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四月,昌明帝在一日朝会时突然下旨为长平长公主和巡盐御史之子、时任翰林院编修的林言赐婚,并将婚期定于七月初。
林言虽然早在昌明帝的暗示下就知道自己与长平长公主是要被赐婚的,只是如今在朝会上宣布了这个消息,自己也不能表现得一副我早就知道了的样子,就诚惶诚恐的谢了恩。
并向昌明帝承诺日后定当好好地对公主,不让公主受委屈等。朝会散时,少不得要接受同朝官员的祝贺,当然酸言酸语也不少,只是林言不当一回事。
林言快到宫门口时,忽听背后有人叫“言哥儿。”他回头一看果然是贾政,等叫住了林言,贾政才说
“你如今得陛下赏识,有幸尚公主,我已经命人回府报给老太太和府中众人,你可要随我一起回府里亲自向老太太报喜。”
贾政看着这个外甥,心中说不出的滋味,林如海在两年前突然就派人来,说是过继了一个继子,又将黛玉接回了南边,自家的宝玉为此还大闹了一通。
没想到林言没过多久又带着黛玉进了京,却是来参加会试的,最后还中了一甲探花,如今还被赐婚尚长公主,可惜不是他贾家的子孙。
林言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恭敬回答道“舅舅说的是,本应该亲自去向老太太报喜的,只是待会天使怕是要到家中传旨,外甥得赶回去准备接旨才是。”
贾政听完道“你说的是。”又吩咐林言明日带着黛玉到荣国公府,要在府中设宴为他庆贺,林言虽然不喜欢荣国公府,也只得答应明日带着黛玉去荣府。
却说贾府在贾政到家之前就从贾政随从的口里知道了林言赐婚的事,少不得一番闹腾,于荣府而言,无论有没有血缘关系,如今林言也是他荣府的外孙。
只是贾母隐隐的感觉到林言对贾家是不亲近的,否则就不会在黛玉回京后,以各种借口把黛玉带回了林家老宅,而不是让黛玉接着住在荣府,更是借着男女大防的理由,多次阻挠宝黛见面。
想到这里越烦躁,她自己又何尝不知道小辈不顶事,可惜她的宝玉还小,不然何愁家中基业后继无人。
看来要赶紧把宝黛的婚事定下来,把林如海和林言与贾家彻底绑在一起,有这样的岳丈和舅兄,宝玉何愁前程。
正想着就见贾政就快步进了贾母的正院,将今日之事详细向贾母汇报了,并说已经嘱咐了林言明日带着黛玉过府里来。
坐在薛姨妈身边的薛宝钗听着也不禁有些羡慕,本来她与黛玉同是亲戚借住,只是她有母亲,有哥哥,而黛玉只是丧母寄居的表小姐,自己虽说在身份上比黛玉差了一些,但是府中众人大多觉得自己是比她好的,就连王夫人也是偏向她的。
可现在黛玉不仅有了哥哥,还因为这个哥哥的关系与皇家攀上了关系,而自己说是为选公主郡主侍读才进京,但真正的原因却因为薛蟠犯了事,不禁有些苦涩。
另一旁的邢夫人也接话道“可见还得是咱们姑太太,如今也有了这么一个好儿子,林家哥儿日后是要给咱们姑太太挣诰命的,又是公主的嫡亲婆婆,可惜姑太太去得早,喝不了长公主殿下的媳妇茶了。”
众人见她前面还好,后面却是越说越不成体统,特别是贾母听她说到女儿早逝,了脾气
“大太太可闭嘴吧,长公主也是你能随意议论的”,又吩咐王氏姑侄“明日不可怠慢了她兄妹二人,他府中又只有兄妹二人,小小年纪的没经过事,你们一个是舅母,一个是嫂子,要多帮衬些。”
第二日,林言和黛玉还是没能到贾家,贾家众人等了半日,林家的下人才过来
“老太太容秉,我们家大爷和姑娘本来都要出门了,只是宫里来了人,说是过几日皇后娘娘要召见咱们姑娘。
还有宫里的女官来府上,教导姑娘礼仪,免得姑娘在宫中贵人面前失了仪,我们大爷也不放心,叫奴才来回了话,说等过几日,我们大爷再带着姑娘来给您老人家赔罪。”
贾母本对等了林言和黛玉半日没来的事颇有微词,想着怕是林言故意的,等林言到了贾府少不得要敲打他一番。
只是没想到居然是宫中的贵人要传黛玉进宫,只怕是为了林言的婚事,又忍不住怪林言,若不是他,黛玉怎会被贵人看进了眼,要是在宫中受了委屈也无处可说。
王熙凤瞧见贾母的脸色变了几变,也隐约猜到了贾母的想法,到底是在身边养了几年的外孙女,就算现在生分了,也是担心的,等林家的下人走后,走到贾母的身边细声安慰道
“老太太还请放宽心,咱们家林姑娘何等出色的人物,又是在您身边教养过的,规矩礼仪是样样不差的,又讨人喜欢。
况且又将是长平长公主的小姑子,宫中哪个没眼力劲的敢为难她。这次进宫,怕也是长平长公主想提前与林姑娘熟识呢。”
贾母听王熙凤这么一说,也稍稍放心来,只是还是有些不安“也不知道这位长平长公主是什么样的脾性,平日里除了太后母家和几家宗室,这位公主竟是都不应酬的,也无处打听,日后玉儿也不知道会不会受委屈。”
王熙凤听着不知要如何安慰,只默声在贾母身边陪坐着,好在贾母并不是一定要听她的回答。
而一旁的王夫人听着贾母和王熙凤的对话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林家这边,黛玉送走传旨的小太监,又将教导礼仪的姑姑安排妥当之后才不安的叫了一句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