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朕真的不务正业无防盗 > 第884章 云鬓轻绾霞光黯十里夭灼尽失颜(第4页)

第884章 云鬓轻绾霞光黯十里夭灼尽失颜(第4页)

朱轩嫦是正室妻子、是大明皇帝的女儿、是泗水侯府的主母,泗水侯府的面子,比其他要重要的多。

说穿了,不过是个妾室而已,需要担心什么?

朱轩嫦作为公主,下令把敢作妖的妾室杀了,殷宗信都不会说什么。

冉蕙娘眉头轻蹙,而后放松面色如常,但拳头攥的很紧很紧,她看到盈嘉公主如此理直气壮、如此直接的话,立刻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别说王皇后了,连周德妃的影响力,她都比不了。

人周德妃还有个泗水侯府作为援护,她冉淑妃并没有。

周仃芷十分担忧的说道:“你呀你,净给侯府闯祸,怎么能这么做呢?你让侯府如何自处?”

“这朝臣们就该说了,泗水侯府现在成了气候,连陛下都不放在眼里了,违者当以僭越论罪,这可是大罪。”

“父亲问我了,我就如实说了,父亲听闻后,哈哈大笑,父亲摆手让我来看娘,留下了宗信说话,看父亲的样子,并非生气了。”朱轩嫦左右看了看,才低声说道:“娘,吕宋是殷家的封地。”

“殷家以武功定吕宋,这吕宋的事儿,是殷家在做主,宗信日后也是要做总督,我要是仗着天上掉下来的公主身份,就颐指气使,那才是让泗水侯府和朝廷离心离德的逆举。”

“父亲是把我嫁到了吕宋,不是让宗信留在京师做驸马。”

周仃芷闻言,思虑了片刻,放弃了思虑,她笑着说道:“娘不懂这些,你是侯府主母,思虑比我周全的多,宗信这孩子对你好吗?”

“他呀,在外面领兵打仗事后凶得很,人人都怕他!回到家里,我可不怕他,他整天要以公主礼待,哈哈哈。”朱轩嫦笑的很开心,殷宗信很尊重她。

有的时候会闹出些笑话来,比如最初的时候,连房事,都要下书贴报闻,宫女太监拿着书贴请公主用印;吃个饭还要分桌吃,吃饭前要问吃不吃,吃完了要问合不合胃口;

烦都烦死。

一些烦不胜烦的规矩和礼法,全都被朱轩嫦给废掉了,毕竟在吕宋又不是在京师,哪有那么多规矩,况且她朱轩嫦还是个义女。

周仃芷听完了这些趣事,笑着说道:“倒是和戚帅有几分像,戚帅有些惧内。”

朱轩嫦有些怅然的说道:“不是惧内,宗信有次就跟我说,他们这些军兵、将领在外打仗,胜败乃是常事,生死难料,若是死在了外面,就是负了妻儿。”

“大抵是有几分愧疚,忠孝自古不能两全,要为国朝尽忠,可能私门之利,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爹有次讲到了平倭之战,戚帅、俞帅打岑港的时候,说好的援军,迟迟不见,说好的补给,一石没有,戚帅俞帅还是戴罪之身,要将功补过,只能蹂尸而进,当真是惨烈无比,连戚帅这种百胜将军,都有如此危机时刻。”

人老了就喜欢说自己的过往,那平倭有功的殷正茂可有太多‘想当年’可以说了。

殷正茂对殷宗信讲岑港之战,讲的非常详细,当时岌岌可危的局面下,戚继光和俞大猷的身后,还有人在扯后腿,不让他们平倭。

周仃芷惊讶的说道:“还有这等事儿?”

朱轩嫦点头说道:“可不是,简直是可恶,援军是浙巡王本固,他带领本部,按兵不动,坐看戚帅俞帅被围,戚帅和俞帅也没地方找人说理,这件事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王本固是徐阶的人,除了严党没人动得了他。”

“若是真的让戚帅和俞帅把倭患给平了,那还怎么继续财?但戚帅和俞帅,最终还是把岑港倭寇给平定了。”

“爹对宗信讲:就这么打仗,能打赢,那全靠着人心尚在,若是人心散了,那大明就散架了。”

“自从陛下振武之后,再没人敢这么干了,这么干,连坟里的蛆,都要刨出来被砍成两半。”

“别胡说!谨言慎行。”周仃芷吓了一个激灵,赶忙嘱咐道。

朱轩嫦满脸笑容的说道:“这是父亲对宗信说的原话,我又没有编排。”

“陛下说的?”周仃芷有些惊讶,脸上带着浓郁的笑意,的确像是陛下说的话。

冉蕙娘攥紧的拳头慢慢松开,母女二人的交谈,让冉蕙娘突然意兴阑珊,何必呢,注定没结果,反而给儿子招祸。

此时的大明皇帝,正在看着内帑宦官点检黄金和赤铜,黄金要压铸成为金条送入通和宫金库,而赤铜要熔铸成铜钱,给百姓使用。

“臣纳妾有罪。”殷宗信看陛下高兴,赶紧请罪,这事儿很严重,他必须回大明一趟请罪。

朱翊钧摆手说道:“盈嘉公主跟朕说了,都是她自作主张,也没言官揪着不放,不必在意。”

这件事很有意思。

言官们选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就像他们对黔国公府在云南的一些事儿,视而不见一样,破坏国朝格局、破坏朝廷和吕宋总督府关系的罪名,没人担得起。

“陛下,父亲说,孩子到了读书的年纪,要臣把孩子送回京师读书。”殷宗信不敢马虎大意,陛下不在意,他得在意,他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忠诚。

以教育的名义,把孩子送回来当质子。

“盈嘉公主,也要一并留下照顾孩子吗?”朱翊钧语气平静,但他一直看着殷宗信。

这殷宗信要借着教育、质子的名义,实际休妻,那就要把他留在京师,看在眼皮子底下了。

殷宗信赶忙说道:“公主和臣一起去赤军山港,臣在赤军山港驻守,和公主聚少离多,公主要随臣一起镇守赤军山港,赤军山港是大明到金池总督府的要地,不容有失。”

朱翊钧露出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笑容,说道:“原来如此,很好,宗信能文能武,镇守边方有功,当真是虎父无犬子!”

“但也要小心,不要轻信夷人,石隆侯邓子龙就信了夷人,把金刀交易给了夷人,换取友谊,可是这些夷人,却袭扰我大明海防巡检、墩台远侯,定要小心些。”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