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我心疼呀,”曹婉婉怜惜地凑过来抱了抱好姐妹:“你这么快就被那个厚脸皮传染了。”
陶暖瓷:“……”
秦姐走上前,问过两句,帮着拉开车门。
姐妹两个上车,曹婉婉坐好后,又打量四周,忽然道:“这里真不错,等我家再有钱一些,就和我爸说说,让他把这里买下来,和你家一样,也盖个大宅子。到时候,哼,看那个厚脸皮去哪里看书。”
陶暖瓷横了她一眼:“让你爸买下整个河元市好了,当土皇帝。”
曹婉婉嬉笑道:“有陶伯伯在,我爸可当不了。我听我爸说,这次你们家如果能拿下化肥厂,经营几年,别说河元,很快在中原省都能排得上号了。”
曹婉婉一提这个,陶暖瓷顿时又想起刚离开的某个男孩。
想起他当初和她说起化肥厂时随意涂画的那页纸,其中有‘皆大欢喜’四个字,现在都还夹在自己的笔记本里,偶尔拿出来看几眼。
再想想曹婉婉刚刚的刻薄,忽然有些担心,他会不会因此埋怨乃至疏远自己?
可……
从小一起长大,曹婉婉真的和她妹妹一样,因此,哪怕知道女孩是娇小姐脾气,还喜欢看不起人,嘴巴也毒,但,她也总不能翻脸吧?
只能暗暗打定主意。
以后过来图书馆,尽量不要带身边某个。
……
另外一边,苏杭可没心思想那么多。
回家吃过午饭,还是不困,就放弃了午休,下午两点钟不到,三个人就再次来到图书馆。
还想过,这么来来回回,有些浪费时间。
不过,还是穷。
只能这样。
就算在图书馆附近用餐,终究也需要时间,何况,其实也不远,虽然一东一西,但图书馆距离和家里到二中差不多,骑车都只是15分钟左右。
下午的图书馆人更少。
因此,还是上午的位置。
再次花了一个小时,问过甘欣的意见,还让跟着看过的张溢也提了几句,苏杭参照着对稿子进行了最后一次的小幅度修改,便开始亲自用漂亮的小楷进行誊抄。
这是用来投稿的。
亲自誊抄,而没让甘欣继续帮忙,也是为了增加过稿的几率。
毕竟,甘欣的字虽然不难看,但与苏杭还是差了很远。虽然小说质量的根本不在于字体好坏,但,显而易见的道理,一笔让人赏心悦目到心旷神怡的好字,绝对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审稿者的态度。
最终确定66oo余字的小说,苏杭在下午五点四十几分才写完,距离图书馆闭馆不到15分钟。
其他信封邮票之类都已经准备好。
还特意带了那本《青旭》杂志。
甘欣已经照着杂志上的投稿地址写好信封,又让苏杭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才贴上邮票,继续帮着把稿件和附带的个人资料装入信封,一边小声开口:“参商,什么意思?”
参商。
是个人资料上,苏杭为自己起的笔名。
甘欣问起,苏杭就想到了昨天在学校时与陶暖瓷开的那个自己来自参宿四的玩笑。
最初灵感也来自于此。
此时道:“杜甫的一句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甘欣:“哦。”
没有多问。
因为稍稍斟酌,就觉得,很伤感,也就不想探究了。
苏杭也没打算解释。
杜甫的这句诗,原意是感慨世事无常,故友分别后,如天空中此起彼落的参商二星那样,不易相见。
苏杭因此想到了自己。
人生的‘中年’与‘少年’,本该更如参商那般,不可再遇,无法再来,然而,通过一次神奇的重生,二者却是‘相遇’了。
于是得名。
搞定这些,三人离开图书馆,特意骑车来到河元市邮政局大楼前,把装着《林清和许白》的信封投入到距离邮局最近的一个邮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