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凤阅居>三国郭嘉成长日记笔趣阁 > 第236頁(第1页)

第236頁(第1页)

很多官員開始浮躁,有人私下勸曹操恢復九州制,原話是這樣的一一「宜復古置九州,則冀州所制者廣大,天下服矣。」

以司空幕府獨霸朝綱,總是被人說三道四。若按照九州制,那并州和幽州,以及河東郡、馮翊郡、扶風郡、西河都要併入冀州,曹操這個冀州牧兼兗州牧,就能合理合法的建立國中之國,治理冀、幽、並、兗等地。

恢復九州制的建議,讓曹操十分動心,自從發生了衣帶詔事件,他就下定決心,要和天子劉協「分開過日子」。他不想再回許都,甚至打算把家眷也遷到鄴城。還有他的掾屬,也都要搬過來,在冀州建立的權利中心,徹底架空天子劉協。

正好順便讓公卿百官站站隊,是跟著劉協窩在許都養老,還是力挺曹操把持朝政,遲早必須作出一個選擇。

但曹操沒想到,恢復九州制的奏疏送到尚書台,被荀彧給扣下了。

荀彧來信:願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後修復舊京,南臨荊州,責貢之不入,則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議古制,此社稷長久之利也。

曹操非常鬱悶,拉著郭嘉對飲。

酒酣耳熱之際,曹操突然擺手讓所有的侍從都退下,只留郭嘉一人,緊緊盯著他,問:「依奉孝看,文若如此這般,可是對孤有所不滿?」

第136章騎虎難下。。。

自古權臣,走到曹操這個位置,已經騎虎難下。要麼獨霸朝綱,稱公、稱王、最終取代天子,要麼去死一死,很可能還會收穫全族陪葬、心腹陪葬等「死不瞑目大禮包」。沒有第三條路。所以曹操急於架空天子,到目前為止,他沒想過要篡取皇位,但他必須自保。

荀彧反對九州制,建議先平定天下,再商議古制,這是不是敷衍之辭,他是否對曹操近日的一系列集中權力的行為不滿呢?

郭嘉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笑嘻嘻地反問:「明公可知,上一個想要恢復九州制的人是誰?」

曹操心中一凜,上一位想要推行九州制的人是王莽,由於改革力度過大,觸動了大多數人的利益,王莽的偽朝被推翻了。

假設實行九州制,并州和幽州等地都要併入冀州,統一管轄,那些即將失去權位的官吏,很可能直接反叛。

郭嘉原本和曹操坐在同一張蓆子上喝酒,這時卻斂去笑容,緩緩站起來,走到窗前,負手而立,背對著曹操:「禹貢九州,其實並沒有正施行過,《尚書.禹貢》一篇,也並非《尚書》的原文,乃是東周之士的偽作,寄託治國理想罷了。」

曹操驚疑不定,但略微一思索,夏禹時期,還沒有劃分出「州」這種行政區域。而且郭嘉師從潁川大儒,對於學術的態度一向是很嚴謹的,不至於信口開河。

頓了片刻,郭嘉倏地轉身:「真正嘗試過九州制的,只有王莽。一個從來都沒有成功先例的制度,即便明公想要試一試,嘉的意見也和文若一樣,『天下大定,乃議古制。』至少,現在還不是時候。」

曹操也意識到眼下推行九州制確實不合適,繼續和荀彧賭氣似乎毫無道理,但他就是覺得荀彧跟他不是一條心。

曹操莫名煩躁:「不要轉移話題,奉孝,孤問的是文若。」

郭嘉從袖中摸出摺扇,扇子在他枯瘦蒼白的手指間飛快地旋轉一圈:「這個問題麼,明公得先保證,恕嘉無罪,嘉才敢說。」

耍賴一般的口吻,讓曹操有點無奈:「奉孝,孤恕你無罪,但說無妨。」

郭嘉:「明公和文若,是因為匡扶漢室的共同志向,聚在一起。這些年,文若初心不改,明公卻已經變了。文若能理解明公的苦衷,所以衣帶詔,明公縊殺董妃,上千顆人頭落地,他沒有說一個字。可是明公或許忘了,文若現在不僅是您的謀臣,還是大漢的尚書令。」

要是換一個人這麼說,曹操恐怕要怒喝一聲「放肆。」

但郭嘉的聲音,委實有安定情緒的效果,曹操踱到郭嘉身旁:「可是孤和漢室,勢必不能共存,孤要文若只向著孤!」

「說句不恭敬的話,華歆、王朗天下知名,卻只不過是被磨平了稜角的明哲保身之臣。滿朝公卿,無論是心向天子,還是心向明公,多是奴僕,不但自己當奴僕,還要把其他人也變成奴僕。可文若不一樣,他是真正的士,才似張良,道似伯夷,風骨猶在。輔佐明公救世,是他的志向。維護天子的顏面,卻是出於道義。」

郭嘉太了解荀彧,他真的很怕,怕有朝一日,荀彧跟曹操決裂,志向無法實現,於是以最後一個漢臣的身份,以身殉道。

曹操苦笑,文若一面伴駕,一面輔佐他獨攬軍政大權,夾在中間,真夠為難的。他敬仰文若謙謙君子,忠貞守節,也痛恨這個君子不肯變通。

窗口的寒風,讓郭嘉有點冷,他掩住一聲輕咳:「文若並非那等酸儒,真正愚忠於漢室的臣子,早就被董卓殺絕了。但人心向漢,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或者換一種說法,每個人都在亂世這個大洪爐之中,被煎熬炙烤,渴望朝廷恢復威信,渴望有人掃平烽火,讓他們解脫出來。」

「文若反對一些事,不是為天子,而是為了明公。天下平定以後,改制什麼的都可以商量。可是現在,有些事,只要明公敢做,就會引發動亂。沒有大義這面旗幟,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持,如何討伐不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