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府。
烛光摇曳,杨士奇的声音却沉稳而坚定。
朱允熥叹道:“杨先生高见,那我今夜便来写请罪的折子。”
杨士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笑道:“殿下今夜不止要写请罪的折子,还要写另一篇文章。”
朱允熥望向他。
杨士奇笑道:“我刚才去看过了殿下要办的报刊,还有殿下明的滚筒式油印机。”
“殿下大才,所制作的油印机,委实巧夺天工。”
“此举影响深远,凡我大明读书人,皆受益无穷。”
“杨某先代天下读书人,谢过殿下了!”
他拱手深深一拜。
朱允熥没有惺惺作态,很是坦然的接受。
杨士奇道:“报刊的印刷和行,我已经都安排好了,今夜连夜写好文章印刷,明天早上上朝之前,务必将印刷好的报刊,送到宫内和京城各王公侯爵,以及在京所有文武百官府上。”
这么快就全部准备好了吗?
朱允熥有些意外。
杨士奇可是今天下午,才刚刚到他的府上。
虽说前期的准备工作,朱允熥早就全部做好。
滚筒式油印机已经制造出了足够的数量,印刷工人也都招聘好了。
连报刊该怎么排版,他也都早已定好。
毕竟,这些都是后世现成的经验。
唯独文章该怎么写,该写些什么内容,他还举棋不定。
“杨先生也不用急于一时,报刊行,不急在这一天两天。”朱允熥道。
“不!”杨士奇摇了摇头,道:“此事很急,刻不容缓。”
“报刊若是能在今晚顺利印刷好,明日上朝前送出去,那明日殿下在朝堂上的斗争,便会多一分胜算。”
还牵涉到明日朝堂之争?
朱允熥顿时来了兴趣。
杨士奇道:“殿下当初请求开办报刊的时候,曾明言是办此报刊,是为了宣传陛下的丰功伟绩,不使后世因史书记载不全,而致陛下的圣名遭人玷污。”
“因此,报刊的版,当然是记载陛下年轻时的往事,以彰陛下功绩。”
“陛下如今年岁大了,难免追忆少年时光。写这些东西,也能博得陛下的好感。”
朱允熥点头道:“这一点和我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
“这应该作为一个连载的专题,从咱老朱家的祖上开始说起。”
“也不用避讳老朱家祖上皆是穷人,皆是泥腿子出身这一事实。”
“每日一版,连载不断。”
这种详细的皇帝传记,不但能讨老朱的欢心,民间百姓也十分喜欢看。
八卦之心,人人皆有。
对于皇室秘闻,开国帝王未达之前的经历,老百姓们不要太好奇了。
以往朝廷总是遮遮掩掩,老百姓们知道得不多。
但这也阻止不了他们的熊熊八卦之火。
哪怕私下传播有掉脑袋的风险,百姓也乐此不疲。
各种关于皇帝的离奇传说,在民间从来就不曾断绝。
当然,也因为没有可靠的消息渠道来源,许多传说的内容,只能用“离谱”两个字来形容。
现在有了报刊连载,广泛传播,必然会掀起新的议论热潮。
而这对老朱而言,又是在恰到好处的拍他的马屁。
老朱心中最渴望获得的,便是在百姓中的声誉,是千秋万代的身后名。
杨士奇道:“报刊的第二版,则用来刊登《御制大诰》”
大诰是老朱费尽心血编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