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玄收到诏书后随手将之扔到一旁,没有丝毫不在意,如今手握重兵,割据一方的他,完全有这个底气。
实力雄厚的外藩,大可不必遵守“游戏”规则。
桓玄明面上没有拒绝朝廷的要求,面子工程做的十分到位,但却在人事任命之上丝毫不吃亏,他要求:任命自家兄长桓伟江州刺史,镇守夏口,又以司马刁畅为辅国将军,督辖八郡,镇守襄阳;派遣桓振、皇甫敷、冯该等人防守湓口。把沮漳两地二千户蛮民迁徙到江南,并设立武宁郡,又召集流亡的百姓,设立绥安郡,同时设置了各郡的郡丞。
如此大量的人事任命,对于司马元显而言就是挑衅,封官许愿那是自己的权利,如今的大晋姓“司马”还不姓“桓”。
为了敲打桓玄,司马元显表示要向桓玄征调广州刺史刁逵、豫章太守郭昶之二人。
桓玄则不再试探,丝毫不给司马元显面子,强留刁逵、郭昶之而不派遣。
司马元显再不济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身份,如今被桓玄这般消遣,双方就此彻底决裂。
……
朝野龙虎相斗,政治投机分子开始左右摇摆。
就在司马元显想要统一思想跟桓玄斗法的时候,桓玄阵营中突然有人向其来密信。
司马元显没想到这地方阵营中会有人这么有眼力见,愿意主动投诚,大为欣喜。
前来投诚之人是何人呢?此人现为桓玄麾下的武昌太守,庾楷是也。
其实此人也是司马元显的老熟人了。
庾楷在王恭二次讨伐之时跳腾的是最凶的,但愣是一点便宜没捞着,就连自己的豫州刺史的官位也给弄丢了,最终还是投靠桓玄才混个武昌太守的官缺,从刺史到太守,也算是断崖式降职了。
对于左右横跳的墙头草,人品方面肯定没的说。
司马元显也不在乎这些,因为现阶段他有着朴素的价值观,那就是不管你是谁,只要你喷桓玄,咱们就是同志。
庾楷也正中下怀,呈书痛斥桓玄丧尽人心,众不为用,如果朝廷这时派军队去征讨,他一定做内应。
司马元显收到敌方阵营的人有人痛陈桓玄的利害,大喜。随即找到了狗头军师张法顺商议此事。
张法顺哪里看不出司马元显铁了心想要收拾桓玄,只得说道:“桓玄刚得到荆州不久,人心尚未归附,如果趁机讨伐,以刘牢之为先锋,司马元显率大军跟进,必定能够荡平桓玄小儿。”
司马元显听后心潮澎湃,瞬间觉得自己行了,收拾桓玄不过是弹指一挥的事儿。
随后,他立刻让张法顺前往京口去通知刘牢之,告知出兵西征之事。
……
坐镇京口的刘牢之,得知此后犹如五雷轰顶。
兵法云: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刘牢之看得出司马元显是因赌气而出兵,若随意开战胜算不大。
桓玄趁孙恩之乱,士卒得到充分的休整,可谓是以逸待劳,对方不主动出兵都是万幸,己方却还要不知好歹去招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