“你想想,如果古代人听懂了这话,会不会很痛苦?自己的父母都没机会活过七十,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却打着孝顺的旗号给自己想办法找脱罪的空间。”老板问道。

员工点头:“确实啊!”

老板看着这屏幕不由想到:这家伙这是在挑起阶级对立啊!真的和她爸妈说的那样是个愤青,怎么什么都能扯到无产阶级上面去啊?

按照她的说法,我这种资产阶级岂不是也应该吊路灯?

老板已经在思考,自己这时候应不应该组织大家发弹幕让伍爱华回归主题?

就在老板打算动手的时候,伍爱华自己绕回来了:“当然,统治阶级的特权绝不仅仅体现在存留养亲这方面,这其实只是一种统治阶级意志辐射情况下产生的制度,在制定的时候,我相信他们是没有故意想过这是有利于自己的,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早就给自己设定了优待的条款,不需要这么费力婉转,”伍爱华说道:“如果说回我们今天的重点《北魏律》,他们可是明明白白规定了官当制度: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每等抵三年徒刑,官品第五品起一阶抵两年。”

“咱就是说,有爵位和五品官往上,哪个不是皇帝或者朝中大臣的熟人啊?都熟人了,还不给点好处吗?不怕家里亲戚跑来哭闹啊!”伍爱华笑了笑:“我觉得皇帝和修法的人肯定是这样想的,要是和我国一样功过不能相抵,这边贵妃的弟弟、某将军打砸了人家酒楼,那边皇后的父亲、承恩公在巧取豪夺,这边丞相的小叔子、某五品官偷偷□□被查出来,那边国公的大舅子、某子爵打断了人的腿……”

“然后啊,皇帝在后宫就被贵妃皇后拉着哭,好不容易躲到前朝了吧,丞相和国公也拉着他求情,皇帝得多烦啊!“

“烦恼的皇帝想着:干脆让他们用爵位官位抵扣,既能够让他们吃到教训心疼,又避免自己天天被烦,还能减少国库在薪酬福利方面的开支。”

“这是什么,这是三赢啊!”伍爱华反讽道。

伍爱华的三赢论一出,古代人和现代人完全是两种反应。

现代人:【哈哈哈哈哈说的太对了!这么完美的办法都给他们想到了,不愧是当时最聪明的一批人!】

古代人:【这不是应该的吗?不然那么努力科举做官是为什么呢?】

“科举做官是为什么?”伍爱华看到了古人的弹幕,不由反问:“十年寒窗,拜读了先贤那么多大作,在千年历史中感悟人生意义,最后得出结论,做官是为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谁敢?!”朱元璋对贪腐可谓是深恶痛绝,一听就蹦起来了。

还是个孩子的朱棣忍不住问大哥朱标:“哥!知府三年都有十万哎!咱以后当了亲王,爹能给咱十万的年俸吗?”

朱标慈祥地摸了摸弟弟的头,给了他一个微笑让他自己体会。

朱棣又小心翼翼地问:“那三年十万有可能吗?”

朱标告诉朱棣:“你要是别去问爹,还有可能,你要是去问了,那就不可能了。”

朱棣闭紧了嘴巴,用实际行动告诉亲哥,自己绝对不会去多嘴问。

三年清知府的梗现代人都听说过,古人这时候的弹幕就显现出来了。

【知府是什么级别的官?】

【考了科举能够直接当知府吗?】

看到弹幕,伍爱华感慨:还真有人不知道知府是什么级别的官员啊!居然还会问考完科举能不能直接当知府?

部分古人:当然不知道啊!我们又没有知府这个官职,更没有科举这种制度!

伍爱华干脆解释了一下:“古代的知府,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正厅级干部,为了避免有观众老爷对于我们现代官职级别也不清楚,我就解释一下,正厅级干部,在地级市大概就是市长或者市、委、书记,在省里就是一个省厅的厅长,在中央的话,大概就是一个部门的中层干部。”

“当然,因为古代没有分设市长和市、委、书记的职位,所以知府就相当于是同时担任了市、委、书记和市长,掌握一地政治经济大权。”

“至于说科举之后能不能直接当知府?”伍爱华真的想笑:“科举之后最多让你当个知县或者县丞,也就是县长或者常务副市长,你想当市长?这和问考上公务员是不是就是厅长一样,不可能。”

“虽然有些新闻说某某博士过去政府就是副县长,但是全国才几个?人家都是紧缺性人才去到艰苦岗位,而且也是副处级,正常人进去就是科级干部而已。”

伍爱华解释的时候,古代的记录员纷纷将她透露的信息记载了下来。

“解释大概就是如此,大家还有其他的问题吗?”伍爱华询问弹幕。

【那十万雪花银,相当于多少钱,或者多少粮食呢?】

这条弹幕是范仲淹问的。

在北宋做官,多多少少都要懂一点经济的内容,不然在商业发达的北宋是做不了实务官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