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次的会议内容,正和李为军有关,所以才让他来旁听。
而这一次来的厂领导,不比那次讨论易中海的会议少。
只是旁听,也没有额外的任务,李为军也乐得清闲,便在角落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旁听。
会议是李副厂长发起的,自然是他最先发言。
“同志们,安静一下。
今天把各位召集到这里,主要是有两件事要讨论。
第一件事,是关于前轧钢厂职工贾东旭的赔偿金和工作名额的事情。
先讨论这件事情,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寂静无声。
杨厂长不说话,李副厂长也不说话,并没有敢抢先发言,当“出头鸟”。
于是,李副厂长便长叹一口气,露出一脸悲天悯人的模样。
“都不发表意见,看来这事确实有争议,但没有关系,总要讨论出一个结果,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吧。
我先抛出个人拙见,就当抛砖引玉吧。
最近一段时间,厂里有很多同志找到我为贾家求情。
一开始我并没有接受,毕竟轧钢厂也不是给贾家一家开的,是属于公家的,更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
但后来我特地私下去了解情况,发现情况有些特殊。
贾东旭的家人过得的确十分困难,失去了贾东旭这唯一的劳动力和经济来源后,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了。
尤其是贾东旭的遗孀秦淮茹,她现在怀有身孕,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就更加困难了。
说实话,看到她家里的情况,只要是个正常人,很难不动恻隐之心。
厂里有义务对贾东旭的家属发起人道主义关怀。
另外,我在厂里做过调研,询问过不少工人同志。
工人们都表示贾东旭以前也是一位积极向上的好工人,好同志。
他只是受到外面的那些坏分子胁迫,结果误入歧途而已。
……”
李副厂长发表长篇大论后,便战术性地举起水杯喝水,结束发言。
而杨厂长这次不再沉默,而是针锋相对地说道:
“贾东旭这事情没什么好讨论的。
据我所知,分局那边对贾东旭同伙的审讯工作已经结束。
目前的案子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按照他们的口供,贾东旭可是惯犯了,并不是被什么人胁迫。
相反,在好几次犯罪中,贾东旭还是主谋,带着其他人来厂里偷窃厂里财物。”
话音落下。
会议室内变得更加安静了。
这是正副厂长的交锋,其他厂领导暂时也插不上话。
李副厂长又抿了一口水之后,才再次交锋。
“事情要辩证地看,不能偏听偏信啊。
那些坏分子的话并不可信,说不定只是为了减轻罪名,所以才会往贾东旭同志身上泼脏水。
难道,我们要相信罪犯的话,反而不相信厂里好工人、好同志的话吗?”
“……”
之后,李副厂长和杨厂长争辩数轮。
李为军就在一旁看着。
他发现杨厂长始终据理力争,逻辑严密,发言令人信服。
但李副厂长却多次歪曲事实,采用诡辩的方法,轻而易举地把话题转移到别的话题上。
论“打太极”的本事,李副厂长相较于易中海,显得更为老辣。
杨厂长并没有占到什么上风。
不仅如此,之后其他厂领导也纷纷开口。
但他们都是向着李副厂长,劝导杨厂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