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中秀才后,南北游历,无需路引矣。
言谈间,门外又来几批道喜之人。
朱政早已备妥,家中置一筐铜钱。
无论何人前来,皆先赏之。
前来祝贺之孩童,亦各赏一把,令其买糖葫芦去。
一时之间,王家湾被朱政中得小三元之事渲染得喜气洋洋。
朱元璋坐于屋内,见王家湾人为朱政欢欣之态,亦随之众人展颜而笑。
暗中守护之护卫领,目睹朱元璋释然之笑容,面露惊异之色。
自太子朱标仙逝后,他再未见帝君展露如此欢愉之色矣。
王家湾人确为朱政欢喜。
除民风淳朴外,亦因朱政户籍在王家湾。
朱政中得小三元,即王家湾诞生一秀才!
虽穿越前世人常嘲讽古之秀才为穷秀才,
然今时大明初期,中秀才即步入特权阶层。
依大明律,秀才可免两人劳役,其田地免税,拜见县令无需繁冗手续,甚至见官不必下跪。
王家湾虽不能公然将所有田地挂于朱政名下,然日后与邻村争夺资源,王家湾有秀才在,即拥优先选择权。
故朱政中秀才,王家湾村民比其本人更为激动。
村长王冬生,更是拟设宴款待全村。
自救下朱政后,朱政户籍便挂于其家名下。
然朱政自幼食百家饭,村人皆善待之,朱政亦懂事早,自立门户,现为王家湾教书先生。
“哈哈,吾早言先生自幼聪颖,乃读书之才也!”
“吾观朱小相公,便知此子日后定当入仕为官!”
“吾言朱小相公面相贵气,此秀才之始耳!”
村人兴高采烈议论纷纷,视时辰将至,王冬生抬手正欲开席,忽见一老者悠然落座宴席主位。
王冬生一愣,王家湾似无此人,心中微愠,“汝是何人?吾从未见过汝!”
数个曾在朱政家外趴墙角窥探之小童奔来告状,“村长,此老翁欲认先生为孙,还言赠先生金银矿矣!”
“何?”
王冬生闻此言,立时警觉,此刻朱政乃王家湾之秀才公,岂能被外人夺去,“老先生,此言属实乎?汝来我王家湾坑蒙拐骗,吾必报官!”
朱政见气氛紧张,急忙上前。
“村长!此乃我等适才戏言耳。”
“且此老翁之子新丧不久,孤身一人,甚是可怜。”
“我自幼长于王家湾,岂能轻易被外人几句言语拐走!”
王冬生闻朱政之言,面色稍缓,同情道:“原来白人送黑人,甚是可怜,老先生若无处可去,不妨留在我王家湾,吾等虽不富饶,多养一人尚可!”
朱元璋闻村长质朴之语,面上满是笑意。
“甚善!”
“待吾料理完应天府琐事,便至王家湾安居,哈哈!”
朱元璋出身底层,于百姓之中毫无违和感,凭多年舌灿莲花之能,片刻间便与这群淳朴村人打成一片。
王冬生亦喜笑颜开,宣布开席。
数道菜肴上桌,初食火锅本欲浅尝辄止的朱元璋,甫一动筷,神色骤变。
王冬生见朱元璋之态,自豪道:“老先生是否觉我王家湾之菜肴分外香醇?”
“此皆先生亲手调制。”
“我王家湾之美食,方圆百里无人能及!”
朱元璋点头,回味方才品尝之美味道:
“此汤汁浓郁,面条尤为筋道,令人食之不愿停箸。”
“此虽炒菜,却蕴含微妙甜味,将蔬菜之脆嫩保留至极!”
“此酸甜适中,微辣点缀其间,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